池州新闻 青阳新闻 石台新闻 东至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池州市 > 东至新闻 > 正文

江丙炎:“把家乡好茶做成名牌”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3-04-23 11:33   https://www.yybnet.net/

4月18日清晨,春雨初歇。在东至县葛公镇红旗岭村和平桥合作社的茶园里,理事长江丙炎正在指挥茶农采摘春茶。红旗岭村五年前还是个贫困村,2009年和平桥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短短四年时间,茶叶价格翻了几番,这个合作社是如何做到的呢?

打破茶叶粗放格局

葛公镇红旗岭村村民世代种茶,然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种植经验并未给村民带来财富。缺乏标准化生产,茶农们各自为阵,茶叶质量良莠不齐,知名度低,卖不上价。“以前,最操心的莫过于每年的卖茶时节了。 ”正在采茶的一位农妇回忆说,“要么挑着担子拉到集市上去卖,要么等着茶贩子来收,价格都被压得很低,挣点钱真不容易啊。 ”

江丙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老家这种零星分散的经营和势单力薄的销售方式,已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 2009年,他倡议成立了和平桥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一成立,他就对原先的粗放格局实行“大刀阔斧”地改革:首先,改造低产茶园,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目前已重点培育了300亩有机示范茶园;引导茶农按有机茶园的建设标准进行管理,统一提供有机肥,使用统一的品牌,对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分工协作;对纳入有机茶园管理的茶农,保证收购价高出普通茶价30%;还经常邀请省农大专家前来指导。

茶农的路越走越宽

茶叶的发展让茶农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大家纷纷加入合作社,社员数量从最初的七八十户增加至目前的309户。“自从加入合作社,我家的茶叶质量提升不少,而且也不愁卖了。 ”茶叶种植户李其太作为第一批社员,对合作社带来的变化赞不绝口,“四年前俺家的茶叶都是俺挑到市集上卖,每斤才20多元。现在依靠合作社打响了名声,涨到150元/斤呢!”四年来,合作社社员人均年收入增长了3000元。

合作社制茶水平也不断提高,去年产茶叶2万余斤,实现销售收入330万元,主打产品“仙寓神剑”有机绿茶进入高档茶叶行列。江丙炎说:“提高了质量,打响了品牌,每年客户都慕名上门订茶。这不,今年的春茶还没下生产线呢,就有一半被提前预定了。 ”

为保证社员的经济利益,江丙炎规定每年按照交易量向社员返利,分配比例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此举进一步调动了社员的种茶积极性。

寻求利益结合点

江丙炎告诉记者,合作社发展至今,他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即合作社和茶农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一定要找准双方利益结合点。

“两方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一方利益受损,都无法维持长远。”江丙炎解释说,合作社赚了钱,就得尽最大可能地返利于茶农,茶农“钱袋子”鼓了,自然会积极配合标准化种植,茶叶质量才能好;茶叶质量好,才有可能卖得好,合作社才能赚钱。

江丙炎表示,目前合作社的运营模式还停留在“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使用、统一加工处理、统一品牌销售”上,下一步要逐渐转变重产品生产轻市场营销的观念,强化品牌建设,依托“仙寓神剑”带动其他茶叶品种的发展。目前合作社的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正在建立,预计年底前能建成。

(本报记者 张倩)

新闻推荐

东至县棉农卖棉遭骗立案难当地警方立案调查

本报讯 “谢谢记者帮忙,我们县公安局终于受理了案件了……”近日,东至县大渡口镇棉花经销商告诉记者,他们的棉花款被骗,可东至县公安局不予立案。去年12月17日,本报刊发了《两地警方不立案 东至棉...

东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小偷落网记2013-12-10 11:02
评论:(江丙炎:“把家乡好茶做成名牌”)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