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构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决策,并以高端化、国际化、聚集化为取向,促进服务业的规模和品质向优质、多效升级,被纳入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
先后引进453个服务业项目,其中重大产业36个项目,总投资额293.22亿元,世界500强新加坡丰隆等33个项目全面建设,亚洲一流标准的马术公园等21个项目投入营运;
软通动力等31个项目即将启动建设,高端商务、文化创意、医疗健康、休闲运动、生态旅游5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国家级健康管理产业示范区、全国运动休闲目的地、西成都CBD已初现端倪。
温江,这个素以现代服务业屹立于成都经济版图的强区,一次次用创新的精神和现代服务业的累累硕果磁石般地牢牢吸住了世人的目光。
□黄晓东
上篇
破浪 温江服务业迈向新里程
创造模式
现代服务业全速发展
规划引航,引领产业的强劲发展。温江区委、区政府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先导手段,坚持“产城一体”的发展理念,建立了以现代服务业为龙头带动的产业规划体系。邀请国际知名规划机构,编制了覆盖全域、体系完备、功能复合、人本优先的产业规划体系,形成了“一核(光华百亿元商圈)、四轴(光华大道、芙蓉大道、成青快速、温泉大道)、五组团(高端商务、文化创意、医疗健康、休闲运动、生态旅游)”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温江光华百亿元商圈、成都国际医学城两个产业区已纳入成都市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发展。
三产融合,打造产业的发展新模式。温江由以工业为主,产业逐级发展的模式转变为一区一业的功能片区模式,推动产业组团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强化“欣一、新二、兴三”发展策略,在一产中加快服务业元素的植入和融合发展;在二产中,通过“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优势项目,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剥离,形成了信息、资本、人才高效流动互通的产业生态群,加快生态田园城市的建设,构造产业强劲、生态美丽、生活富足的新温江。
全效机制,建设产业发展的优越环境。建立了“功能区+平台公司+职能部门”的产业推进机制,由功能片区发展产业,平台公司作基础建设支撑,职能部门构建高效服务体系,保障产业项目的高聚集发展、高速度建设、高效益营运。建立了职能部门全力为功能片区服务的一线工作制,形成项目营销、推广、招商、落地全过程的部门、片区考评机制。加强项目和片区的要素保障,实现了土地资源优先保障品牌、龙头项目,扶持政策优先保障高端产业,基础配套优先保障重点区域的“三优先”发展模式。
破题新生
新兴产业在温江方兴未艾
——信息产业齐头并进。温江因势利导,引导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将海科信息产业园和SBI创业街两座电子商务楼宇打造成电子商务应用企业聚集区。积极支持、培育中国医药原料网、花交所、易我我易一卡通等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的发展、壮大。狠抓服务外包企业,给政策、强投入、重发展,引进了爱斯特成都生物制药公司、巅峰软件、软通动力集团等重点企业。着力推进软通动力成都公司与索尼移动通信合作建设的索尼移动成都离岸研发中心投入运营;推进颠峰软件入选为商务部确定的全国100家重点联系服务外包企业。
——健康休闲“三马并驾”。温江乡村度假、医疗健康、体育竞技3大产业板块,构成了互动、互撑、互促的健康休闲产业生态群,成为成都现代服务业的一颗亮丽明珠。近年来,继国色天乡、八一康复中心等项目的成功营运后,新引进投资20亿元的崇邦温江国际生态田园社区综合项目,由香港崇邦集团投资打造以田园公馆为主体,集商业、旅游、办公、住宅于一体的第四代商业综合体。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基建投资2.5亿元的华西温江永宁分院已基本竣工,眼科、康复科、老年科及部分高端体检项目将于明年整体迁入。集结全球特色体验商业、娱乐、文化和教育品牌,构建一站式家庭体验式消费旅游目的地的成都温江·星期8小镇和总投资18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丰隆集团旗下的千禧河畔大酒店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楼宇经济彰显实力。楼宇经济是近年来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具有高附加值、高知识技术含量,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动力。经近年来的发展,温江区在建、待建的四星级及以上酒店15家,面积达60万平方米;大型卖场15个,开发体量突破120万平方米;写字楼13个,开发体量200多万平方米。温江区着力楼宇的二次招商,引进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力促形成高品质特色商务楼宇的聚集发展。目前在光华百亿元商圈已聚集分时传媒、省水电总部等多家企业,未来3—5年将培育一批税收上亿元的楼宇群,逐步成为温江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成效凸显
服务经济成为新引擎
