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低碳环保的例子,每个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可以为环保出一份力。在成都,有很多环保达人,他们不光规范好自己行为习惯,还开动脑筋发挥创意,在圈子里形成了绿色低碳的风尚。肖家河街道的老旧院落里,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居民们在院子里自己种蔬菜,还回收厨余垃圾当肥料,不仅增添绿化还减少浪费。昨日,记者便来到了居民们打造的环保菜园一探究竟。
车库顶上建菜园 年“消化”厨余垃圾上千斤
吴永辉、梅全太老两口为了带孙子从老家来到了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居住,如今孙子大了两位老人也闲了下来。2014年,社区引入了社会组织“爱有戏”带动社区发展,两人所居住的兴蓉南一巷7号院开始搞环保自治。“爱有戏”的工作人员和居民一起决定将院子车库顶上的空地利用起来,建一个菜园,大家种蔬菜吃,既给小区添绿又方便生活。居民热情高涨,雅馨农耕队就正式成立了。在老家种菜经验丰富的梅全太被大家推举为队长,负责技术指导,她的老伴儿吴大爷负责制定规章制度,管理农耕队。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兴蓉南一巷7号院,车库顶上生机勃勃,辣椒、黄瓜、丝瓜都熟了,个头还挺大。吴大爷介绍,他们头一天刚刚分了菜,熟透的蔬菜已经摘了。“每个星期都要分菜,吃都吃不完。我们现在有23户加入了农耕队,平时我要安排大家来参与劳动,参与了的人都可以分到菜。另外8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还会送菜,随便吃。”吴大爷告诉记者,他们种的这些菜都是纯天然的,用的肥料都是厨余垃圾堆肥。大家平时把家里的垃圾分类,像果皮、菜叶这些无油的湿垃圾就放进桶里发酵。院里还有一家人养有鸽子,鸽粪也是很好的肥料。车库顶上还安装了雨水收集系统,灌溉都不用自来水。“我们原本怕有时候雨水不够,还接了自来水管上来,想尽量用雨水,实在不够就用自来水,但是两年多了,雨水收集桶从来没见底,自来水一次都没用上。”吴大爷骄傲地说。
吴大爷告诉记者,他们除虫用辣椒水或者组织人员去逮。大丰收之后还会在院子里办坝坝宴,邀请居民分享,菜园搞得有声有色。记者了解到,兴蓉南一巷7号院每年可以“消化”上千斤厨余垃圾,居民们还在垃圾房制作了分类提示,大家都自觉遵守,方便垃圾回收。
废物巧利用 老院子焕发新容貌
永丰雅苑也是肖家河街道的老旧院落,院子里条件不好,公共区域几乎没有绿化,在社会组织的帮助下,小区也开始搞自治。居民樊汉庚大爷是个热心人,他主动挑起了院委会的事务。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永丰雅苑,樊大爷正和孙子一起在墙上画画,丝瓜、南瓜。和兴蓉南一巷7号院一样,这个院子的居民也喜欢种菜,但这里没有大的空地,大家决定使用大菜盆种菜。由于资源有限,想种的人得先报名,一个人最多种两盆,由樊大爷统筹管理。“目前有28户在种,还有很多人在排队,我们准备把后面一小块地也开辟出来,又能放10多盆。”樊大爷说,具体种什么菜统一安排,种这些菜一方面是拿来吃,更重要的是美化环境,让院子漂亮点。
虽然条件有限,但居民们创意十足。记者看到,院子的一面墙上有三排架子,上面摆满了盆子。这些架子是楼上一户人装修剩下的“边角料”,樊大爷看到了马上捡过来,找人钉上墙再刷上漆,漂亮的植物架就诞生了。堆肥的大桶是收的“破烂”,摆成一排收集厨余垃圾。种菜增进了邻里感情,大家种出蔬菜后相互分享,院子里其乐融融。
社会组织支持 居民享受科学环保生活
记者和“爱有戏”工作人员杨玲一同在各个院落参观菜园花园,发现废物利用的例子还真不少。废旧轮胎可以用来种花,创意十足又漂亮,电饭锅外壳可以用来种菜,没有一丝一毫浪费。不过,在利用这些废品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位居民用油漆桶当菜盆,杨玲看到后马上问是谁家的。“这个桶种出来的东西不要吃,大家种菜要注意,要用不能降解的容器,不然毒素进入土壤,大家吃了要中毒。如果不清楚大家可以在网上查一下,也可以来问我。”杨玲马上给大家普及知识。
绿色生活不仅仅是靠一腔热情,居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学习,社会组织也会提供技术指导。吴永辉年纪不小了,但为了做好管理他还学习上网,地里的菜出了问题马上在网上查原因。社区也会不定期组织参观培训,大家要去学技术,把菜种得更好。记者注意到,肖家河街道不少院子里都放着白色塑料桶,桶里有几层,种着不同植物。“这个叫花园塔,是我们和国外一个团队一起开发的。”“爱有戏”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桶的底部养殖了蚯蚓,底部有根粗管子接上来,顶部加上盖子。居民们平时可以拧开盖子把厨余垃圾倒进去,蚯蚓将垃圾分解成肥料,肥料顺着管壁上的孔流进土壤。这个设计让废物利用起来,既美观又环保。
记者了解到,除了肖家河街道,“爱有戏”还和芳草街道,以及锦江区、温江区的部分街道合作,开展生态、科学、环保的社区环境治理,仅在肖家河街道就培育了5支环境治理类社区社会组织,其中兴蓉南一巷7号院雅馨农耕队已实现完全独立运行。
本报记者 杜文婷 摄影 刘阳
新闻推荐
公安、司法联手开展病残吸毒人员收戒“1+1”工程见成效 破解三大难题 禁毒人民战争的成都实践
毒品销毁现场警方向举报毒品犯罪的群众发放奖励自戒毒收戒“1+1”工程推出以来,已有上千名病残吸毒人员得到收戒178年前,林则徐在广东虎门发起的销烟运动,让中国近代史以一场波澜壮阔的民族禁毒斗争...
温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温江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