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新都新闻 > 正文

乡村振兴 新都找准风口以巧搏大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8-09-03 06:46   https://www.yybnet.net/

新繁镇玲珑锦院。

沸腾小镇:吃着火锅看水上音乐表演。

锦绣田园鸟瞰图。

□张平 吴萍

到2022,完成标准化景观农业基地10万亩,优质农产品产值20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100亿元,乡村旅游收入50亿元,主要流域水质优良率达90%……

除了量化数据考核,成都市新都区对乡村振兴的蓝图描述得还颇有诗意:把农村建设成为城市最大、最美的公园。诗意意味着通透、人性化、顺势而为:以新繁电商小镇为代表,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盘活农村要素资源,改革农业生产关系,撬动社会资源,打造新型田园综合体,让乡村更美,让农民变富;以天府沸腾小镇为代表,在生态绿道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提升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把乡村变成新的城市会客厅、最佳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以斑竹园音乐小镇以代表,牢牢抓住“人”这个乡村振兴最大的要素资源,让“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干部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能量,让乡村旧貌焕新颜,实现群众美好生活……

匠心固其本“六优”打造精品订单农业

“新都·锦绣田园”优质果蔬产业融合园,位于新繁镇,是成都市产村相融现代农业七大精品园区之一。园区秉承工业发展理念,聚焦优质果蔬,以六优(优土、优耕、优种、优品、优质、优效)为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小而精的定制生产模式抢占农产品高端市场,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园区借鉴现代工业OEM生产(即代工生产或定点生产)模式,推动专业化分工和标准化生产,建立“投资运营公司+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户)”的产业联合体,改革农业生产关系,探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新模式。一是成立投资运营公司,协调园区资源,统一规划建设;二是推广“工厂式生产+订单式销售”模式,统一生产销售;三是构建线上线下两条交易流通渠道,统一交易流通;四是提升园区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业产业工人职业竞争力,统一培训认证。

欧庆宇,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2014年,他在“新都·锦绣田园”优质果蔬产业融合园流转了100亩土地,一是作为土壤管理研究服务中心的实验、示范田,掌握肥料对土壤盐渍化、酸化以及微生物环境等的影响;二是打造现代农场,生产优质农产品,提升产业质效。如今,该农场已扩增到248亩,预计发展到300亩。“白玉苦瓜均价比其他农户种的每斤高0.5元,每亩纯利润能达上万元。”欧庆宇说。

目前,“馫都味”作为当地区域公共品牌和实体销售平台,已经颇具号召力,全区优质农特产品经此平台展示、推广,都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同。

“我们的农产品不应该一车车、一筐筐地卖,更应该一盒盒地卖。”欧庆宇说,基于近郊精品现代农业的定位,新都区提出的“六优”思路为订单农业的大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新都区还将与以清华大学科技背景做支撑的北京某公司共同建设土壤微生物环境的检测机构,新都也将成为大西南片区土壤检测的一大高地和领军者。

商家定其局 文旅IP爆款绿色经济

随着近年城镇化进程加快,房地产业、商贸服务业撑起了新都区三河街道95%以上的城市化率,当地常住人口11.8万人。但仍有两个涉农社区以及三千多亩基本农田,区域便以此为基础,发展农商文旅的绿色经济,实行双轮驱动。产业更富集、多元,才能够为未来加码。

8月28日,“难忘的旋律——唱响经典”全国巡演成都站的启动仪式在三河街道沸腾小镇玛歌庄园举行。开业以来,世界杯、亚运会、演唱会、音乐节,沸腾小镇日日欢笑不断,当真越来越“沸腾”。最开始每天几十上百人,到今夏日均4000人次的客流量,让频上话题榜的新晋“网红火锅”玛歌庄园经理付伟也出乎意料:“一开始最担心的就是位置偏僻,客流引不进来,没想到完全不存在,反倒是自身管理、服务水平要赶快跟上。”

