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投资2亿元的“成都温江·星期8”文化产业项目举行奠基仪式;11月1日,成都市温江区国色天乡主题商业街C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而在上月11日开幕的2012中国马术节当天,温江区政府与四川地源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五行创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成都国际体育城蓉西新城二期、中国西部创意产业园项目等投资协议,协议总金额达45亿元人民币。
不到一月的时间,温江就签约多个产业项目,这既是温江区现代经济体系再次发力的缩影,也承载了温江区打造国际化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作为成都市的重要经济体之一,面对市委、市政府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历史定位,温江区负重前进,勇担主力,攀高竞速再出发。“金温江”,这颗镶嵌在川西平原上的明珠,正在步入城乡经济社会空前繁荣和谐的阶段,铺就城乡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康庄大道。
问道发展的温江动力
回首来时路,问道发展大计,温江在“兴三优二、一三联动”的道路上踏浪而来。
伴随着成都市“三个集中”所带来的聚沙成塔效应,当众多城市还在困惑于工业与生态的发展悖论时,温江大胆启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自我变革,拉开了重塑产业版图的大幕——
2009年,温江区决策层率先提出,以功能区为载体,按照“一区一主业”的原则,打破原有乡镇行政建制,在全域划分出8个功能片区,吸引相关产业集聚发展;2010年,这套“系统工程”得以进一步完善和提升,8大功能区调整优化为6大功能区和2个重大项目区,明确了错位发展、科学发展、“产城融合”发展的整体方向。
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成果。有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成效。
产业选择更加明晰从容,集聚效应喷薄而出。
以成都国际医学城片区为例,聚集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温江分院、成都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成都艾斯特肿瘤医院、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以及博奥产业化基地、干细胞产业科技园,初步形成了健康诊疗干预机构群和基因及细胞工程产业群。
而在金马国际体育城,2012中国马术节刚刚在此落下帷幕,又迎来了全球最大的泰迪熊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今年,金马河三级拦河闸坝即将建成蓄水,为皮划艇、手动小帆船等水上运动提供广阔的水面舞台。
产业巨头频现温江,直奔“微笑曲线”两端。
新加坡丰隆集团大中华区总部、新加坡悦榕庄酒店、韩国SK集团、台湾新光三越百货、崇邦集团等2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牵手温江,仅在光华片区,国际著名、国内一流的城市综合体总投资就达370亿元,数百万平方米体量的产业铸造 “西成都CBD”和成都新的百亿元商圈。数据显示,2012年,温江全面推进了62个重大服务业项目,涉及总投资480亿元。
发展节奏稳中快进,实现了高位求进的重大跨越。
2011年,温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52亿元,是2006年的2.6倍,年均增长17.7%,综合城镇化率达55%,连续15年位居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10强之列;三次产业结构从2007年的8.4∶57.4∶34.2,优化调整为目前的5.6∶54.1∶40.3,现代服务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清晰凸显……勇于剖析自我的温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自信有力。
国际化城市的温江形象
来自欧洲的多名顶尖高手现场飙技,20多位全国马术冠军云集于此,近200匹矫健骏马同场竞技……继去年成功举办中国马术节后,今年10月,2012中国马术节在温江激情上演。
这是一场高标准、高水平的国际赛事——比肩欧洲、澳大利亚等知名赛马场,这里拥有西部唯一国际速度赛马场,国际马联场地障碍世界杯中国联赛成都站、中国马术节场地障碍大奖赛、中国速度赛马俱乐部联赛等顶级赛事在此落户。
在温江人看来,办好马术节,意义远超赛事本身。“成都正在建设开放性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温江责无旁贷,而代表成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的国际赛事,正是实现成都战略的重要一环。”
由此往回追溯,温江的国际化影像步步为营。
早在2007年,温江区便获得“国际花园城市”之称,成为当时中国西部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随后,温江再夺“2008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并在2010年2月获准加入“联合国气候中和网络”,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16个先锋城市之一。
2010年5月,温江在成都市率先启动“绿道网络”建设,用自行车道串联起全区13万亩花木和3条河岸景观带,形成绵延上百公里的风景线,引发了一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热潮,而这样的理念,正是一座国际化城市的“标准配置”。
一条条街边绿化走廊、一座座街头小公园、一组组田园城市风情……2011年7月15日,国家环境保护部正式向温江授予了“国家生态区”荣誉称号。目前,温江全区绿化面积达到1145.5公顷,平原绿化率达到90%以上,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超过40%,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5%以上。
而加快国际化进程,快速的对外交通网络与通畅的城市内部交通循环必不可少。
近年来,光华大道、成温邛高速等快速通道早将温江揽入成都 “30分钟都市圈”的怀抱,眼下,连接青羊区、武侯区、双流县及温江区城西的又一出入城主干道温江光华8线正在建设,将在2013年形成连接中心城区与西部区域的第三条区域性主干道。
地铁4号线、成温邛快速路、成蒲铁路让温江增加更多进入主城区的通道,学府路延伸到双流连接天府新区,光九路成为西部新城连接机场环线的专用快速通道,环都市快速路使温江南北向的外向交通更加畅通……未来的温江,将“跑”得更快。
共建共享的温江幸福
2011年,温江城乡收入差距由2.34∶1缩小到2.08∶1,这一数据表明,温江已经成为全省城乡协同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
城乡收入差距的逐步缩小,是“幸福温江”的一个缩影。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程中,按照公平、共享的理念,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正是温江人幸福的源泉。
当前的温江,城乡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乡社保体系实现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中职教育“零收费”,在全省率先开展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在全国率先探索基本医疗保险“可选择”门诊统筹……温江区还提出,2012年将全面深化“十分钟文化圈”建设,启动区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文化广场等大型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并大力推进区域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让公益性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同步推进的,还有该区深化基层治理机制、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力探索。
在金马蓉西新城,在公平正宗社区,在柳城红光恒大城……眼下,35个社区服务综合体示范点已经形成,群众步行10分钟以内,就能享受到和中心城区市民一样的就业、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村级公共服务资金使用公开率达到100%。
在涌泉街道,建设起集信息采集、事件发现、指挥调度、处置反馈等为一体的“数字涌泉”小网格精细化服务管理平台,率先实现镇街社会管理数字化,推进了流程再造,也搭建起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搭建起充满活力的群众自治平台,温江区在成都市率先探索跨村社区联合议事,对单个村社区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实行决策联议、资金联用、项目联建、过程联监、成果联享,推进村社区“小治理”向区域“大治理”转变,目前,该区各村社区已开展联合议事近200次,民主解决了一大批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温江区的议事会知晓率达98.12%,参与率97.3%,满意率96.68%,均居成都市第一档水平。
成都以西,希望之所在。
□刘莉图片由温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丹)1月31日,成都双流县境内发生一起运渣车侧翻导致两人死亡的交通事故。2月6日,运渣车驾驶员高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双流检察院批准逮捕。31日15时许,邛崃市高何镇人高某驾驶川AJ87**重...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