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温江新闻 > 正文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综述本报记者邹渠近年来四川农村正发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9-20 17:50   https://www.yybnet.net/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综述

□本报记者 邹渠

近年来,四川农村正发生一场深刻变革: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四川省各地成片推进,主导产业连片发展,新村新居星罗棋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走进乡村……

在迈向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目标的道路上,四川省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新村建设放到突出位置

2010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以新村建设为载体,成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将此作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战略决策。同年7月,将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调整为50个,将整体推进县扩大到10个(50+10)。各地也产生了市、县两级示范片。目前,全省共有省、市、县三级示范片180个和整县推进县10个,涉及乡镇828个、村4859个、农户277.87万户、农业人口883.59万人,示范片覆盖的村和农业人口均超过全省总数的10%。

全省加快推进新村建设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

目前,全省181个县(市、区)中已有176个完成了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最近,市(州)整体性安排已经完成。从汇总的情况看,到2020年全省规划建成新村10.6万个、新农村综合体2030个,共涉及农户988.7万户、农民3355万人,农村聚居度达到76%。

据最新汇总,全省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新村聚居点7496个、涉及农户66万户,其中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新村聚居点5034个、涉及农户41.2万户,市县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新村聚居点2462个,涉及农户24.8万户。藏区牧民定居新村、巴山新居、彝家新寨、渠江流域新村、城乡接合部新农村综合体亮点纷呈。

新农村综合体是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联动,展现的是规模大、功能多、效率高、现代性、开放性的农村新型社区,是四川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又一纵深体现,被誉为“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四川再创造。”

去年底出台的全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底,全省要初步建成新农村综合体1000个。

产村相融促进连片发展

在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的平台上,兴起的是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连片发展。

今年,省委农工委组织省级相关部门分赴9个市(州)的15个县(区)开展专题调研,结果表明,新村建设特别是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民生,而且有力推进了农村发展。

调查的27个村近3年连片发展特色种植业6.3万亩,建设规模养殖小区207个;27个村建设硬化道路1682.2公里、渠系723.5公里。

筠连县春风新农村综合体于2011年初启动。它集中对四个聚居点进行特色打造,着力建成川南山区幸福美好新家园。该村的花卉、水果、茶叶分别发展到2780亩、6260亩、6100亩,建成了春风茶厂,正在建设万亩生态有机茶园……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万元大关。

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一批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随着新村建设推进脱颖而出。广安蔬菜、安岳柠檬、名山茶叶、会理石榴、苍溪猕猴桃等,已成为省级示范片产业规模发展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突出亮点。

片片有主导产业、村村有特色品种、户户有增收项目。据统计,至去年底,“50+10”示范片投入资金275.2亿元,累计连片发展种植业506.8万亩、规模养殖户12.8万户,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260元。

公共服务走进万户千家

让农民既“住上好房子”,又“过上好日子”。配套建设道路、水利、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电力、沼气、安全饮水等生活性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新村功能,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近3年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新建硬化通村通组道路2.93万公里、新建维修渠系1.34万公里、整治土地313.9万亩、新建农村户用清洁能源56.8万户,建成“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2571个。

改善的不仅是硬件,同步提升的还有农民的思想观念、从业观念、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

比如成都市温江区瑞泉馨城社区公共服务站,是集行政管理、便民服务、政策咨询和信息公开四大职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同时向涌泉9个社区(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承担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困难救济等7大类69项行政审批事宜的办理、呈报和咨询。

金川县万林乡西里寨村非常偏僻,这里的农民也享受到了一户一本健康手册、一家一个急救医包、一月一次进村坐诊、一年一次健康体检的卫生服务。

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适应农民集中居住和农村新型社区管理的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和机制,逐步建立农民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社区组织。基层治理正逐步由“为民作主”走向“让民作主”。

农村文化是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着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确定的第一批全省农村文化建设示范县(市、区)有5个、示范乡(镇)有10个、示范村有15个。

新闻推荐

“十二五”期间中国建筑拟在蓉投资500亿元

中国建筑西南区域总部昨日揭牌本报讯(记者刘莉)12月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十二五”期间,中国建筑拟在成都投资500亿元以上。中国建筑西南区域总部也...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综述本报记者邹渠近年来四川农村正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