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曾昌文周夕又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势在必行。作为全省首批试点,成都市于近日召开了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会议提出了推进完善司法责任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和建立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体制等四项基础性改革。
同时,会议还要求要抓好深入推进刑事庭审实质化、涉案财物集中管理、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深化轻刑快处等配套改革;要强化司改工作保障,大力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完善改革方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信息沟通和舆论引导。要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为奋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有力保障。
试点工作将本着先易后难、先责任后激励原则推开。成都将率先在成都市中院、市检察院及武侯、郫县、大邑法院、检察院开展试点。
成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忠林出席会议并讲话,成都市中院院长郭彦、市检察院检察长吕瑶分别就全市法院系统、检察机关全面推进改革试点工作作出部署。
司法责任制 突出办案法官检察官主体地位
司法责任制是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的核心。“目的就是要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这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必须牢牢牵住的‘牛鼻子\’。”王忠林在会上强调。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3年以来,成都市中院、市检察院及4个基层单位(武侯区法院、郫县法院、彭州市法院、龙泉驿区检察院)承担了最高法、最高检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两个单独改革试点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效,也获得了充分肯定。“编配重组合议庭、独任庭,设置8个专业合议庭,3个由副院长担任审判长的合议庭,1个由审判委员会委员组成的合议庭,20个独任庭,成立审判组织成员选任小组,从全院48名报名人员中层层筛选出审判组织成员43名,编入专业合议庭和独任庭,将优势资源充实到审判一线,并按照固定比例配备审判辅助人员;专业化划分案件类型,确定专业合议庭的受案范围,将民事审判划分为婚姻家庭继承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等16个案件类型,分别纳入3个专业合议庭,将其他审判划分为非诉审查、案外人异议、执行异议等9个案件类型,分别纳入5个专业合议庭;推行裁判文书由合议庭法官、独任法官直接签署,院、庭长不得签发未参加合议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确保审判权运行不行政化。”彭州市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革试点近三年来,该院在审判权运行去行政化、去事务化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办案法官专业化、精英化的理念普遍形成,同时培养综合性的后备审判力量,实现审判组织成员的精英化培养和动态管理。
龙泉驿区检察院将原有21个二级机构统一划设了“大侦查”“大刑检”“大监督”“大综合”“大保障”五大模块,并将内设机构撤并整合为“六部三室”,减少了机构重叠和职能交叉。精简领导职数,将被撤销的二级机构的领导职数一并撤销,主要承担综合事务管理和案件流程管理工作,但不能插手办案的实体工作;办案上突出主任检察官主体地位,原有的“承办人—科长—副检察长”三级审批模式被打破,将主任检察官办公室作为统一的办案单元,赋予主任检察官独立审批权限,并建立“谁作决定谁负责”的权责体系,切实推行办案责任终身负责制。“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把推动权力下放与加强审核把关结合起来,突出主审法官、合议庭和主任检察官、办案组的主体地位,对法官检察官既要依法授权、充分授权,又要在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重大敏感案件上加强审核把关,确保司法权力正确行使。二是严格落实错案责任追究机制,既严格追责、终身负责,又明确标准、认真甄别,确保法官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依法履职行为不受追究。三是加大惩戒力度,加强对法官检察官履行职责的监督管理,对违反司法职责、违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行为严格追责。”王忠林说。
人员分类管理 既按上限又留有余地
“开展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是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提升司法效率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要让司法人员各归其位、各尽其责。”王忠林说。
在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方面,成都市将从四个方面做起。一是坚持“以案定额、科学调配”,严守中央确定的39%员额上限不动摇,法官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分别占编制总数的39%、46%和15%。据悉,成都首批试点法、检系统入额比例将分别控制在35%和33%以内,“既要能满足审判、检察业务工作的需要,又要适当留有余地,为暂时未能入额、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进入员额和实行员额动态调剂留下空间”。二是法、检两院将严格按照省上统一规定,组织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和符合报名资格条件的副院长、副检察长通过考核遴选入额,组织其他人员通过全省统一标准和程序参加考试考核,“争取将工作能力、工作态度、日常表现、群众满意度作为法官、检察官考核入额的重要指标”。三是法、检两院要对遴选后不能入额和没有参加入额遴选的审判员、检察员和助理审判员、助理检察员,根据自身意愿和组织安排进行有序分流。四是法、检两院及相关部门将抓紧对全市范围内各区(市)县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特别是案件数量、人均办案量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排,为科学核定法官、检察官员额提供依据。
职业保障 建符合法检职业特点的薪酬体系
“法官、检察官专业要求高,责任压力大,需要对应强化职业保障,形成权责相统一的激励机制……争取各类司法人员改革后的薪酬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王忠林在会上表示。
据悉,在建立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方面,成都市将开展四项试点。一是建立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实行与行政级别完全脱钩的单独管理制度;二是按照“先责任、后激励”的要求,建立符合法官、检察官职业特点的薪酬体系,“让真正办好案、多办案的人获益,让滥竽充数的人受损”;三是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职保障制度,探索建立法官、检察官延迟退休制度;四是对全市法、检系统各类人员薪酬待遇情况、收入构成情况开展摸底调查,为建立符合法官、检察官职业特点的薪酬体系打好基础。
同时,会议还提出了要建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体制,党委政法委对政法机关的思想、政治领导不变,继续为法、检两院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党管政法的原则落到实处。
抓好配套改革 继续深化庭审实质化改革
今年4月19日,龙泉驿区法院院长王泽轩担任审判长,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刑事案件。承办该案的民警和某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以证人和鉴定人的身份站到法庭上,接受公诉人和辩护人的交叉询问。这是成都市推进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以来一起比较典型的案例。
2015年2月,成都法院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试点工作,实现了从“把办公室当法庭”到“把法庭当办公室”的重大转变。近日,成都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了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领导小组、改革推进办、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等相应机构,加快健全完善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工作运行机制,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成都经验。
2015年7月,温江区公安分局的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中心正式升级为温江区刑事诉讼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中心。经过半年多的试点,得到了省市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据悉,成都市将抓紧建立市一级的涉案财物管理平台,实现政法部门统筹联动,提升涉案财物集中管理水平,避免“宝马变废铁50元一吨”的情况再度发生。
会议还提出,要深化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和法治信访,落实终审和诉讼终结制度,实行诉访分离,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申诉权利,实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司法权威的统一;要推进繁简分流、轻重分流,深化轻刑快处改革,提升刑事诉讼效率,实现司法资源合理配置。
新闻推荐
为了体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公开、公正的原则,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大环境影响评价...
温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温江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