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温江新闻 > 正文

伏虎村尚合村 石鱼河畔的百年老桥场

来源:成都商报 2014-08-09 23:13   https://www.yybnet.net/

村落履历

村落建成年代:清代

传统建筑比例:不足25%

常住人口:伏虎村户籍人口3256人,目前常住人口3290人。尚合村常住人口2600人

村落传统

文保单位:在尚合村有三处古渡口。其一为始于康熙年间而后兴于清代末年的黄家渡,其二为同样兴于清代的宣家渡,其三为兴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前后的中渡。

传统美食:蒸黄糕、糍粑、川西九斗碗

传统习俗:农历二月二十八,有一年一度的“春台会”。这一天,赶场的人不但能买到种子、农具和服装,还能尝到各种特色美食。

从成都出发,沿成温邛高速路一路前行至羊马出口,不到1个小时的车程,就能抵达位于崇州市羊马镇的伏虎村。伏虎村位于羊马镇东北部,与温江区永胜镇的尚合村紧紧相连,距离羊马场镇3公里。这里,有着“一足踏二县,一市连二乡”的连二里市,这个在清康熙年间就已形成且小有名气的集市,至今仍会在赶集日迎来熙来攘往的人群。2009年,尚合村与伏虎村同时被评为成都市级历史文化名村。

连二里市,

两县两乡共一个桥场

黄家碾开业后,生意日渐兴隆,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歇脚、夜宿的逐渐增多,慢慢就形成了桥场,由于是两县两乡共一个桥场,所以当地人也叫它“连二里市”。

出羊马场镇,往温江方向行驶,左拐进小路,大概行驶了5分钟左右,我们终于直抵伏虎村的核心———黄家碾。黄家碾林盘,古称“崇江场”,是因石鱼河上的崇江桥而得名的桥场。

什么是桥场,这还要从石鱼河说起。据介绍,石鱼河的河道自金马河流经温江长滩的老君渡处分水,向南形成一条蜿蜒盘曲的小河,并因河中有石鱼而得名,当地年龄长一些的村民,至今还能背出“石鱼对石鼓,银子万万五”的民间谚语。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崇州、温江从江源郡析出后,即以石鱼河划界置县,河东为温江县永盛乡,河西为晋原县江源乡。此后,县名、乡名虽有所变更———现在河的一边为崇州市羊马镇伏虎村,另一边则为温江区永胜镇尚合村———但以河为界的格局一直延续了下来。

河虽然分割了两个县乡,两边的人却要来往,于是桥就出现了。

据当地老人讲述,清初沿河两岸乡民为了赶集方便,在河上修了一座竹木结构的简易便桥。桥修好后,临桥又出现了几间草房幺店子(四川方言,赶场途中供人住宿的路边小店),来往行人多在此歇脚。后来,随着湖广填四川的人潮,定居乡民日渐增多。以后又有黄姓人家在桥场旁修水碾一座,当地俗称黄家碾。这碾子开业后,生意日渐兴隆,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歇脚、夜宿的逐渐增多,慢慢就形成了桥场,由于是两县两乡共一个桥场,所以当地人也叫它“连二里市”。

正因为如此,桥对于当地人来说十分重要。民国十五年(1926年)春,为方便通行和集市交易,当地民众首推黄姓首事募捐在桥旧址上重建崇江桥,历时一年建成。新建成的崇江桥为楼桥款式,长11.85米,宽7.5米,高5.5米,跨度5.6米,桥身为全木廊桥结构,桥基用石墩垒砌,桥楼正中还悬挂着一副黑底牌匾,上书“崇江桥”三个金色大字。

这时依托崇江桥而起的桥场已经十分兴盛。据史料记载,民国十五年建桥时,桥的两端有客栈、酒肆、茶社等40余家。从怀远、元通、廖家等地运来的木材、木器工艺品及农副土特产品,源源不断通过崇江场,经黄家渡口过金马河,取道温江到成都,再将货物销往四川和全国各地。从成都转运而来的布匹、食盐和各种日杂百货用品也在此处集散,运销崇州、大邑、都江堰等地。这时的崇江场已成为周边数十里的物资集散地。由于交通方便,一些外地官商名流先后在场内购地建房、置田放租,场内的黄家祠、雷家祠等,在川西坝子享有盛誉。整个集市街道两旁店挨店、铺连铺,商气十分旺盛。

逢3、6、9,

两边的村民都来赶场

如今的连二里市更像一条小街,长约四五百米,宽不过10米,两侧均是两层楼高的民居,清一色的镂空木质雕花门窗,为乡间集市平添了几分古韵。

我们来到崇江桥时,尚合村四组的村民徐国清正摇着扇子在桥上歇凉。徐国清今年已71岁,家就在桥场旁。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时,百年历史的崇江古桥被毁,2009年,温江区永胜镇与温江区文管所一起,按原貌对古桥进行了重修。重新建好的桥,四周竹木葱茏,清幽宁静,桥下流水潺潺,一派恬静的田园集市风光,像徐国清这样的附近乡民,没事时都喜欢来这里坐坐,摆摆龙门阵。

