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温江新闻 > 正文

商贸巨头闯郊县“鲶鱼”来了

来源:四川日报 2013-12-16 14:21   https://www.yybnet.net/

12月12日,在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内,一家名为“红艳仓储式量贩”的超市正加紧上货,为一周后的开业做准备。

“全部建成后货物品种将达到10万种,是普通大型超市品种的8—10倍。”红艳集团的董事长张晓宏说,在成都,类似的仓储式量贩超市仅有麦德隆一家,而红艳的规模更胜于麦德隆。

离此处不到5公里的光华大道,聚集着另一批“巨头”:下个月18日,日本知名零售企业伊藤洋华堂的温江店将开门迎客;全球最大单体百货——台湾新光三越百货大楼已经封顶;家乐福、永辉两家大型超市相向而立……

跳出中心城区,抢占二三圈层,已经成为当下大型零售企业的共同选择。而放眼成都,温江已成必争之地。

□本报记者 刘莉

主力商圈要在全域成都“全面开花”

伊藤洋华堂温江店是其在成都的6号店,营业面积达5万平方米,超过任何一个现有的门店。这也是伊藤洋华堂走出成都中心城区的第一步。

近几年,从中心城区逐步向二三圈层布局,已成为零售业界的共识。家乐福在温江、双流、新都、大邑、邛崃等区(市)县均已经开设了门店;福建零售巨头永辉超市则把四川首店开到了温江光华新城,与家乐福“门对门”。

在温江区商务局长曾理看来,“巨头”扎堆闯郊县,主因不是政府的招商引资:“成都市场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商贸业需要拓展空间;同时,随着二三圈层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人口聚集度增大,市场需求增加。”

11月28日,《成都市服务业集聚区规划(2012-2020)》正式发布实施,规划确定了32个布局全域的市级服务业集聚区。换句话说,未来成都的主力商圈,将一、二、三圈层全域“开花”。

新光三越百货、伊藤洋华堂、丰隆国际购物城、珠江……潮涌之下,零售商贸巨头遍地开花的温江,“江湖地位”显得不一般:光华片区在建的最大单体卖场达33万平方米,超过5万平方米的商业卖场11个,超过15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卖场6个,LV、香奈尔、范思哲、迪奥等千种国际一线品牌将入驻……

再造一个百亿商圈现实吗?

巨头扎堆,让温江定下“在成都以西再造一个百亿商圈”的目标。然而,也有人对此并不乐观:按照测算,到2016年全区的商业项目体量可达120万平方米,届时温江区人均商业面积为4平方米——这个数字已超过发达国家人均商业面积的警戒线。“温江人只是消费人群中的一小部分,我们的战略是‘一路向西\’。”曾理说,成都的西、南、北边都是要拉动的对象,西边更是重点,辐射范围包括崇州、邛崃甚至雅安等地。

在成都市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中,温江被纳入规划的4个大城市当中,定位于成都西部副中心。“副中心一定是消费中心、商务中心。”温江区现代服务业管委会党工委书记赵光强说,像新光三越、伊藤这样的中高端卖场,服务半径会远超出温江范围,服务于成都西部延伸出来的300多万人口。“比如奥特莱斯名品折扣店落户在双流,但去那里消费的人来自省内各市州。”他透露,奥特莱斯已基本确定入驻温江光华新城。

反过来看,巨头入驻,也将对人流、物流的聚集起到强有力的拉动作用。数据显示,2012年成都5家伊藤洋华堂门店销售总额达到50亿,是北京8家店销售总额的2倍,入驻一处带红一处更是常态。正是出于这种预期,伊藤温江店所在的珠江新城国际已不再对外销售其商住楼的底商,变为自持经营。

“鲶鱼效应”倒逼服务业提档升级

在商业大佬们来势汹汹的“攻势”下,区域内的商业格局无疑将受到巨大的冲击,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零售商业的洗牌。

温江本土企业红艳超市首先做出反应——打造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仓储式量贩超市。“过去我们只做连锁超市,共有零售网点近300个,全部在二三圈层以及部分市州。”张晓宏说,自打家乐福和永辉超市开业,位于温江东大街的红艳店每天的客流量减少了2/3,这家店过去每天销售额约30万,现在仅七八万。

转型迫在眉睫,张晓宏的策略是用低价和商品种类的丰富来吸引人。

“量贩超市一期主要是快消品,种类约3万种,包括来自10余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大部分在其他超市买不到。”张晓宏说,这里每天会选择千种商品进行零利润甚至负毛率销售,从而吸引人气。

记者看到,红艳量贩所在的地块有上百亩,其二、三期工程正在建设,总投资将达到5亿元。“零售模式要向体验式、休闲式转变,我们要打造品种丰富多样的餐饮区、儿童娱乐、汽车电影院等,明年推出电子商务服务,依托现有的300个门店,进行配送。”

温江区商务局副局长黄良认为,“鲶鱼效应”将有利于现代服务业的提档升级。“今年我们正在拟定方案,打造‘优效商务服务名片\’,要评定一批服务明星,建设一批优质示范店。”

新闻推荐

大树难进城 苗圃变森林

以银杏、桂花等为代表的大树价格下滑20%—70%,销量下滑一半□华西都市报记者陈黎屈咏梅实习记者张舟/文杨涛/图春天来了,但温江经营大树的花木商们,却还在感受严冬的冷清。十年前,在“大树进城”的热潮...

温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温江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商贸巨头闯郊县“鲶鱼”来了)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