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温江新闻 > 正文

项目领航四川旅游践行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写在前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7-31 18:13   https://www.yybnet.net/

项目领航,四川旅游践行“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写在前面】

今年,四川省成功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广的重点旅游项目,招商金额达500亿元以上,打牢了旅游经济坚实的基础。

大项目铸就大产业。今年上半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619.1亿元,同比增长31.4%,完成了全年任务目标的57.8%——数字佐证,四川省旅游经济正强劲增长,旅游产业正不断做大做强。

今天的四川,正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省第十次党代会总揽全局、着眼长远,提出了四川省旅游业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四川省旅游产业把项目建设推向纵深,不但进一步实践旅游业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增长、富民增收等带动作用,也令旅游业加速成为四川省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引擎和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刘星

A

起点决定高度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四川跨步旅游经济强省

省第十次党代会指明了四川旅游前行的方向。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旅游项目建设,成为当仁不让的重要载体。

“要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把优美的生态环境转化为生产力。四川旅游资源丰富,要发挥好这一独特优势,加快推动建设旅游强省。”前不久来川视察的国务院有关负责人对快速发展中的四川旅游给予殷切期盼。如今,正是四川旅游业发展机遇与挑战交织并存的关键时期。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汲取历史的宝贵经验,四川旅游人坚定信念,通过一批批立竿见影的旅游项目,实现旅游业内涵和外延共同发展,以旅游项目实现大发展、大突破、大提升。

通过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四川优质旅游资源正加速转化为高端旅游产品,由此带来的生产力大发展不言而喻,由此促进的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不言而喻,由此实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更是不言而喻。

做大做强旅游项目,不但成为四川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保护资源环境和改善社会民生的独特经验,更成为四川省旅游产业深入实践“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6月16日,国色天乡2期水公园开业。1个多月来,这处全亚洲最大的水上乐园,汇聚了省内外游客的欢笑声。国色天乡主题乐园位于成都市温江区,这里旅游资源相对普通,但就因为这座旅游主题乐园,温江成为全省一三产业联动、城乡统筹的标兵。国色天乡1期童话世界项目建成开业5年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3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今年上半年,国色天乡仅门票收入就同比增长83.2%。而在成都第三圈层县,旅游项目通过与现代农业日益密切的互动,让新兴休闲度假旅游蔚然成风,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百姓增收。

放眼全川,多个“国色天乡”旅游项目正带领着人民走向幸福安乐、产业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距离成都温江3小时车程以外的遂宁大英县,“无中生有”出死海旅游度假区,因其综合性强、关联度大、覆盖面广、产业链长的特点,早已成为了当地富民增收、拉动消费的重要产业。

沿着成南高速一路往前,便来到红色旅游资源富饶的广安。这里,小平故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正有条不紊地展开。而创5A旅游项目,也成为一把钥匙,为小平故里景区和广安旅游的发展打开了更多扇门。小平故里只是一处缩影——旅游项目这把钥匙,打开的是四川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随着越来越多旅游项目的开花结果,四川旅游产品正转型升级、旅游产业结构正不断优化。

旅游项目的大行其道,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日子一天比一天舒坦。而与之密切相关的,是四川省旅游产业的日益强大,市场主体的成熟壮大。今年四川省入库旅游项目共计1018个,投资总额8203.65亿元,同比增长67.76%。其中投资总额大于10亿元的共158个,同比增长49.06%;5亿—10亿元项目共173个,同比增长61.68%。可以预见,这些旅游项目必将进一步推动四川省旅游产业的跨越提升。

旅游项目的规模化、效益化发展,有力推动了四川省旅游市场主体的培育壮大。老字号旅游企业发展劲头更猛:四川旅游发展集团抓紧建设锦江新天地、龙泉驿、洛带等诸多旅游重点项目。成都会展旅游集团正在集中全力打造资阳三岔湖长岛、眉山黑龙滩长岛、康定溜溜城、成都环球中心等一大批旅游重大项目。成都文旅集团加快推进安仁·中国博物馆小镇、蒲江西来古镇、金堂五凤古镇等一系列旅游项目。一些原本从事其它行业的企业也纷纷加盟旅游业的阵营,如主营房地产的四川金杯集团投资打造七里坪度假旅游区等。

B

深度决定广度

抢占现代服务业发展先机,大项目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大气、国际、现代——7月26日上午,参加“2012全省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现场会”的代表们,在考察了位于成都天府新区核心区域的新世纪环球中心超大型城市综合体后,总结出这3个关键词。

作为迄今全球最大单体建筑的新世纪环球中心,“飞行之海鸥、漂浮之鲸、起伏之海浪”的建筑形态震撼了来自全省21个市州的参会代表,而上百亿元的总投资在四川省旅游项目中着实是大手笔。

成都是四川旅游的门户,在旅游项目投融资机制方面也走在全省前列。今年上半年,成都完成重点旅游项目投资60亿元,同比增长20%。成都旅游项目的钱从哪里来的?去年,成都文旅集团、位于龙门山脉的成都6个市县和成都投控集团共同组建的成都文旅龙门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获得了四川省中行50亿元的贷款授信。通过投资引导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投资建设,目前,该公司已投资1.23亿元建设平乐2期,近期将投资10亿元打造街子古镇。

从成都窥见全省,四川正逐步健全旅游项目推进机制,抢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机。如今,四川省初步建立起旅游项目储备、申报、审批的会商机制。今年,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旅游局共同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争取到中央补助——4个红色旅游项目中央计划补助4000万元;红色旅游2期建设项目18个,中央计划补助2.8亿元。与此同时,四川省今年还成功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广的重点旅游项目,招商金额达500亿元以上。

