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试点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改革观察之信息集中篇
“很多刑事诉讼案件到了法院,法官看到的往往只是案卷,赃款赃物随案移送,并没有得到很好体现。”这是一名资深法官对过去审判工作的记忆。
2015年11月,省委政法委统筹部署,选择一市两区县(成都市、成都市温江区、冕宁县)作为试点,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处置,以期探索出一套符合四川省特点的做法,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此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省委将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处置纳入2016年全省司法体制改革和依法治省工作要点。
半年多来,三个试点区从信息集中、场所综合、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积极推进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处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5年6月17日,成都市温江区警方抓获一名飞车夺包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将其所骑踏板摩托车扣押。相关信息录入公安办案系统的同时,也传输到了刑事诉讼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平台上。随着案件进入审查起诉和审判环节,摩托车的处置权先后移送至检察院和法院,但这辆摩托车始终存放在于集中保管中心。法院最终判决对涉案摩托车予以没收,几个月后,摩托车被依法拍卖,所得上缴国库。至此,这辆涉案摩托车的最终归属才算尘埃落定。
这是四川省试点开展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处置改革中,通过全省刑事诉讼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系统,对涉案物品进行标准化管理处置的一个缩影。这个跨部门、跨地域、全省适用的涉案财物管理信息系统,既横向打通了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间的信息壁垒,同时又将省市县三级全部纵向覆盖连通,在一张网上对所有涉案财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记者了解到,此举在全国属于首创,也是四川省探索规范涉案财物管理处置的最大亮点。
为什么改革? 涉案财物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长期以来,受执法办案信息化水平不高和重人身权、轻财产权理念的影响,涉案财物管理处置的一系列环节都跟不上。”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政法部门对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的管理思想上不重视,手段上采用手工登记、登记簿登记等办法,导致底数不清、账目不明、案物不对应,找一件物品甚至要人工费时费力地去仓库搜寻,影响执法办案、定罪量刑顺利进行,监督也难以实现。
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探索建立跨部门的地方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四川省于2015年11月选择成都市、成都市温江区、冕宁县作为试点,以信息全集中为目标,着力建设一张横向连通、纵向贯穿的刑事涉案财物管理“专网”。
根据省委政法委统筹部署,四川省首先在公安、检察院、法院现有的网上执法办案系统中,增加涉案财物管理系统模块。涉案财物信息录入后,系统自动抓取,实现网上集中管理。这样一来,既不增加办案人员工作量,相关行为也在网上留痕,还便于适时跟踪监督和办案节点提醒。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各部门自有办案系统短时间内难以全面连通共享,省委政法委牵头研发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平台,部署在四川省政法专网上,公、检、法涉案财物管理系统向平台自动导入导出涉案财物信息,实现横向汇集、纵向贯通和网上流转。
有什么探索? 从“相对集中”到“绝对集中”
为什么要建这样一个纵横连通的“网”?记者了解到,一起刑事诉讼案件从公安机关侦查开始,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再到法院审判,涉案财物的管理处置贯通于整个流程。“比如公安机关办理一起盗窃案,扣押了一部手机,案件移送后,检察机关要核查手机相关情况,到了法院审判环节,也要对这部手机进行了解以定罪量刑。”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如果不打通这个连接渠道,政法各部门各自为阵,无法确保涉案财物移交是否齐全。省市县三级贯通,既便于上下级沟通联系,也利于开展监督。
因此,面对只能“相对集中”保管的现状,思考和探索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绝对集中”成为当务之急。成都率先探路,市委政法委牵头,开发出“3+1”刑事诉讼涉案财物信息集中管理系统。
“1”指刑事诉讼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平台,依托政法专网,实行省级一级部署,是刑事诉讼涉案财物信息在公检法各家流转的通道,也是涉案财物信息的集中地。“3”是指公、检、法各家内部的涉案财物信息管理系统,它们与集中管理系统相对接,办案人员可通过内部办案系统进行信息录入和双向互动推送接受。
在这个系统中,涉案财物信息具体如何流转?据介绍,办案人员将案件、当事人、涉案财物等信息录入办案系统后,内部涉案财物管理系统会自动抓取信息,将信息共享至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公安机关再将案件移送至检察院、检察院将案件移送至法院时,可在内部涉案财物管理系统进行相应操作,涉案财物相关信息通过集中管理信息平台自动推送至相应单位,实现“物随案走”。
该负责人表示,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今天,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工作应该研究如何提高信息化水平。借助四川省政法专网这一优势,破除政法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建起一张涉案财物管理网,将极大地提高涉案财物的管理水平。
有什么好处? 集中管理平台对案件全流程监督
从全省来看,由省上统一建这张网,能有效减少各级政法部门办案单位的工作量,也更加规范和统一,便于发挥监督功能。
随着案件终结,终结案件的部门须根据涉案财物处理模版对涉案财物给出处理要求,并通过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反馈涉案财物信息处理情况。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的职能部门和政法系统内部监察部门,可通过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对涉案财物的查封、扣押、冻结、保管、中间责任单位的变更到最终处置进行全流程监督。“规范、透明、全面和高效,是‘3+1’管理系统的四大亮点。”成都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规范是指录入标准统一化、处理流程信息化、实物保管智能化;透明即程序节点可展示,财物情况可追溯,财物处置可制约,民众诉求可回应;全面是指案件信息尽包含、财物信息全覆盖、关键文书全上传;高效则是因为整个涉案财物信息可以实现自动生成、灵活转换、实时共享、查询方便和交互快捷。“四川刑事涉案财物管理工作,很有成效,它对于打破不同办案机关的办案壁垒、方便办案,对于规范执法行为、防止司法腐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龙宗智评价称。
据了解,“3+1”模式的集中管理信息系统已于今年3月完成部署并联调测试成功,成都市、温江区、冕宁县均已试点使用。仅成都市公检法三家,就向集中管理信息平台推送案件9500余件、涉案财物信息3万余条,共享案件1700余件、涉案财物信息6300余条。全省三级政法部门将于10月起分批开始应用系统,2017年3月实现全面应用。本报记者夏修露
新闻推荐
色达县领导干部读书班有特色本报讯(李敬红)近日,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强化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色达县紧紧围绕“严”、“实”主题举办了领导干部读书班。此次读书班邀请了成都市委...
温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温江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