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新都新闻 > 正文

拥抱一世情怀 执着一生信念

来源:成都日报 2017-09-10 22:58   https://www.yybnet.net/

赖桂红已在“特教”岗位上奉献了19年,她会继续秉承自己的信念高利(右)教授学生制作根艺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每一年都会有一批年轻人怀着满腔热血踏上教师岗位,也会有一批鬓已斑白的老师抱着信念不舍地离开三尺讲台。这其中,有的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乡村,与一个个稚嫩的笑脸共同成长,有的人成为特殊孩子最亲爱的“妈妈”,陪伴在一双双渴望未来的眼睛身旁,他们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育人理想和教育信念。

孩子们才是我的天使

——记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赖桂红老师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成天“啊、啊、啊”,却叫不出一声“老师”;他们耳聪目明,可却常常用头撞墙,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走路趔趔趄趄,却还要风雨兼程赶到学校……他们就是我的学生,是我心中的天使。” 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赖桂红老师在“特教”岗位上一站就是19年,谈起自己这群“不太一样”的孩子,她眯眼笑了笑说,“我用19年的青春陪伴着、温暖着这些残障孩子。但事实上他们才是我的天使,因为他们教会了我“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博爱,什么是接纳”。”

一直从事着聋教语文教学工作的赖桂红,见证与参与新都区特殊教育的发展:教学的课堂已经从教室延伸进了农家小院。“其实我们周围仍还有许多残疾孩子无法到校学习,因此我们走进社区、村落,找到这些孩子,为他们送教上门。”

第一次登门到小柳(化名)家,孩子矮小瘦弱的母亲看着赖老师的到来,激动得眼含热泪:“孩子16岁了不会自己穿衣,不会自己如厕,我们两口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却挣不够孩子一次又一次的住院费,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人心是软的,听到这些我差点儿掉泪。” 赖桂红说,当时虽然内心情绪翻滚,但自己必须镇定,拿出最专业的态度,认真倾听他们积压在内心多年的辛酸。“那一刻更坚定了我送教的信念:我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帮助这些孩子,哪怕只是让他们进步一点点,也能让这些在绝望中挣扎的家庭看到一丝希望。”

秉承着这股子信念,来到脑瘫学生思怡(化名)家送教。思怡因长期卧床导致双腿已有些变形,考虑到以后,她急需学会自己走路,赖桂红不仅与其他老师一起制订计划,且多次查看调整方案。三年多过去了,思怡终于可以推着移动的椅子到小卖部买自己喜欢的小零食了。

“虽然来回只有200多米的距离,她走走歇歇也要半个多小时,可她却从没有想过放弃。她的点滴进步,她对命运的抗争,重新燃起了这个家庭对生活的希望。”赖桂红说,孩子无邪的笑容,大大的拥抱,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最好的褒奖。

“我会一如既往,用行动践行“尊重与接纳”,用自己的平凡托起一个个残缺生命的尊严。”如今,赖桂红已成为孩子们心中的依靠;未来,她仍愿以真心、爱心、耐心陪伴孩子们成长,做他们前进航程上的灯塔,让他们的成长不再迷茫、不再孤独。““特教”情怀,“特教”之路任重道远。可我,无怨无悔!”

乡村孩子也可以“以艺怡情”

——记邛崃市乡村教师高利

26年如一日,扎根山区,邛崃市高何镇中心小学的高利老师一直坚守农村教育。为了丰富山区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作为班主任的他在做好数学教学工作的同时,牺牲午休和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利用山区丰富的山果和树根资源,玩出了不一样的艺术教育。

高利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学校,学生大多都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家习惯放任,到学校就很“野”,很调皮。如何让这些孩子“静”下来,他想到了“以艺怡情”,想到了让学生用山里的树根、山果、废木来进行特色艺术教育。

“山区是离大自然最近的地方,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山里一些树根和山果,造型别致、多姿多彩,如果把这些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礼物”通过创意结合起来,一定将是一番别样的风景。”高利说,说干就干,利用午休和节假日时间,上山采集根果材料,动手尝试做。“最初还有很多担心,但当孩子们捧出了自己亲手制作的根艺小制作时,还是很惊艳。”

没想到平实、粗糙的根果在山里孩子的手中绽放光彩,从单一的竹根羊到蚂蚁、蜘蛛、人物等精彩的个体作品,到现在的小主题作品和大主题创新作品。孩子们用自己的才思,创意,完成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

“看孩子们那么喜欢,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孩子们坚持走出一条根果艺术之路。”高利说。如今他在“根果艺术”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创意作品,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受到国内教育专家的高度评价,全教研成果也入选人教版美术教材。

山区工作的26年是平凡的,见证着一批批山里娃从顽劣不羁、满山疯跑到内敛智雅,每六年都像一个轮回,周而复始却又充满挑战。

“回想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种种情景仍历历在目——深山远村,三尺讲台与青烟灶台两点一线。我也曾有过青年教师的彷徨无助,挣扎不眠。”高利说,支撑自己走过26载春秋的动力,大概就是一种发自心底的热爱,而经过岁月的磨砺,这种热爱早已成了一种执念,现在是,将来也是。

学生的调皮可爱,父老乡亲的期待,让高利老师不懈地坚守着乡村的教育事业。他至今还记得这样一条短信:“尊敬的高老师,您好!我是小帅(化名)的爸爸,是一名外线电工,平时工作很忙,很少回家。上次我回家,看到儿子在您的精心教育下学习很有上进,反应能力也增强了。才9岁多的孩子已经懂事多了。为此我真诚地给您说声“谢谢”……”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做好我的教育教学和创意根果活动,让孩子发现身边更多艺术的美,让孩子在动手活动中真正培养创新意识。”高利说。

本报记者 赵子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服务为民 大丰街道新市民见证新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辖区治理工作,建设服务型政府。8月31日,新都区大丰街道开展了以“强化治理聚焦发展”为主题的新市民代表第五次活动,来自辖区内各行各业5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当新市民代表来到红...

新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拥抱一世情怀 执着一生信念)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