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温江新闻 > 正文

创新品种打造稻米从科研到餐桌全产业链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6-11-24 10:20   https://www.yybnet.net/

第三届“鱼凫杯”活动中大米认养发放仪式。

成都汇众农业有限公司推出的“汇蜀香”有机大米品牌。

蜀州水稻研究所研发的鱼塘生态循环浮生水稻种植模式。

省农科院水稻育种专家与邡牌种业董事长在科研田考察水稻品种。

2016年10月16日,在成都市农委主办,成都种业协会、温江区农发局、温江区万春镇人民政府承办的成都市第三届“鱼凫杯”优质稻米品鉴活动中,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种子企业、专业合作社、稻米加工企业提供的9个品种分获一、二、三等奖。据成都种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鱼凫杯\’优质稻米品鉴活动已举办三届,共有24个品种在活动中获奖,这些品种不仅在成都市得到大面积推广,而且已在四川各地种植,并取得很好的成效。一批批优质大米逐步走进市民餐桌。”

好米出自好品种,优质杂交水稻品种,从育种到种植再精加工成米制品,每个过程都包含着农业新技术的探索与进步。

科研院所 科学选育稻米新品种

在本次品鉴活动中,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的两个品种获得三等奖,该研究所在这三届活动中,已有7个品种获奖。据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邓其明介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稻米市场的开放,消费者对食味好、营养价值高、无污染大米及米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本单位成熟的科研平台,引入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创制了一批以川浙A、D香286A为代表的高产、熟期适中、抗逆能力强、适应性广、米质优(国颁二级米以上)的水稻新材料,进而通过杂交组配、测试筛选,育成了一批极具市场前景的优质稻新品种。同时,根据不同优质稻米新品种具有不同的品种特性,结合四川特有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对每个品种的亲本繁育、杂交制种、种子检测技术、高产栽培技术、栽培模式、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收获时间、烘干条件、储藏条件和加工工艺等关键配套技术进行研究,制定每个品种的产业化技术指导手册,形成一套完整、科学、实用的产业化工程技术体系。”

目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建立 “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供销模式,大力实施优质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积极探索有机水稻种植生产管理新模式,全力推广实现丘区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产业化工程技术体系,实行“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科学化”生产,打造具备每年10万吨优质稻米生产、加工能力的水稻推广示范基地和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按有机标准生产优质水稻,年产优质大米6万吨以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了稻农收入。

科研院所除了在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适应性方面作科学选育外,随着种植方式的改变,又加强了从种植适应性上的研发。蜀州水稻研究所专注于优质杂交水稻、医用稻及其它特种稻选育、绿色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等,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专用直播杂交水稻品种的选育。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通过籼稻、粳稻、糯稻亚种间远远杂交,选育出了具有生育期短,高光效,耐旱耐肥、抗病抗倒,穗大粒多的一系列适合不同播期的高产优质直播专用稻,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没有专用直播杂交水稻品种的空白。5月中下旬,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种植户邵道军、叶志祥,试种蜀州水稻研究所研发的直播新品种,亩产可达600公斤。除此之外,该研究所还在探索绿色高效水稻种植模式方面,成功研发了鱼塘生态循环浮生种植模式。应用优质品种蜀香1号,通过浮床直播种植于鱼塘上,实现了鱼塘“不换水”,水稻 “不施肥”、“不打药”,增加效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拓展水稻种植面积。

种业公司 创新种植模式成效显著

目前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规模化种植正成为趋势,水稻直播这种新的种植模式应运而生,且发展迅猛。但此模式却有杂草易防,杂稻难除等不足,严重影响了稻谷产量与稻米品质。面对这一形势,育种和栽培技术的革新也迫在眉睫。

近年来,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仲衍种业)开展了解决杂草与杂稻问题的,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品种的引进、试种和选育工作。获成都市第三届“魚凫杯”优质稻米品鉴活动一等奖的“洁田稻115”是该公司新培育的品种,在成都地区夏季直播全生育期115天左右,亩产500公斤左右。米质可达国标一级,商品质量优异,食味好,适合米业加工企业订单种植,开发高档米市场。

仲衍种业与每个种植户签订“洁田种植”模式服务合同,约定特别的风险防控和知识产权保护条款,供给足量种子和专用除草剂,提供全程技术培训与现场服务,目前已有新都稻松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邑红满地种植业专业合作社、成都益府优粮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仲衍种业等联系2017年“洁田稻115”的订单种植。

四川邡牌种业有限公司依靠自身科研力量及联合各大科研院所,做强产品研发实力,致力于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开发和推广。邡牌种业2008年承担了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德油9号”的中试与示范》;2012年研发的杂交玉米新品种“邡玉1号”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正与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开展“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试验示范,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开展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德邡油2号”的扩繁及示范工作,2013年研发的杂交油菜新品种 “邡牌油600”通过审定。

同时,该公司常年研发的优质粮油作物品种为源头,选择中国矿泉水之乡优质泉水产出地为种植基地,引入地下泉水水脉作为灌溉水源,打造真正生态泉水粮油产品。并利用销售服务网络优势,广泛、长期布点,进行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新品种一旦通过考核,公司迅速跟进新品种的市场营销工作,在第一时间占据市场竞争高地。

加工企业 紧贴市场打造品牌

有了好品种、科学的种植模式,从产到销,也跟随着成都市近年来专业合作社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优质大米走进了老百姓的餐桌。

成都市温江区裕丰水稻合作社位于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和林村,是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水稻高产创建核心基地,从2011年成立以来,有714亩粮经生产基地,共覆盖285户农户。2015年起通过开秧门活动、稻田综合种养和摸鱼活动、优质稻米认养活动等,合作社自创的优质大米“鱼凫尚品”大米品牌推向市场,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成都汇众农业有限公司则是一家专业从事有机水稻、有机蔬菜种植、加工和农业观光园项目的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企业。投资3000余万元建立了设施齐全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年产值600余万元,立足产业规模化、机械化、企业化、市场化,形成了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良好模式。双流县黄水镇种植大户吴建秋,去年开始按有机种植方式种植汇众农业的“双龙一号”,生产出来的大米全部由汇众公司收购,市场价格是普通大米的7-8倍。

四川崇州粮油储备有限责任公司,是成都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从事农业产业化工作10年。为确保粮源,公司在崇州市十万亩粮食高产稳产综合示范基地通过流转耕地,农户入股模式建设2000亩生产基地,基地生产全部由公司员工进行浸种—育秧—田间管理—收割入库—加工及品牌销售,实现粮食全产业链直到餐桌。公司注册有大米品牌2个,一个是“蜀州香”牌优质米,一个是“陆翁”牌富硒优质米。公司通过几年来的土壤培育,取得了有机稻(大米)认证,有机大米的销售即将推向市场。该公司董事长陈开伟说:我们通过观念创新、方式创新、责任创新,用先进科学技术及管理水平实现最大效益,真正实现了粮食从生产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邱莉 范莉)

新闻推荐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绿满天府本色初现实施“宜居水岸”工程 成都将再现“六河贯都”胜景

制图高翔方家河关家社区段现状图。二仙桥公园方家河沿线设计效果图。刚刚过去的这个黄金周,成都市民郭金并没有外出。阳光正好,带着全家人漫步在白鹭湾湿地,满眼的绿意铺面而来,在亲水的环境中享受自...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创新品种打造稻米从科研到餐桌全产业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