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温江新闻 > 正文

寻找基层好医生七

来源:精神文明报 2015-12-18 00:51   https://www.yybnet.net/

本栏目由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办

寻找基层好医生系列报道之七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七次会议精神,不断加强卫生计生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宣传全省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勇于钻研、敬业奉献、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充分展示全省基层好医生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并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基层医疗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树立四川省卫生计生系统良好行业形象,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本报联合推出“寻找基层好医生"先进事迹专栏,让全系统学有榜样,赶有标杆,让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变化,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新局面。望省内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踊跃投稿,支持配合好此次主题宣传活动。

本栏目热线:028-69891836

传稿邮箱:2598152354@qq.com

联 系 人:石老师

   编者按: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身着一袭紫色礼服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奖章。这一刻,中国传统医学在世界最高舞台大放异彩,中医在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所取得的成就被全世界认同,不仅仅是屠呦呦,一大批中医医生奋战在基层,奋战在一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本期寻找基层好医生关注两位中医好医生——丁渝周、张俊。

精益求精 他为健康保驾护航

——至真堂门诊部副主任中医师丁渝周

人物名片:丁渝周,男,63岁,80年代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进修,师从中医药大学名师陈潮祖,至真堂门诊部副主任中医师,退休后仍在祖国医学的田园努力耕耘。

   丁渝周,生于1952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因家庭、国家风浪起伏,童年在彷徨中成长。因母亲是江安县医院医生,少年时期生活在县医院单位内。看着那些受病痛折磨的病人,立志长大要成为一名医生。上小学时,就爱翻翻母亲的医学书籍。1970年上山下乡当知青,与农民亲密接触。更深刻的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医、药"的需求与渴望!

70年代中期结束了知青生活,来到宜宾卫生学校学习中医知识。毕业后因学业优秀,留在宜宾地区人民医院工作数年。

为加强基层医院工作,受地区医院指派到县医院工作。在十多年间,一边认真地临床实践,一边努力学习医疗理论知识,不分上、下班积极地为广大病员群众减轻痛苦。视医院为家,无怨无悔地履行一个人民医生的职责。在医疗技术上对各种外感、眩晕、咳喘、腹泻、结石等常见病的治疗中已崭露头角。其间曾在县级卫生学校兼任教,讲授中药学课程。并在80年代中期,到成都中医药大学进一步进行深造,向多名老师请教。师承成都中医药大学名师陈潮祖。

80年代中、后期,被调到温江区中医院,在为病员服务的同时,并与同行同事们互动,共同提高,精益求精。经评审被聘为副主任中医师,先后在《四川中医》等各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26年多的工作中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

2012年11月退休后又返回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继续从事门诊工作。亲友们为此不解,可他说:“我就是闲不住,不能为病人服务,内心总有一种‘空落’感。"能去帮助别人,自己也得以一种充实感,

随与至真堂所有医生一起“弘扬国医、保民康健",尽量满足不同阶层的患者就诊需求。

有一天清晨离上班时间还有20分钟,已有一位年近60多岁的患者在门诊部等着丁医生来复诊看“双下肢静脉屈曲兼皮下经脉扩张"病症,患者自述自己多年未治好的情况,服用二、三副中药后,现已治愈95%以上。另一位70多岁的太婆,有14年的腹泻病“慢性肠炎",处方六、七剂中药后,家属来看病时,欣喜地告诉医生:“我妈多年的慢性肠炎好了,现大便正常了!"慢慢地在中铁西城周围病人口碑相传:“我们家门口有很好的中医大夫了!"

为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丁渝周和一批中医药大学的专家、教授们一起为群众的生命保驾护航,在瑰宝国医这片田地里默默耕耘着!

仁心妙手 他用中医造福后人

——至真堂副主任医师张俊

 人物名片:

张俊,出身中医世家,15岁随父习医,40多年临床经验,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现为至真堂副主任医师。

 张俊,出身中医世家,自15岁起随父学习中医基础、中药、方剂。1970年9月进入临床医疗,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以中医、中药、草药、针灸为该村和临村的农民群众防病治病,每年应诊门诊病员在7000多人以上,年年被评为优秀基层医生,受到市、县表彰。1975年进入临床妇科工作,多次前往上级医院进行进修。在从事计划生育工作中,使用中医的针灸麻醉能独立完成女绝育手术、刮宫术、引产术、男绝育术、男绝育输精管再通术。

在资阳工作期间,在家父这位“当地名医"的指导下潜心学习研究中医妇科学,用中医中药治疗现代女性输卵管炎、输卵管阻塞、黄体功能不全性,卵巢功能障碍性不孕不育等症218例,有效率极高,他运用中药消炎、通管、调周暖宫、助孕、补益肾精、理气化瘀、活血化瘀等治疗功效。突显了中医中药治疗上的优势,并且受到当地群众好评,为不少的不孕不育家庭增添了新丁。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自己说一千遍好,不如老百姓说一句好"。在自己行医生涯中,张俊始终把这句话铭记于心,并以此作为看病救人的目标。而是根据病人的健康和要求,“量身定制"适合患者的方案,不做不必要的推荐,这样诊疗价格实惠,治疗效果又好。

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四十多年来,张俊的临床经验不断积累,知识不断丰富,对不孕不育症、月经不调、原发性痛经、模样痛经、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更年期干燥综合征、妇科病、妊娠期疾病、产后疾病、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颈癌、人流术后并发症、面部黄褐斑、肥胖病等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治疗手法。

张俊的病人除来自成都市城区、还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是来自四川周边城市和云、贵、浙江、广州等地。其中,到至真堂来的患者中,也有一些困难患者,面对困难病人和家中子女读书等各方面条件艰苦的患者,他都基本免除了医药费和手术治疗费,为患者送去一片清凉和一片福荫。他从小深受苦难,愿用自己绵薄之力,帮助那些看不起病的患者,他的济世救人在当地深受群众称赞,受人敬仰。

张俊行医行善故事很多,其中最难忘的是,一个已婚妇女结婚7年,因为妇科疾病导致不能怀孕,打B超、CT等等手段,虽证明是因为她的原因不能怀孕,但走遍了当地所有医院,做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检查,吃了不知道多少西药,肚皮一直不见大,连续七年,当她心灰意冷之际,多次辗转打听,意外知道了当时还在资阳安岳县驯龙镇卫生院工作的张俊医生,张医生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治标治本,坚持治疗8个多月,最终在婚后第8年怀上了小孩,在35岁的时候生下一个男孩,全家老少感激涕零,带上锦旗,专门上门感谢他,并称他为妇科圣手 。

张俊是千千万万基层医生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虽然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新闻推荐

西南财经大学 着力培养财经类创新创业人才

西南财经大学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努力做到课程建设、实习实践、保障支撑三位一体,有效促进了“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人才培养取得积极成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建...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寻找基层好医生七)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