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隆新能源汽车底盘组装车间,工人在加紧装配新能源公交车 摄影 刘阳
37岁的陕西人王双喜跟他的名字一样,脸上透着一股喜庆劲儿,跟这股喜庆劲儿一起的,还有浑身的活力和冲劲。2017年4月,有着10多年客车行业生产经验的王双喜来到成都新津,走进建设中的银隆新能源成都产业园,亲身参与、亲眼见证了银隆成都“半年建成、半年批产”的经过。
2017年1月22日,银隆新能源成都产业园项目在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全面开工,7月初完成项目一期建设并试生产, 10月11日实现首台“成都造”18米纯电动BRT公交车成功下线。2017年底至2018年1月,银隆成都向成都公交集团陆续交付了499台纯电动客车。
走进银隆成都的生产车间,巨大的厂房内,一台台车架放置在高高的工艺抬车上,工人们正在车架的各个部位忙着自己的工作。有的像绣花一样穿着线管,有的在安装悬挂驱动设施……
然而在去年此时,如今这片现代化工业厂房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荒山坡。王双喜初到银隆时,钢结构的厂房刚搭起架子,办公楼还没影儿,王双喜和其他筹备人员住进员工宿舍,一方面组织人员,面向全国各地招聘客车生产的熟练技术人员;另一方面,结合工艺部门和设备部门,对底盘车间的设备、工装、工具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基础设施、厂房车间、招聘员工、设备安装同步进行,倒排计划,力争在7月初完成项目的一期建设并试生产。
“这一切都是在我眼皮底下进行的,我还记得,6月份,天气已经热起来,厂房就绪,设备设施陆续进场,先重后轻,先大后小,我们冒着暑热,安装调试。”王双喜说,“看着设备慢慢装满厂房,看着一切从无到有,那时候,心里特别激动。”
“7月初我们正式开始生产,由于首批大部分工人都是从各地招来的熟练工,生产过程比较顺利。到了10月份,我们遇到了第一个挑战,那就是对成都首台18米BRT客车进行上线装配。”王双喜说。
2017年10月1日,底盘车间对成都首台18米BRT客车进行上线装配,按照时间进度,底盘车间的装配工序必须在3天内完成,王双喜带领工人开始了72小时奋战。在那令人难忘的72小时里,王双喜和其他技术部门和工艺部门的骨干人员一起,将工艺抬车进行了升级改造,使得装配工作顺利进行。经过装配生产线层层进行,10月11日,首台“成都造”18米纯电动BRT公交车成功下线。王双喜一边介绍,一边带领记者在底盘车间内参观,他不时凑到正在操作的工人旁边,检查他们手中的工作进展情况。
据了解,银隆新能源在包括珠海、邯郸、石家庄等地建设的产业园中,成都是第4个开始批量生产的。而做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批产,成都产业园是唯一一个。“这在银隆新能源过去的发展经历里,是从来没有过的。”银隆成都营销管理部部长王刚说。银隆成都目前是成都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客车生产厂商,今年的生产任务是3500-4000台,除供给成都公交系统外,还将立足四川,辐射全国,甚至面向海外市场。
“今年要生产4000台车,感觉有压力吗?”记者问。“压力?”王双喜流露出一丝不解,他旋即快速地回答,“如果生产计划(量)小了,我反而觉得没劲、没动力。生产计划(量)大了,我反而要想方设法把它“吃”掉。”他补充道,“对,我会眼睛都不眨一下把它“吃掉”。”
据了解,银隆成都一期工厂目前的产能已达单班每天生产20台新能源客车。“一年4000台真的不算啥。”王双喜说。本报记者 李娟
新闻推荐
◎杨虎(作家)四川老百姓对刘备的感情与历史上其他皇帝是不一样的,这在遍布川内(尤其成都附近)的刘备纪念遗迹可以看出来。在史书的记载中,刘备的纪念遗迹一般都冠以“先帝”(或先主)的前称,而民间则撇脱得...
新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