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上门买扫把。
□本报记者 聂姚 文/图
“才接了一个2000把扫把的订单,不赶紧做,大年三十都休息不到!”1月6日中午,记者在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街道马家村七社见到了正在忙着扎扫把的张明玖。
今年56岁的张明玖家住一栋带车库的三层小楼。他说,如今的好日子全靠这手里的扫把。
“扫把村”远近闻名
“马家村做扫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前。”马家村农业委员李兵介绍道,“当年,本地人不会用高粱秆做扫把,是何家娶的外地媳妇带来的手艺。她做的扫把结实耐用,用篾条固定扫把的同时还能编上装饰的花,很受消费者喜欢,销量很好,本村村民看到商机也学着做起来。”
扫把多了,销路如何打开?那时的销售渠道很有限,勤劳的马家村村民硬是用脚走出了一条条销售的路——每到逢集,村民就挑着扫把到各处串,因为货好价优,又是附近“独一家”,很快就在市场上打开销路,打响名气。
卖出去的扫把就是活广告,有的收购商在别处看到,就四处打听着上门收购。靠着多年累积的口碑,如今马家村的扫把几乎“足不出户”就提前被预订,马家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扫把村”。
记者在采访时,正好遇到前来取货的商户刘治水。他说,自己也是看到有人卖这个扫把,就打听着过来了,试着进了点,结果销量还不错。一年多前他开始定点在张明玖家收购,每个月可以卖60余把。
小步稳稳向前迈
为什么选择做扫把?张明玖说,初中毕业后,摆在面前只有两条路:务农、学一门手艺。当时,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做扫把,他便跟着三爸学做了起来,而这一做就是30余年。十年前,他的儿子也在他的带领下接过这个生意。
年轻、手脚灵活的张明玖靠着这双勤劳的手,早在20多年前,就盖上了如今这栋小楼。他自豪地对记者说:“我是村上第二个盖楼房的。”前几年,他又给家里添置了一辆面包车。
张明玖给记者算了笔账:三个人一天可以做六七十把,成本 2 元出头,批发价八九元,每年光是做扫把就能赚10余万元。
张明玖对记者说,现在制作一把扫把只需要8项工序:选秆、捆把、喷水、成型、定型、去除高粱壳、切齐、烘熏,而以前要10多项,节省下来的工序是将固定扫把的篾条替换成了打包条。篾条,不仅成本高,处理起来也费时费力。几年前,村民发现附近酒厂用的打包条结实耐用且价格低廉,换成打包条后,成本下降了0.3元/把,另外节省下来的时间每天还可以多做几把。
走出张明玖家,记者发现,接近年关,几乎每家都还在紧张地制作着扫把。走在马家村平整的水泥马路上,只见家家都是小洋楼,几乎户户有小车,一把小扫把“扫”出致富奔康路。
而村民们并没有停止思考的脚步:即使是做了几十年的熟手,也很难在制作数量上有所突破,想要继续增加收入,只能在单价上下功夫。
这也是石板滩街道领导班子思考的方向。石板滩街道党工委委员、提名街办副主任钟毓平对记者说:“我们打算分两步走,助力马家村扫把产业:第一步,正在举行的石板滩街道‘最美庭院’评选中,街道办用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马家村扫把,并作为奖品颁发给获奖家庭,每个月可以帮助其销售200余把;下一步,我们打算与高校合作,努力探索是否能将扫把做成工艺品,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单价的同时,拉长扫把产业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梅)2019年12月31日,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自验式通水试验启动仪式在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镇狮子岭泄水渠举行,标...
新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