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温江新闻 > 正文

第三轮扶贫开发与梦想一起飞

来源:今日崇州 2013-06-14 15:46   https://www.yybnet.net/

白头镇五星村修建中的扶贫路【目标】

今年开始实施的第三轮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帮扶,进一步实现相对贫困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主导产业更加明显、公共服务更为均等、村民素质不断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在18%以上,高于成都市平均增长水平,相对贫困村退出帮扶序列。

【现状】

2012年,崇州市24个成都市级贫困村申报财政扶贫资金629万元,用于贫困村发展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

在成都市级部门和武侯区、温江区、双流县的48个帮扶单位的支持帮助下,2012年崇州市争取各项帮扶资金超过1250万元。落实产业发展、村道建设、沟渠整治、灌溉设施、公益设施等项目37个。

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和对口帮扶单位的帮扶,崇州市贫困村产业得到发展,劳动力转移率大大提高。2012年,崇州市贫困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850元以上,比2011年增长18%。帮困助学750人次,捐资捐款36万元以上。经过两年扶贫开发的努力,崇州市第二轮第二批启动的24个贫困村圆满完成了脱贫增收的任务。

【思路】

成都市第三轮扶贫开发工作今年启动。根据崇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工作要求,坚持“成片连线、扩面连片、整体推进、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工作方法开展农村扶贫工作。

【大家谈】

王志良(市农发局副局长、农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根据成都市的统一安排,第三轮帮扶工作将在过去“二帮一”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实施市级部门和单位、经济较发达区(县)部门单位和龙头企业“三帮一”的帮扶机制,把扶贫开发工作与“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今年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依然是实施产业扶贫,以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抓手,推动贫困村产业发展。通过流转土地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在贫困村建基地、建农产品加工厂,发展观光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贫困村主导产业发展,让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贫困村发展主导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为贫困村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此外,我们应该坚持贫困村“五个一”(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一个好的产村规划、一个好的主导产业、一条好的致富路子)的要求,统筹推进,力争五年时间内实现全市一般乡镇和村(社区)产村相融、增收达小康。

目前正值“中国梦”宣传教育的关键时期。扶贫开发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整体来看,扶贫开发工程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举措。因此,凡纳入成都市级贫困村的相关乡镇党委、政府更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深入贫困村开展调查研究,根据贫困村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及村民意愿,因地制宜制订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村级发展方向和目标。

甘敏(市农发局扶贫办主任):今年上半年,报经成都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确定崇州市第三轮第一批启动17个相对贫困村进入帮扶序列。此轮扶贫开发从今年开始,到2015年底结束。

第三轮扶贫开发,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实现持续增收。在扶贫开发中,我们要创新和完善相对贫困村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运行机制、利益联结方式,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大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组织,积极支持和引导相对贫困村发挥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实现一三产业融合互动。

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相关部门要重点支持相对贫困村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项目上优先安排;要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计划,把扶贫与扶智相结合,重点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和新型农民培训,积极开展劳务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

赵水伏(白头镇五星村村委会主任):我村位于白头镇、隆兴镇、济协乡、崇阳镇的交界处。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4800元。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导致全村贫困落后的原因主要是缺少挣钱的产业、缺少工作技能、基础条件差,部分群众观念落后。这段时间,我们开小组会、开院坝会,组织群众出点子,想办法,整合出脱贫增收的可行性思路。

我们打算结合市上实施的10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引进优质品种和新技术,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引导农民用农村土地房屋等资产入股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增收目标;建设集中安置点,让群众住进舒适的房子,过上舒心的日子。

我们还要开展粮经高产种植,推行订单农业。经过测算,推行订单农业全村稻谷人均可增收183元;采取合作经营的模式,小春种植食用菌1000亩,此项全村人均可增收1300元;建设稻蟹共生基地500亩,此项全村人均可增收163元;发展种养循环模式,开展生猪认养。设计年出栏生猪1万头左右,预计今年出栏5000头,人均可增收163元。

同时,我们通过抓劳动力培训,实现在附近企业就业和在合作社打工,以及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等,计划新增转移劳动力400人,明年实现人均增收200至300元。

董其文(王场镇东风村支部书记):东风村是今年启动的第三轮第一批扶贫开发村之一。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尽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我们的思路是,先集中力量把道路拓宽。三年扶贫,每年有40万左右的财政资金,还有对口帮扶的资金,交通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与此同时,我们要发展优势产业,走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路子来。

目前,我们已经引进了四季鲜公司,流转土地80多亩。下一步,他们将把种植规模扩大到200亩。去年签约引进的旭升菜蔬种植公司发展态势很好,种植面积84亩,今年将进一步扩大;村上的小学校舍现在空着,我们已经和外地的一位业主联系,投资建设食用菌加工基地,初步规划种植50亩左右的食用菌,以后根据需要再扩大生产面积。这个项目能带动大量的村民就近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此外,闲置的校舍可以用出租或者入股的方式来投资,这样就能壮大集体经济,对未来的发展更有利。

要想彻底脱贫增收奔小康,主导产业必须明确。我们计划,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基地。蔬菜、水果、菌类等都可以在基地内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罗巡虎(隆兴镇青桥村支部书记):青桥村是上一轮的成都市级贫困村。在成都市帮扶单位和崇州市相关部门的帮扶下,经过两年的发展,青桥村已经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过去,青桥村“种植无特色、养殖无规模”,贫困的帽子戴了很长时间。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我们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到成都农林科学院、双流丰收农机合作社、邛崃生姜培育基地实地考察,邀请专家现场“把脉问诊”,开展“我为青桥献计策”大讨论,确定了“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现代农业基地”的发展思路。

我们吸纳367户1317亩土地入社,建成了千亩富硒水稻基地,食用菌实现规模化种植,一批“50、60”人员就近在合作社务工,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336元。为推动产业发展壮大,我们大胆尝试现代农业机械化,从成都财政局、双流扶贫办、双流西航管委会等单位争取资金60万元,添购马铃薯播种机3台,久保田拖拉机、旋耕机、收割机各1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种、测土配方施肥,每年节约生产成本近10万元。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185元。2012年,10个土地合作社抱团发展,新增入社土地2017亩,基本实现整村耕地合作经营。

在各级支持下,青桥村先后筹资58万元,两年内新建5个提灌站、2115米U型渠;筹资104万元,硬化了4.3公里的村道,修缮了2300亩农田的机耕路面;发展“订单农业”,引入蓝天、万安等龙头企业,建立350亩蔬菜基地和120亩大田蘑菇、球盖菇基地,同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开展“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支部结对帮扶的1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张世海)

新闻推荐

轮椅女孩 高考落榜望早日康复复读

4月19日,高三学生吴双与母亲遭遇车祸,母亲当场身亡,吴双也被撞成重伤。但6月7日,吴双坐着轮椅,从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出发前往考场,并顺利完成高考(本报曾报道)。6月22日晚9点半,吴双得知了自己...

温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温江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第三轮扶贫开发与梦想一起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