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温江 > 正文

《进击!乘风破浪科技人》本期对话潘桂棠、罗凤鸣两条科研跑道上的“守”和“进”

来源:成都日报 2020-08-22 01:29   https://www.yybnet.net/

不管是坚守在条件艰苦的青藏高原,还是选择挺进疫情防控一线;不管是为国家的科研事业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还是为守护患者健康义不容辞担起责任,他们一旦选择了方向,便风雨无阻,一路前行。

《进击!乘风破浪科技人》本期对话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潘桂棠和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副书记罗凤鸣,追寻他们在不同科研跑道上冲刺的身影。

潘桂棠

专注地质调查研究50年

40余次进入青藏高原无人区

“关山谱为歌,铸雪以成火。他与雪域为友、和高原作伴,50年如一日,行走在世界屋脊,开展地质调查,研究大陆板块,为板块构造学说注入新内容。他秉承匠心,将千叠山万幅水绘于笔下,填补了我国陆域区/中比例尺地质填图的空白。”这是一段颁奖词,颁给的是2019年四川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者,50年与山为伴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潘桂棠研究员。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极端恶劣,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潘桂棠不畏艰险、不惧死亡,40余次进入青藏高原无人区开展地质调查和研究。每次出行,他都要呆上几个月,最长的一次在高原上跋涉8个月之久。

攀山跨陆,蹚冰河行雪域。一以贯之地专注青藏高原及邻区基础地质调查和区域成矿研究50年,潘桂棠先后主持国家“三江特别找矿工程”之重大科技攻关、“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之青藏高原空白区地质填图工程及集成综合研究、“国家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之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等6项重大项目,在青藏高原区域地质、形成演化、区域成矿及全国成矿地质背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成果。潘桂棠研究员致力于青藏高原及邻区基础地质调查和区域成矿研究50余年,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如今,潘桂棠已79岁高龄,近年来单位已经不让他再上高原,可他总要想方设法去上一回。“一辈子搞地质的人,如果能上高原,坚持在地质一线搞科研,是非常荣幸的一件事情。我现在很想出野外去,身体条件允许的话,我起码要干到80多岁。认识高原,理解高原,还要情系高原。”潘桂棠说。

罗凤鸣

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先后多次前往武汉和广西

询问病人病情症状、用听诊器检查患者肺部情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诊室内,罗凤鸣正在忙着面诊。在两次驰援武汉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后,他的工作和生活慢慢恢复到了日常节奏。

科技战“疫”,科技工作者在一线。时钟往回拨动,1月23日,大年二十九,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凤鸣受国家卫健委指派,赴广西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大年初一,又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一批援助武汉医疗队队长,带队奔赴武汉;5月10日,再次被国家卫健委征召,前往湖北武汉参与后续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是医生,治病救人义不容辞,我还是党员,要以身作则,与团队努力出色地完成救援任务。”罗凤鸣始终牢记着他的使命。

在疫情防控一线,除了常规的疾病治疗外,罗凤鸣和他的队友有着更为重要的任务——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逐步推广。为解决诊治流程不规范的问题,罗凤鸣牵头,广泛听取医疗队各位专家意见后,与队友共同执笔撰写了《四川医疗队—协和武汉红十字医院病人诊治流程(试行)》,给出了不同病房、不同分层患者的分类处理及诊治流程建议。

“科技永远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最终法宝。”谈起科技在疫情之中的作用,罗凤鸣认为体现在疫情防控的全过程。在基础研究方面,从最初分离病毒、测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到后期防控工作,科技都是功不可没的一个方面。在临床检测方面,从咽拭子检测到抗体检测,再到后期加上影像学检查,都是科技带来的变化。在临床救治方面,包括诊疗手段、院感防控、药物治疗等,科技都发挥了方方面面的作用。

新闻多一点

以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都开启“新”探索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驱动,有效支撑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赢得主动。

市科协八大以来,成都率先在全国建立公益性与市场化融合发展的产业功能区(园区)科协,实现20个行政区(市)县全覆盖;在相关产业功能区引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科学、自动化、公路等国家级学会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服务站5个,扎实开展技术、项目、人才等全方位协同创新;申办世界科幻大会,拥抱科幻产业发展新机遇。

对接国家级学会资源 成立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服务站5个

2019年(第二十届)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开幕式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与成都市科协、温江区政府、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与成都市科协、青白江区政府签约。在授牌仪式环节,温江区被授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成都服务站”,青白江区被授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成都服务站”。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作为‘国家级’学会,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成都服务站分别在温江区和青白江区落地,与成都产业功能区布局契合。”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对接“国家级”学会资源,开展专家交流,推动企业创新,赋能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引导创新要素赋能产业功能区建设,市科协在相关产业功能区引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科学、自动化、公路等国家级学会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服务站5个,扎实开展技术、项目、人才等全方位协同创新。

申办世界科幻大会

助力“中国科幻之都”走向世界

7月28日,由市科协指导的成都申幻动员大会举行,正式宣布成都申办世界科幻大会委员会成立。当地时间2018年8月16日,在第76届世界科幻大会上,成都正式提出申办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如果成都2021年能成功申办2023年的世界科幻大会,就将成为第一个举办世界科幻大会的中国城市。

去年,被誉为国产“科幻第一片”的《流浪地球》最终以超46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列当前中国影史票房榜亚军。由《流浪地球》带来的科幻热并不会就此停息,从文学圈到电影圈,国产科幻“新星”正批量崛起,打破传统圈层文化的同时,科幻产业链正在逐步走向完善。

近年来,成都一直在打造“科幻”这张新名片,推动科幻产业发展。从2017年开始,由市科协承办的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每两年一届,永久落户成都。同时,成都还计划建设“中国科幻城”(中国科幻产业园),大力发展科幻文化产业,打造科幻产业功能区和国际化平台。

2019年11月,在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上,根据深圳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发布的《2019中国城市科幻指数报告》,成都总分位列第一,成为2019“中国最科幻城市”,北京和深圳分列第二、三名。

打通创新需求“最后一公里”

率先建立产业功能区(园区)科协

提高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在市科协推进下,眼下,成都获批中国科协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成都),成为全国首批离岸基地5家单位之一,面向全球开展柔性引才。在此基础上,建立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区和项目孵化功能区、38个海外基地和2个市域产业工作站,柔性引进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胡贝尔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26个项目落地成都进行成果转化。

打通企业创新需求“最后一公里”。市科协八大以来,成都率先在全国建立公益性与市场化融合发展的产业功能区(园区)科协,实现20个行政区(市)县全覆盖,这一园区科协的模式得到中国科协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新建高校科协19家、企业科协325家,新建创客之家、企业科协联盟等新型科协组织7个。

聚集高端智力资源助力创新主体,市科协八大以来,已累计建成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179个,先后柔性引进院士71名、专家670名,承担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项目553项,帮助企业开发关键技术522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2项,申请专利2508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147个。

本报记者 宋妍妍 吴怡霏 曹凘源

市科协供图

新闻推荐

超市逃单 一女子被判缓刑

本报讯(李凯敏周祇伽记者郝飞)自助收银给消费者带来便利之时,也容易被一些贪图小便宜之人加以利用。近日,成都市温江区法...

温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温江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我的好朋友2020-08-07 23:44
评论:(《进击!乘风破浪科技人》本期对话潘桂棠、罗凤鸣两条科研跑道上的“守”和“进”)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