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君芳 文/图
今年葡萄上市前,葡萄种植大户肖建华终于走出了借钱困境。4月13日,肖建华“史无前例”地获得了银行200万元的贷款授信额度。
2008年,肖建华到崇州市桤泉镇流转了近400亩土地,搞起葡萄种植。每到葡萄上市前的关键时段,他不得不四处借钱,“没有东西拿给银行抵押,能贷的钱就很少。”
让他“翻身”的,是正处于盛产期的36000株葡萄。随着成都农村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能敲开银行大门的不再局限于土地本身。从地里“长”出的葡萄、花木、大棚等地上附着物,相继完成了“身份证明”。不少农民以此为凭,成功从银行获得了数额可观的贷款。
这背后,有怎样一套体系在做支撑?在目标达成前,成都迈出了哪几个关键步骤?
赋予农村财产一定的担保物权
□栾静
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金融服务网点在农村分布较少,就连存、取、转这样的基础金融服务在农村都不是很方便,就更不要说贷款了。
商业金融机构不愿意向农民贷款,与现今农村相对滞后的担保物权制度相关。银行信贷,必须以财产为基础,必须有足额担保和抵押。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一大难题。在农村,由于尚未建立有效的财产抵押担保机制,农民缺乏能充当抵押品的资产,没有抵押物,自然获取不了银行贷款。
赋予农村财产一定的担保物权,或许是解决农民贷款难、破解农村“有财产无信用”现象的关键。在成都,一些创新的萌芽已经破土而出。土地的经营权、地里长的葡萄树和花木、土地上附着的农业设施在完成“身份证明”后,都成为敲开银行大门的有效抵押物。
只是,这样的探索还太少,期待有更多创新的农村金融产品不断出现,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本,实现农村金融与“三农”的共赢发展。
A
地上附着物成功变身抵押物
除了农业设施,成都的土地上种植着不少经济作物,其中一些有着相对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因为没有产权,无法走入银行的抵押贷款系统。
此前,成都高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恒,就曾拿公司的3万多平方米智能温室大棚做过抵押贷款的尝试,但因为没有产权,没能闯过银行的审核关。邮储银行崇州市支行工作人员吴翔解释说,“如果抵押物没有完整的物权,一旦发生无法还贷情况,银行对抵押品的处置就非常麻烦,也没有法律保障银行的处置权。”
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这道横亘在农民融资贷款前的障碍正在慢慢被破除。
去年11月,高威公司的这批温室大棚获得了9本农业设施所有权证。通过直接抵押所有权证,高威公司获得了2000万元的银行贷款,成为四川省首例农业设施抵押贷款成功案例。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我们要做的是打通农民与银行之间的通道。”崇州市农发局副局长刘波说,目前全市正在推进的林木(竹、果)权证的登记办法,就是要给特色水果、花卉苗木等地上附着物一个身份证明,让它们能够顺利进入银行的抵押物范畴。
但一样是葡萄,却不一定都能获得身份证明。按照崇州市下发的相关文件,土地流转规模须在20亩以上,流转合同签订期在5年以上,且连续土地流转经营满3年以上,并按约定足额支付土地流转金3年以上,才能申请办理产权证。“任何抵押贷款都是有风险。设置产权登记门槛,也能从一定程度上筛选出更有能力还款的人,降低贷款风险。”刘波介绍。
而在锦江区,农业设施的产权登记同样设有门槛。锦江区结合实际最终确定三个条件:高端智能温室大棚,且直接用于农业产业,符合相关用地规划的,才能颁发农业设施证。
B
给抵押物一个准确身价
当这些地上附着物成为抵押物时,它们的产值该如何准确评估?
吴翔介绍,农业设施、花卉、水果等之所以没有过早进入银行的放贷范围,关键原因在于,没有一套成熟的价值评估体系让银行信赖,“如果贷款额超过了它的价值,一旦发生贷款人无法还款的情况,银行就有亏损的可能。”
从成都目前做成的几单地上附着物抵押贷款案例来看,不同机构已在尝试破解。
在温江完成的2笔花木仓单抵押贷款中,成都花木交易所扮演了花木价值评估的角色。“对花木价值的评判我们有比较成熟的体系,在我们交易所里,每天都有上千个品种的价格信息在更新。”成都花木交易所经理赖学斌说。
在崇州,给地上附着物“定价”的,是当地政府部门。“指导价格集合了当地多个政府部门的智力和人力,不少政府工作人员常年跟农业打交道,所以他们给出的报告,是有可信度的。”吴翔说,政府出具的指导价格是银行确定放贷额度的重要参考。
比如肖建华用于抵押的葡萄树,就根据生长阶段分别定价:挂果前为30元/株,初挂果后为40元/株,盛产后80元/株。按照这个标准,肖建华的36000株葡萄树,价值约280万元。
为了确保评审结果与随时变动的市场价格接轨,崇州还要求相关人员每年评审一次,然后在崇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平台公开发布。下一步,崇州还将开展其他种类,比如梨树、樱花树等林木(竹、果)的指导价格。
C
多种渠道降低贷款风险
今年8月,是温江花农陈波还钱的最迟期限。去年,他以20亩花木形成的仓单,成功向银行申请到了80万元的贷款。“这些天我都在云南这边收账,如果账收得顺利,还银行钱没有问题。”
但银行方面并不担心陈波是否能收回欠款。
因为即使陈波无力偿还,银行还能从第三方手上收回这笔款——这个第三方,就是温江区方信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按照当初签订的协议,如果贷款到期陈波无法及时还款,银行可以将花木仓单放在成都花木交易所,以当时的市场价格进行拍卖。若拍卖不成功,方信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负责先还款,再自行处置这批花木。“我们扮演的是质押物回购方的角色,因此我们会向贷款人收取一定的回购费,大概是贷款总额的1%-2%之间。”方信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路通介绍,不少专合社有较成熟的销售网络,本来就在从事花木收购。
而在崇州模式中,一旦贷款人无力偿还贷款,银行方将把抵押物交由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拍卖,若拍卖所得仍不够还贷时,崇州市政府将启动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金,与银行共同承担损失,政府负担的比例为八成。“不过,如果银行与贷款人之间直接达成贷款协议,政府则没有启动风险金的责任。”刘波说。
将抵押率控制在较低水准以及较短的还款期限,是银行选择降低贷款风险的一个手段。“考虑到花木价格的市场价值波动较大,所以我们确定的抵押率也相对较低,在三成以内。”据南充商业银行温江支行相关负责人王静介绍,花木仓单抵押贷款的还款期限为一年。跟花木打了多年交道的路通分析,花木价格在一年内下跌70%的可能性很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赵张冬暑假开始了,怎样让孩子过一个不同寻常的假期,成为很多父母头疼的事情:带孩子去旅行,工作太忙难以抽出时间;送孩子到夏令营去锤炼,又担心孩子年龄过小,怕出现意外状况;固守家中,又过于孤单...
温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温江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