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温江新闻 > 正文

宜人成都的城市软实力

来源:四川日报 2012-11-12 17:29   https://www.yybnet.net/

11月2日,成都市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成都人口“生命表”,数据显示,成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7.1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寿命2岁多。再对比世界:2010年全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9.6岁,其中高收入国家为79.8岁,中等收入国家地区为69.1岁——成都大大高于中等收入

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

这一依赖社会环境为基础的寿命指标,或许能在某种程度上诠释成都的民生意义。

在以时间为横轴、以民生投入和民生效益为纵轴的坐标体系里,成都用共创共享的决策智慧,构建起了一幅“双升”图——随着时间的发展,民生改革向纵深推进,民生效益愈加明显。

□本报记者 黄泽君

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

去年底,在成都市委第十一届九次全会上,成都首次提出建设“宜人成都”的构想,这一理念基于对民生的关怀,同时又把民生与经济发展紧紧相扣——体现一座城市的建设水平、管理水平、发展水平,归根到底是看到底宜人不宜人。

彼时,成都市委决策层曾明确表态,无论经济形势如何,成都都必须顶住压力,保证对民生的投入有增无减。

2012年,成都民生工程创下两项之最——公共财政支出达380亿元,达到有专项数据统计以来的最高水平;153个民生项目触及根本,涉及范围再次扩大。

综观中西部地区,成都对民生的投入不仅领跑西部各副省级城市,甚至超过一些省份民生投入总量的一半。

政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但为民生工程 “把舵”,决定民生工程怎么做、做得好不好的,却是普通群众。

每一年,民生工程项目草案形成后,成都都会向公众发布,并征集市民意见对项目进行增加或修订。此外,成都每年还邀请40余名各界市民代表,对民生工程进行暗访调查以及集中检查,凡是在检查中不达标的工程牵头单位,全年政绩考核将被“一票否决”。

“成都打破了民生工程只能自上而下安排完成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是自下而上、充分倾听民意的、具有成都特色的独特民生理念。”成都市政府目督办机关处处长郑巨水说。

大刀阔斧的民生改革

成都市“新农保第一人”帅正金大爷,有一张令他骄傲的照片:在成都市“城乡一体”展厅中,他带着自己的社保卡,与描述成都社会保障改革的展板合影留念。镜头对准的,其实是照片背后的成都民生改革——

2003年,随着成都统筹城乡改革启幕,一场波澜壮阔的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民生改革,同时在全域成都展开。9年来,成都通过整合城乡资源,对保险制度实施多次并轨接续,不断去除“制度碎片”,打通了横亘在城与乡之间的壁垒。

2011年,成都在温江区试点“可选择”门诊统筹,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纳入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参保人员可在统筹区域内任意选择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刷卡就医,而不需要另行缴费,从而提高百姓的就医方便性。

“可选择,全世界都在探索,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都没能完成这一探索,成都的经验却有着借鉴意义。”清华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杨燕绥在成都试点“可选择”门诊统筹课题的结题评审会上给出评价。

民生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去年底,成都率先在全国出台新政,降低养老院办院“门槛”,鼓励社会力量进驻养老行业,并全力探索符合城市发展的社会化养老模式。

如今,成都市中心城区每条街道都建起了一座“微型养老院”,明年,这一试点,将有望推广到二三圈层,百万老人将因此受益。

养老,这一摆在全国各地眼前的难题,或许有望在成都得以破解。

宜业宜居的民生环境

如今,成都正向着“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不断前行。而“国际化城市”所蕴含的优美的城市形态、完善的城市功能、高端的产业业态、优良的投资环境等要素,正是“宜人成都”的内在涵义。

确保中心城区500米内见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以上,今年,成都下大力气推进生态植被恢复工程和城区增绿工程,全面提升城区生态环境。此外,还深入实施水环境治理行动,彻底治理不达标水源地,并建设环城生态区湖泊水系。

“北改”工程正加快推进。这场以“立城优城”为指导战略的深化旧城改造的攻坚决战,也是成都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民生工程。成都明确:未来5年内将对城北实施包括交通建设、城区建设、产业转型等在内的“升级计划”。

“民生是一本无法计算的账,可以肯定的是,民生与经济发展必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位官员曾坦言,这些“下大力气”整治的宜人环境,不仅给百姓以宜居空间,也提升了整座城市的“软实力”——成都共创共享的民生智慧也正蕴含其中。

当下的成都,幸福的愿景已在逐渐实现:通过对民生投入的不断加大,把成都打造成一座“人有普保、劳有所获、学有良教、病有适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的现代化宜人城市。

【大事记】

2007年 成都率先

实施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开始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退休”待遇。

2008年 国家人社

部与成都市政府签署《备忘录》,共同推进成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和发展。

2009年 成都在全

国率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城镇新增就业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数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011年 成都在全

国率先实施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并轨接续政策,统一失业保险参保范围、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启动城乡居民“可选择”门诊统筹制度。

2011年 成都确立

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提出打造“宜人成都”的城市发展愿景。

2012年 成都市为

民办实事十大民生工程以380亿元的投入,创下成都史上最高民生投入。

新闻推荐

片区议事会“议”出了啥?

面积900余亩的分水、惠和两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成为眼下温江区公平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义林的心头大事。两个村子的村民3000多人,且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如何快速推进,考验执行者的“手艺...

温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温江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宜人成都的城市软实力)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