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典礼现场
水润香城,共享碧水。“最美新都人评选”活动,总能在新都掀起每月一次的热潮,寻找榜样、学习榜样成为新都市民共议的热词。
毗河穿城而过,择水而居,是大部分新都人的宜居标准。有一江好水,是每个新都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新都区委区政府对水环境的高度重视,一系列重拳治理的举措,让新都人开始发现,身边每条河道的水质的改善,有着一群“河(湖)长”的贡献。为了巩固治水成果、扩大河(湖)长制影响、宣传治水工作成就、引导全民爱水护水,今年10月9日,新都区最美河(湖)长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历时一月,300余万人次参与,32万张网络选票,保护家园水环境的“最美新都人”走进颁奖晚会现场,接受新都市民授予的最高褒奖。
每一位保护新都水环境的人
都是“最美新都人”
新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工作是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提升河道防洪能力,他们从小事做起,久久为功,保市民享一河清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河(湖)长。
河水清澈无异味,两岸青草依依,三三两两的白鹭不时从水面掠过。河岸边钓鱼、锻炼的人三三两两,提醒他们注意维护环境卫生,看到地上的垃圾,顺手拾起放入随身带的垃圾袋,一路巡看,随时记录,这就是每位河(湖)长日常的工作。
“既然做了老百姓的河长,我就一定要为老百姓守好这一方清水。现在毗河环境越来越好了,来这里散步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这就是对我平时工作的肯定,更是我继续履行河长责任的动力。”这就是每位河(湖)长最质朴的心里话。
三河街道花园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毗河和九道堰河道的村级河长杨华平,当选此次评选的“最美河长”。
九道堰是毗河的重要汇入支流,对毗河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大。十年前,九道堰河道环境较差,不少居民都是捂着鼻子绕道而行。
杨华平负责这段河道后,坚定了要让毗河及九道堰变回从前环境宜人的信念。他带领河长队伍,对河道水情时时跟踪,实行动态化管理。对管辖范围内的河道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河道情况、污染现状及企业排污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
通过长期的监管和努力,毗河及九道堰花园社区段正成为“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活休闲水景带,毗河和九道堰逐步恢复原有活力。
“守护这条河道,就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看到它干净、清澈,我心里也敞亮。”
河(湖)长的工作繁琐而平凡,他们从小事做起,久久为功,河水一天天变得越发清澈、干净、透明,祝贺所有获奖的新都河(湖)长,更向所有一线河(湖)长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清水环绕的宜居新都就在眼前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新都区构建了“3+N”的河长管理体系,即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管理体系上, 新设立“党员河长、青年河长、小小河长、企业河长、市民观察员……”N名。
新都还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了10位“民间河长”,让全社会都关注参与到治水行动中。民间河长对新都区重点河道开展巡查,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统一处理。
这些自上而下、大大小小的河(湖)长,是河渠最好的卫士,实现了对区域内河流管护的“全覆盖”,让新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碧水”之路。
新都以“清河行动”和“控源截污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入推进重拳治水各项工作,有力促进了河(湖)水环境质量持续稳步提升。据了解,新都区每年拨出3000万作为河长制管理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促进全区河长制工作深入推进。
去年12月12日新都毗河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正式全面开工。从水环境质量、防洪能力、生态系统、亲水景观等方面对毗河流域进行系统的改善和提升,打造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
据了解,该项目充分响应了新都“现代化国际范成北新中心城区”的总体定位,项目将建设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健康生态景观毗河水系,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毗河景观,为新都市民特别是沿线群众提供新的休闲去处。全面构建和谐优美、宜居宜业的毗河生态水系和成北生态屏障。
随着“河长制”工作的推进,新都区的水质明显改善,记忆中的那条河又回来了,这一切离不开每一位一线治水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最美新都人”——是这座城市授予他们的荣耀。
本报记者 洪继东 文/图
新闻推荐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殷航)2018年以来,成都市新都区泰兴镇大力整治怠政懒政庸政问题,党委班子成员共开展提醒谈话17人次,镇纪...
新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