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新都新闻 > 正文

巩固国卫成果 建设健康城市

来源:成都日报 2018-08-24 04:24   https://www.yybnet.net/

进一步美化市容市貌,改善城市环境卫生,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为民创建增福祉,1993年,成都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是全国第一座获此最高荣誉的副省级城市,此后共6次接受并通过了全国爱卫会的全面复查。

国家卫生城市不是终身制,全国爱卫办将不定期组织对已经取得称号的城市进行暗访复查,第一次复查不合格者将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改进。第二次复查仍不合格者,撤销其荣誉称号。与“创卫”相比,“保卫”是更为艰巨的持久战。

今年,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以“项目年、落实年”为抓手,以建设国家健康城市示范市为目标,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健康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全市持续深入开展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工作。

全域增绿

重现“绿满蓉城”

成都市将健康城市理念全面融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部署“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战略,重塑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适度。其中,“中优”规划核心强调三降两提,即: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

全面启动了全长1.7万公里的世界最长天府绿道慢行系统和世界最大总面积达1275平方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努力建设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公园城市,让和谐宜居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施“成都增绿十条”,推进全域增绿,绿地率达到36.49%,绿化覆盖率达到41.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23平方米,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胜景。

打响“三大治污战役”,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通过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市空气质量、水环境、土壤污染状况持续改善。同时,健全了公共交通系统,倡导低碳绿色便捷出行。

开展专项整洁行动

深入治理城市卫生顽疾

持续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治理,扎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重点对棚户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城市薄弱区域市容顽症进行整治,解决马路市场、废品收购站、露天烧烤、路边洗车、占道修车、占道经营、夜市摊区等卫生顽疾。

加快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积极推动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以及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环保发电等项目建设。全面开展城乡“厕所革命”,近三年已新建公厕500余座,改建600余座。同时强力推进环卫工人作息房建设,2017年完成新建300座任务。推进农贸市场专项治理工作,通过约谈市场主办方,对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整改时限,把整改落实工作作为常态化工作,指导市场开办者、经营者扎实抓好相关工作落实。

城乡整洁行动深入推进,全面开展“四改六治理”工作,以农村为重点,以示范片区建设、专项整治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卫生管理水平,全市城乡环境卫生各项指标均达要求。全面推进院落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组织各区(市)县继续开展“星级院落”“农村星级卫生院落”创建和复评活动。加大了协调、宣传、督查工作力度,加强了院落盲点死角“脏乱差”综合治理,社区院落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全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人民幸福感全国领先

在全市范围内围绕“科学就医”“合理用药”“烟草控制”等主题,组织开展健康素养巡讲;传染病防治效果显著,三年来,成都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稳中有降;免疫接种工作取得成效,三年来,成都市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5A级预防接种门诊达40家……

成都市各级各部门以“大健康”“大卫生”“大服务”“大共享”为理念,将健康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促进自然生态保护、社会和谐及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形成全面健康观、全域健康化以及全民健康获得感为主要内容的“三全健康”模式。

健康细胞工程有序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稳步改善。成都市编制了《成都市健康街道(乡镇)、健康社区(村)、健康单位标准(试行)》和评估程序,全力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

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逐步形成,健康保障水平持续提升。逐步建立针对生命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保障体系。

健康成都建设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青山绿水,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重点领域基本落实了高位均衡战略。成都市近年来多次被媒体及社会组织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群众的幸福感指数长期居于全国榜首。

亮点展示

“健康促进”,即运用行政的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动员和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是一个综合的社会整治过程,以减少对公众健康的不利影响。

成华区

“三项创新”

打通健康促进“最后一公里”

该区健康促进工作推出“三项创新”。依托“大联动”平台,解决“协作难”。依托成华区社会治理服务“大联动、微治理”信息化平台,找准切入点,将健康促进工作有效融合,形成了“大数据支撑、网格化服务、多元化参与”的健康促进新格局,在推进健康监测、社区养老、环境治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中发挥出了良好效果。

依托社区+物管,解决“入户难”。创新建立了“社区·物管·家庭”的城市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新模式,通过构建社区居委会为主导,小区物管公司为抓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技术支撑,全体居民主动参与的健康促进社区服务模式,解决了城市社区健康服务能力弱、健康促进工作“入户难”的问题,打通了健康促进工作“最后一公里”。

依托医联体建设,解决“就医难”。结合中心城区特点,创新构建了“上联N个大型综合医院、1个政府平台为枢纽、下接n个基层医疗机构”的“N+1+n”医联体模式,让辖区居民足不出区即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金牛区

组建讲师团

把健康送到群众身边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健康促进工作中的作用,积极打造优秀志愿者服务团队,其中,“金牛区健康促进讲师团”和“四川影视学院志愿者小分队”尤为突出。“金牛区健康促进讲师团”由省市区名医和社区公卫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讲师团成员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建筑工地和社区院落,结合受众特点,开展健康知识巡讲。“四川影视学院志愿者小分队”则积极在大学校园开展健康知识宣传主题活动、自编自导自演自拍健康微电影。两支志愿者队伍在宣传健康知识、传授健康教育方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获评国家优秀志愿者团体。

新都区

打造健康教育阵地

居民在生活中获取健康知识

该区爱卫办爱国卫生工作采取暗访与明察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对通报中的问题院落,开展跟踪督查,实施“回头看”;对群众举报和日常巡查发现的脏、乱、差院落情况,采取现场提出整改要求、随后发出督办整改通知书的方式,明确整改内容和整改时限,有效制止了个别单位责任院落不按规定,不按制度管理等现象。

积极打造健康教育阵地。区爱卫办对区级各部门、新都街道社区院落情况进行较为彻底的摸底调查,并进行了登记造册。通过调查统计,准确掌握了纯居民院落的数量671个,为这些院落制作健康教育专栏,每季度定期更换具有时效的专栏内容,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方便地获取健康知识。

本报记者 王静宇 摄影 胡大田

新闻推荐

西区:大力建设“五大基地”

本报讯(记者周越)7月26日,西区区委十届四次全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西区将全面谋划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力建设“五大基地...

新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巩固国卫成果 建设健康城市)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