新建的桥旁,还有一幅木刻的《连二里市清明上河图》,图上街头小店林立,有卖煎黄糕的小吃店、茶庄、客栈、理发店,桥场一头,与黄家渡紧密相接,几艘轮船正在装卸各式各样的货品……正是当年桥场兴盛时的景象。与古桥重建一同完成的,还有修复一新的连二里市。

与图上那个水曲廊桥的乡村桥场不同,如今的连二里市更像一条小街,长约四五百米,宽不过10米,两侧均是两层楼高的民居,清一色的镂空木质雕花门窗,为乡间集市平添了几分古韵。老街入口处,高大的农用水车尤为扯人眼球,它似乎在告诉人们,千百年来农耕文化在这里传承繁衍。

因为去的时候不逢场,我们到达时,街上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少了场市的热闹吵嚷,却多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清幽。街头一位经营副食店的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这里逢3、6、9赶场,“每逢场日,两个村子(尚合、伏虎)和附近的村民都会来(赶场),非常热闹。”

绿道上的“骑行侠”

茶馆里的新客人

和当年那些过路赶场的村民一样,这些骑行侠,也依旧习惯在桥场的茶馆里歇脚,喝喝茶,看看风景,再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如果碰上赶集,也顺带捎点乡里的土产回去。

跨过崇江桥,沿石鱼河河道方向走,是一条长达4公里的石鱼河绿道。徐国清说,每到周末的下午3、4点钟,总能在这绿道上遇见好几拨骑行的人。前往伏虎村的道路两旁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苗木基地,成片的天竺桂林、桂花林、香樟林、水杉林,遮挡着你的视线,掩映着村民的居所。

和当年那些过路赶场的村民一样,这些骑行侠,也依旧习惯在桥场的茶馆里歇脚,喝喝茶,看看风景,再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如果碰上赶集,也顺带捎点乡里的土产回去。也因为有了这些骑行族,近年来,连二里市的名声又渐渐响亮起来,每逢赶集日,总会有些陌生的新鲜面孔探头探脑。

集市的兴旺发达也带来了崇江场浓厚的寺庙文化。在伏虎村十五组,至今还保存着一座佛道合一的寺庙:罗汉寺。伏虎村十七组的村民王旭如的家就住在罗汉寺边,今年已88岁高龄的她回忆,解放前的罗汉寺,占地有十三四亩,“是座大庙子,香火旺,乾隆时还曾培修过。”现在的罗汉寺虽然小了不少,但仍会在农历初一、十五办斋饭。每当此时,王旭如就会前去吃斋。

古时,在不足400平方米的崇江场两头各有一座寺庙,桥西头的为罗汉寺,东头的则称作止水庙。据村民介绍,止水庙建于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建庙意在祈神“止水”,保佑乡里平安。乾隆年间,温江县令冯中存曾题有止水祠对联:“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凛凛奕奕真刚者;天地可以建,鬼神可以质,浩浩荡荡大丈夫。”气势恢宏,引人遐思。

成都商报记者 王游之 摄影记者 刘海韵

访/村/攻/略

交通:自驾线路:从成都出发,走成温邛高速,在羊马出口下高速,经滨河路、合宣路、尚石路进入。公交路线:可在成都乘309路公交车转102,到永胜下车,步行前往。

住宿:连二里市的老街上有乡村酒店,附近的老君渡也有几家农家乐。

餐饮推荐:作为川西九斗碗的发源地,来这里当然要品尝资格的九斗碗。此外,也可尝尝成都的特色名小吃———羊马查渣面。

周/边/玩/乐

离崇江桥不远处的老君渡,相传因道教始祖李老君曾到此云游而得名。一到夏天,君渡村附近的乡间小道上总能看见上百辆私家车,这里被网友封为不可多得的“天然游泳池”。

水清可见底,河边有大片大片的芦苇丛,蓝天白云下,煞是漂亮。水流也不湍急,岸边还有各式小吃摊,游累了,还能去河滩上吃烧烤、喝啤酒。

石鱼河绿道与皂江绿道、三渡水古渡口、成大路绿道围绕成环线,全长11公里,骑行途中,可一路欣赏沿途的林盘风光、河流美景。

新闻推荐

加速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蔡武在蓉调研 黄新初会晤 葛红林陪同调研

本报讯(成都日报记者赵斌)8月27日至29日,文化部部长蔡武一行赴德阳绵竹市、广汉市以及成都市,考察调研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基层公共文化惠民情况。8月2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会晤蔡武...

温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温江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伏虎村尚合村 石鱼河畔的百年老桥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