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温江新闻 > 正文

产村相融的温江之路宋开文图片由温江区农村发展局提供

来源:四川日报 2012-11-02 17:33   https://www.yybnet.net/

——产村相融的温江之路

□宋开文图片由温江区农村发展局提供

深秋时节,走进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友庆社区现代花卉产业集中区,火红的玫瑰、金色的郁金香、纯白的百合……一朵朵,一簇簇,五彩绚烂的花儿将天空映照得如同春天。沃野之间,被花朵点缀的还有一栋栋别墅般的农村新居和一张张幸福笑脸。

这是温江区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一个缩影。自2009年底温江区被确定为省级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以来,按照省委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始终坚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生态田园型现代化新区”发展定位,扎实有序推进示范区各项工作开展,初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品质化、农民富足化的 “三化”目标。全区构建起由六大功能片区、9大新农村建设组团、2条生态田园城市示范线、33个农村新型社区,形成以现代花木产业为主导、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2010年在全省率先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08元,在全省新农村示范建设历次考评中均获“优秀”等次。

在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方面,温江区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因地制宜打造三类新农村综合体示范

在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中,温江区结合区域环境、生态资源、产业基础、经济条件等实际,充分发挥镇街主观能动性和农民主体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农民自愿、适度规模的原则,在产业发展有基础、集中居住有条件的区域,全面推进“平原型”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温江区重点按照三大建设类别进行分类推进:城镇近郊型新农村综合体、产村相融型新农村综合体、林盘保护型新农村综合体。

坚持以城带乡,打造城镇近郊型新农村综合体。随着“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的深入实施,快速城市化是当下区域发展的重要特征。温江区作为全域成都的一个近郊区,在此过程中,新农村建设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以金马镇“蓉西新城”、涌泉街办“瑞泉馨城”为代表的城镇近郊型新农村综合体异军突起,主要表现为靠近城区或场镇的农村社区,农民不再依靠自留地的耕作谋生,而通过进城务工逐渐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介于生活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新农民,迫切需要满足城市与农村双重功能需求的居住环境。为此,温江区加快推进靠近城镇区域的新农村建设,下一步将建成15个左右的城镇近郊型新农村综合体。

坚持以产促村,打造产村相融型新农村综合体。产村相融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主题,温江在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同时,不仅带动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对新村规划选点建设也造成深远影响。以万春镇“幸福田园”、和盛镇“花香天府”为代表的产村相融型新农村综合体,即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引入社会资金参与新村建设,连片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营,构建起在政府引导下“社会资金注入+村级新型治理机构监督+专业公司整体打造”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一批现代文明与乡村气息交相辉映的新农村综合体。温江区充分发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采取转增一批增减挂钩项目、验收一批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一批新型社区、引进一批产业项目的方式加快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全区整理农用地20万亩以上,整理复垦农村建设用地2万亩,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40个以上,产村相融型新农村综合体10个以上,实现80%农民集中居住,形成人居优美、产业现代、设施完善的产村相融型新农村综合体。

坚持以村带产,打造林盘保护型新农村综合体。林盘作为成都平原大田风光的重要组成,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文化、经济价值。温江区按照“聚散结合、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深入开展生态田园林盘再造和产业基础提升工程,全面启动了散居农房的改造提升,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形成了以万春镇罗家院子为代表的林盘保护型新农村综合体。下一步,温江区将采取 “农民自筹+财政补助+社会资金”的模式,以“四清、六改、五化、一制”作为林盘聚居点生态环境整治的内容,对林盘保护区内部功能不足、卫生环境差、产业薄弱等状况进行改善,建成5个左右林盘保护型新农村综合体。重点以生态田园和川西民居建筑特色为基调,对村落民居的建筑风貌、生产生活功能、产业发展做详细规划和整治,并同步开展“大田林盘游”、“川西农家行”等活动,引导农户发展农家茶、农家饭、农家乐、农家宿等特色项目,使更多农民乐于建设和居住在林盘中,打造具有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川西民居新村。

推进城乡均等不断加快综合配套和管理创新

着力完善综合配套,强化公共服务,这是温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又一亮点。

按照城乡均等、适度超前的原则,温江区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等建设进程。目前,温江区农村道路硬化910公里,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和公交客运通达率均达100%。沟渠整治58公里,有效灌溉面达100%。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综合提升农村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

全区106个涉农村(社区)均按照“1+21”、“1+23”或“1+27”的标准配套建设了公共服务体系。

这是一组来自温江区农村发展局的最新数据:

温江区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宽带,实现了农村垃圾100%无害化处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温江区探索建立了村居民议事会“双联系”、跨村联合议事、议事会成员积分管理、政经“三分离”等制度,全面推进集中居住区社区化管理模式,推行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村民对村(居)务公开、两委班子满意度均达到98%以上;

温江区完善“大调解”信息网络平台,在全区67个部门、10个镇(街道)建立了243个信息收集点,探索信访事项网上“两公开”,综合实施“劝导+调解”、“跟踪回访”、“联合调处”等模式,温江被确定为中央政法委联系点和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

……

荣誉代表过去,未来将更创辉煌。下一步,温江区将在四川省、成都市新农办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继续紧紧围绕“集中居住、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层治理”五大要素,以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为突破,对温江新农村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完善,全面实现农村综合环境提升,农民多元收入增加,农业产业持续增效,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温江新农村更加美丽的蓝图令人期待!

新闻推荐

省政府奖励12名见义勇为者

本报讯(记者刘云飞)为褒奖见义勇为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新风尚,省政府2012年12月31日发文,决定对张仁康等12名有突出表现的见义勇为个人给予奖励,其中牺牲人员每人奖励20万元,其他人员每人5万元。2011...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产村相融的温江之路宋开文图片由温江区农村发展局提供)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