数据详实清晰,令人信服。经济转型3年多来,温江区服务业增加值从2009的57.02亿元到2012年的126.23亿元,增长1.2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9的35.07亿元到2012年的65.07亿元,增长0.85倍。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从2009年的32.74%上升到2012年的41.8%,提高9.06个百分点。一、二、三产的比例从2009年的7.01:60.25:32.74到2012年的5:53.2:41.8,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业绩璀璨夺目,令人赞叹。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2012年,温江区服务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5.8%;实现服务业税收25.29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57.5%,服务业成为温江税收的主要支柱。全区服务业从业人数达13.5万人,超过全区就业总人数的60%,服务业日益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事实胜于雄辩,令人振奋。温江一区一业,功能片区发展模式走向成熟,通过以项目为抓手,片区为载体,以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作为服务业发展导向,各产业得到组团式、集群化发展。健康产业特色显著,成都国际医学城已成为市“十二五”规划重点,成都国际体育城、国际乡村度假区上百亿元的项目投入,将在未来2—3年打造成为健康管理产业示范区、国际休闲产业新区。文化创意起步推进,四川新华集团将投资10多亿元打造国内领先的特效影视、新媒体及数字娱乐体验区。光华百亿元商圈已聚集了国际著名、国内一流的城市综合体15个,总投资370亿元,数百万平方米体量的产业铸造西成都CBD和成都新的“百亿商圈”。
下篇
扬帆 温江服务业勇当排头兵
楼宇经济
再闯现代服务业新天地
2013年是温江楼宇经济发展年。温江区将抓住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机遇,以政策推进、交通支撑、环境优化等举措,引导各楼宇开发商以前瞻性的发展思路,以一流的品质来打造、提升楼宇的内部设施,为高端、高效、高能的知识经济产业提供最优越的办公条件和服务。立足光华大道楼宇带,错位“双核”,塑造品牌,重点瞄准国内向西部拓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加强楼宇的推介、营销,引进研发设计、现代咨询、金融服务等知识经济产业,推进200万平方米写字楼特色化、品牌化、品质化发展,将在2015年内建成、营运,构建上下联动、互生共补的产业链,形成影响和辐射其他服务业的高增长、高效益、高回报的楼宇经济产业带。
会展经济
再铸现代服务业新辉煌
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成正比例发展。近年来,《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全球汽车论坛等知名会议相继选址成都,使成都成为中西部第一、全国前列的中国会展会议名城。温江区将抓住这一重要时期,乘势而上,全速推进千禧河畔大酒店、天来白金酒店、费尔顿·凯莱、悦榕庄等体量达60万平方米、15家中高端酒店的建设、营运。同时,强化会议经济的错位发展、中高端路线,与区内光华百亿元商圈、国际医疗康复、体育竞技等产业区和川西九黄线等国际著名旅游胜地互补、互促,形成强劲的会议补充功能,争取国内品牌会议落户、国际会议青睐,形成一个高度聚集、品质卓著的酒店群落,填补成都西面高端酒店稀缺的空白,打造品牌酒店高聚集、高品质之区,成为西部会议、商务、度假“会议之都”。
休闲产业
再创现代服务业新成就
健康休闲产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几乎覆盖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门类,是经济高速增长需求最大的新产业。温江区立足生态田园的资源禀赋,集群发展乡村田园度假和主题游乐产业,着力将花木、川西林盘、岷江水系、鱼凫遗址等田园元素与历史文化融入,全力推进悦榕庄、圆和圆、悟行苑主题酒店的发展。努力把国色天乡为主导的区域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服务设施最优的主题乐园度假区,成为西部的“快乐中心”和休闲胜地。温江医疗健康产业区作为成都市唯一的集群发展医疗健康产业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集中发展集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养生康复、国际医疗旅游于一体的健康产业,加速博奥生物、医科逸都城、医科电子商务中心的建设,着力上医国际广场的招商,形成特色、优质的健康医疗目的地。充分利用水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的金马河滩湿地带,继马术公园、泰迪熊博物馆等项目后拓展水上运动项目,将体育竞技与休闲旅游完美结合成为成都体育健康产业的高聚区。
乘风破浪正当时。温江人又好又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大手笔、大力度、大决心、大智慧,必将为成都迈向国际化——“首位城市”作出更新更多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7月3日,成都举行2013年下半年首场土地拍卖会,吸引了保利、万科、华润、龙湖、中海等31家品牌开发商到场。本次拍卖4宗地,包括金牛区土桥村地块、青羊区万家湾村地块、温江区金马镇金泉社区三组地块...
温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温江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