“我们从三河街道的历史沿革、文化遗产、生态基础出发,从中找到思路,努力打造展示成都天府文化魅力、美食之都美誉的‘天下火锅第一镇\’。”街道办副主任罗骏说,沸腾小镇地处大熊猫繁育基地和 “南丝绸之路起点”的锦门小镇两个国家级4A景区辐射范围;锦城绿道绵延穿行而过,串联成都植物园、香城湿地公园和漫花庄园等作为生态支撑;而出土于当地、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说唱俑以及四川音乐学院新都校区提供了古蜀文化与现代音乐冥冥中相呼应的文化内涵。

基于这些元素,沸腾小镇以古蜀文明做内核,将“水上实景音乐演出”做特色,将世界性文化IP“熊猫+火锅”做招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如果说宽窄巷子展示了少城文化,锦里呈现的是三国文化,我们将凝聚的就是悠久、亲民的天府文化。”罗骏总结道。

目前,沸腾小镇生活消费综合体的规划已经完成,届时7大餐饮品牌将各自亮剑,在统一于小镇整体布局、格调的同时,错位发展、彼此互补。

治者谋其远 创新卖点把握产业风口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这句顺口溜在三河村十里八乡广为流传。五年前,这个发展滞后的四川西南农村到处都破烂不堪,党支部被确定为 “软弱涣散”党组织,村民收入远低于全镇平均水平,怨言不断、人心不齐。五年后的今天,3000平方米天然草坪足球场的周围是宽敞平整的村道、风格统一的川西民居和优美的村容环境……落后乡村摇身蜕变“成都足球第一村”,2100名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6000元,吸引社会资本1000余万元。如何实现后进村落的华丽转身?三河村在党建引领强组织、壮产业、优服务等方面下功夫,进行兴村富民“高速路”上的有益探索。

三河村是新都区斑竹园镇地理位置最偏远、经济发展最落后的村,2012年还顶着“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如何为这部“破车”安上一台有持久马力的发展“引擎”?2013年至今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的80后谭杰并无太多经验和把握。

体育运动尤其是团队比赛,是最能产生凝聚力的,谭杰无意中发现当地喜欢踢球的年轻人还不少,于是在2013年成立了一支业余农民足球队,也是成都首个在民政局注册的农民足球俱乐部。

但是要不要建足球场?了解到一个场地要花费50万元,村民更加犹豫了。是继续踢坝坝足球,还是建标准化球场,这个决定成为促成全村发展的转折。

2015年,七人制标准天然草坪球场建成,灯光、排水设施、简易看台一应俱全。没想到的是,完善的设施很快吸引外面人来租场踢球。一周有五六场次出租,每场320元。

无意中,三河村对接了体育产业市场供给的盲区,走到了“体育赛事经济”的风口。但商机也不会永远等着你。多年经商培养出的灵敏嗅觉使谭杰意识到办足球联赛,是汇人流、聚人气的好办法,也是对当地农旅产业最直接有效的宣传。果然,2015首届宝柚杯足球邀请赛便有20支球队参加,其中不乏成都一些强队。三河村这个名字在成都业余足球界一炮打响。之后的连锁反应,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2016年,三河村投资70万元修建了2号塑料草坪足球场,引进了包括足球餐厅的社会资本4家,新增加村社道路10.3公里,全村2100名村民人均年收入较4年前增长了6000元……在深挖足球潜力的同时,一条“互联网+体育健身+音乐文创+乡村旅游”的特色道路渐渐成型。

“我们已主动对接四川音乐学院,深化院地合作,引进优秀乐队入驻村里的咖啡吧,并请来团队总体设计‘音乐文创村\’。”谭杰说道,力争将其打造成一个集体育休闲、音乐文创、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农业公园或田园综合体,打造三河村的又一张“名片”。

新闻推荐

新都教师暑期备课忙 三所新校落成增容约4000

记者获悉,新都区今年已有三所新学校落成即将启用,可容纳约4000名学生。据悉,为了充分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三校教师都在暑假期间...

新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乡村振兴 新都找准风口以巧搏大)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