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星地图上看,位于成都市近郊的温江区就像一片绿叶,翠绿欲滴。东邻成都主城区,北接郫县,永宁镇是这片绿叶上的一颗晶莹的水珠。
近年来,城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大城市带大郊区”的路已行至关键处,成都市新一轮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蓝图中,温江定位 “宜业宜居宜游的国际化卫星城”,注定将为永宁镇的未来描绘出一幅动人画卷。
全国文明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美丽田园风光的背后,一个曾经的传统农业小镇,却有着建设现代国际化新城的壮志雄心。2013年4月,永宁镇被确定为成都市首批市域小城市建设示范镇,今年更入围全国重点镇名单,诠释出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解读:转型发展时不我待,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坚定不移。
站在新的起点上,永宁镇抢抓机遇,以成都国际医学城这一市级功能载体为依托,以打造国际医疗健康新城为目标,积极探索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百舸争流之下,一座健康产业日益兴盛、优势产业健康发展的“健康之城”正清晰呈现。
以健康之名
农业小镇绘就新蓝图
过去,永宁镇是一个普通的农业小镇,外界对她的认知并不多。转机发生在2008年,这一年,成都市决定在永宁镇建设“成都国际医学城”,打造西部健康产业集群,带动成都市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站在西部发力,人们不仅要追问:为什么是永宁?地处温、郫、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内的永宁镇,距离成都中心城区仅8公里,成都绕城高速、芙蓉大道等穿境而过;清水河流经全镇,“清水河临足,芙蓉花拂面”和谐相融。
正是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本底,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生良港,也奠定了永宁镇在温江区乃至成都市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去年底,温江区被定位为成都市的七大卫星城之一,确立了“宜业宜居宜游的国际化卫星城”发展目标,将坚定不移地构建“351”产业集群和转型“三园区”的产业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永宁镇肩挑的使命更加重大,成都国际医学城的地位更加突出。
以“健康”之名,农业小镇绘就新蓝图。
按照“城乡统筹、产城一体、功能完善、四态合一”的发展理念,永宁镇从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入手,力求使城乡布局更加合理,资源利用更加集约高效,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从而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品质。
“按照健康产业持续发展、城乡生态形态优美、城乡居民生活幸福的‘国际健康新城\’目标定位,编制了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生态发展‘四规合一\’的总体规划。”永宁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将城镇划分为三大片区:环城生态区——整合利用原有绿地、水系等生态资源,重点打造国际健康度假旅游区;城镇核心区——重点发展医疗健康产业,打造商业和居住集中区;生态农业区——重点打造万亩有机种植基地,发展“一三”互动的都市农业。
同时,各功能区建设、道路、绿地系统、电力、排水等专项规划也编制完成,永宁不忘对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先后编制了《永宁镇林盘保护规划》、《永宁镇绿道网及绿色开敞空间布局总体规划》等,描绘出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
逐健康之本
高端产业勾勒“国际范式”
打造国际健康新城,产业是主支撑。
小而散的乡镇企业格局成为过去时,此时的永宁镇已备受健康产业的多个巨头青睐,产业呈现出项目体量大、产业结构优、工业高端化的特点——这恰恰是未来永宁镇保持高位、高速、均衡发展的“密码”。
9月,具有国际标准和世界一流水平的“成都中美国际医疗中心”落户成都国际医学城,该项目总投资80亿元,建成后将通过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认证,成为美国联盟医疗体系国际部附属医院和中国最先进的综合性医院之一。
投资1.5亿元的博奥生物成都温江产业化基地建成已进入倒计时,这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生物芯片生产基地,可进行以生物芯片技术为核心的基因检测与健康评估、临床检验和病理诊断。
这只是永宁镇奔向高端产业、产业高端的缩影,凝聚着永宁镇对成都国际医学城的内涵解读——这里既是“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试验田,更是实现成都实施“产业倍增”战略的产业引擎。
数据显示,成都国际医学城已引进医疗健康项目34个,协议总投资143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2个,已建成运营产业项目5个,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余亿元。华西医院温江分院、八一康复中心、上医国际广场、康宝丽健康管理中心、博奥独立实验室等项目已顺利投入运营。以成都国际医学城为载体,集健康干预、医疗服务、康复养生、医疗旅游、教育研发和商务配套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2013年,成都国际医学城已成功申报省级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到2020年,将实现医疗产值30亿元,建成国家级医疗旅游目的地。永宁镇必须具备引领未来发展、带动更大区域发展的功能——以“高端低碳、集约高效”为取向,全力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勾勒出十足的“国际范式”,成为西部开放合作、改革创新的一扇窗口。
拓健康之路
产城一体构建和谐城市
“健康医疗产业带来的就业岗位和旅游商机,将带来数以万计的新增人口,永宁镇人口规模将翻番。”在永宁镇主要负责人看来,无论是哪种产业类型,无不立足于具有集中、集群、集约效应的平台。
这样的平台,不光要有“产”,也必须是座配套齐备的“城”。经过几年发展,按照适度超前、配套到位的原则,当地统筹规划、着力于现代服务、现代生活小区、现代城市设施“三位一体”的打造,着力构建起产城一体的新格局。“内成链、外相连”的开放式交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依托穿境而过的绕城高速、芙蓉大道等交通主干道,永宁镇正积极推进绕城高速永宁服务区及上下出入口通道等工程建设,并已规划建设物流大道、永宁大道,建成三支道、和居路等一批乡村道路。已开行中心城区、温江城区等周边区域公交线路6条。
该镇已建成芙蓉家苑等新居工程项目3个,在建2个,建成后预计入住农民集中居住小区的居民可达上万人。同时,加快推进了自来水七厂、22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和50万方配气站等一批水、电、气、讯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全镇实现天然气、自来水进区入户。城区以城武广场为中心,聚集了群众体育馆、市民健康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原本优异的生态优势进一步放大。当地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大了漏沙堰、团结渠等河道治理力度,形成“水更清,渠更美”的水系脉络;启动绕城200米生态带建设、“198”沿线50米等范围的植绿工程;规划建设西起鱼凫田园、内接花篱古寨、横贯隆兴场、纵越芙蓉长卷、东止芙蓉古城的绿道长廊,完成城武广场、滨河绿带等森林小公园建设,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38.9%。
□刘莉图片由温江区永宁镇提供
新闻推荐
要在专业化上下功夫2014年3月,率全国之先,成都市武侯区探索将139项政务服务从社区剥离出来,交由社会组织全权负责。这项改革曾引发震荡,社会组织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政务服务吗?改革能否真正“还权”于...
温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温江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