7月26日临近中午时分,太阳分外毒辣。走进黑龙滩景区,同样的青山绿水,但充满竞争力的休闲产业和更为优化的旅游结构,都与几年前大相径庭。黑龙滩的新生得益于长岛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占地2107亩的1期工程,除了拥有国际会议中心、旅游度假酒店、旅游小镇等,还规划有中心商务区、生态居住区、多功能中央公园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要求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要更加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眉山市旅游局局长黄劲松向参会代表介绍,长岛国际旅游度假区建成后,将是体现现代新生活风尚、集新农村建设为一体的纯生态、聚落式湖区新城。

从峨眉山山脚的黄湾到峨眉半山的零公里,不到1小时车程,参会代表就从酷暑“穿越”到清凉。“好舒适呀!”走进七里坪旅游度假区,同样来自川南,对炎热习以为常的泸州市旅游局局长姚照平和宜宾市旅游局局长傅婷,发出异口同声的赞叹。而这份赞扬不仅是对凉爽的天气,更是对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七里坪旅游度假区多元化配套体系完善的肯定。

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林业生态旅游、健身运动旅游……梳理四川旅游项目的库房,这些名字屡见不鲜。然而,在四川省旅游市场上真正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大、大公共配套服务齐备的综合性成熟旅游项目还并不多。经过近4年的打造,七里坪旅游度假区构建起能满足各类型会议旅游和度假旅游需求的功能体系。参会代表们体验了从风情小镇的新型业态到温泉会所的舒适,从山地运动场的休闲到宿雾度假酒店的强大接待能力……这处曾经的山野之地无形中成为了连接眉山生态休闲旅游和峨眉山世界遗产观光旅游的纽带。

这背后的战略意义是,曾经只作为线路统筹的“大峨眉”3个字,已成功打破行政区域的壁垒,开启了四川旅游跨区域合作的先河,有效助推了四川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峨眉旅游度假区的呼之欲出,折射出四川省做大做强旅游市场主体的决心。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让四川旅游掀起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积极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的新浪潮。

打造世界级国际旅游目的地,成绩斐然首先体现为投资大。今年,成都市新世纪环球中心项目、锦江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拟分别完成投资6亿元、2.5亿元,眉山市黑龙滩长岛、七里坪旅游度假区拟分别完成投资5亿元和2.5亿元,资阳市三岔湖长岛国际会议度假区拟完成投资5亿元。一批旅游生力军企业的涌现,让四川省旅游项目建设呈现出节节攀升的喜人态势。无论是在文化旅游融合上卓具成效的成都文旅集团,还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成都会展旅游集团,或者是专注于休闲度假业态的乐山金杯集团,都在通过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构筑起旅游大平台,打造四川旅游大产业。

从天府新区到红色旅游富饶之地,从曾经因“5·12”汶川特大地震很受伤的灾后恢复重建区域到美景无限的四川藏区,因为项目的投入,四川省旅游产业结构将更加优化。今年重点扶持的全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工程建设是绝佳的例子。通过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机制,省旅游局支持各市、州建设100个旅游厕所、10个自驾游营地、10个旅游综合服务站、1000块旅游标识标牌(简称“四个一”示范工程)项目。目前,四川省第一批补助资金1600万元已经落实到位,相关市、州正在抓紧建设之中。

C

把握“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项目建设描绘旅游经济强省蓝图

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是因地制宜地落实“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是建设旅游特色城镇、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力抓手,是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619.1亿元,同比增长31.4%。数据释放出强大的信号:旅游项目建设,促进了四川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实现了四川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四川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资源环境的保护和社会民生的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浓缩了四川旅游产业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点点滴滴。

一种取向在四川旅游产业前行中愈发清晰:各级政府部门需要以主心骨的姿态,形成强大的推动合力,为四川带来更多的旅游大项目、旅游综合性项目和旅游公共配套服务项目。

四川省旅游项目的规模化、效益化发展,有力推动了旅游市场主体的培育壮大,更呼唤着更强大的企业实体和更受关注的旅游项目。加强旅游项目策划包装和招商引资成为抓手:今后,四川省将策划、包装一批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有利于产业经济增长的优势旅游项目。通过对项目简介、项目市场分析及开发策略研究报告、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建议书等内容进行系统的策划、包装,四川省每年将推出50个全省重大旅游项目。未来,四川省还将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科学招商和成功招商,多渠道引进外资、内资,特别是国内外大企业集团、民营企业及其他社会资金。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调动各类投资主体投入旅游项目的积极性,积极鼓励旅游企业通过上市、旅游景区经营权出让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旅游融资渠道。通过旅游招商招出实效,引来金凤凰。

四川省旅游项目管理规范,离不开具前瞻性的制度建设。“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对旅游项目协调推进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四川省正在建立健全各地旅游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及时解决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建立并形成“一个重点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部门负责、一个班子服务、一套方案管理、一套推进措施”的“六个一”旅游重点项目运作机制。面对新机遇,四川省旅游部门正加强与文化、农业、教育、林业、科技、体育等部门的合作,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共同研究和向国家争取一批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修学旅游、林业生态旅游、工业科技旅游、健身运动旅游等重大项目。面对新命题,四川省旅游产业相关部门将结合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等重点地区规划,共同研究并向国家争取一批重大旅游产业项目。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坐标,省旅游局正积极对接和配合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全省旅游发展规划,建立旅游交通道路和旅游交通标识标牌的资金投入和推进机制。

旅游项目全程服务机制——这个看似陌生的名词背后,是四川旅游项目建设正步入一条专业化的加速轨道。目前,四川省正在建立健全旅游项目的季、月、旬、周报制度,指定每一个旅游项目联络员,形成行之有效的旅游项目跟踪机制、反馈机制和通报机制,及时掌握全省重点旅游项目的动态推进情况。旅游项目全程服务机制的第一落脚点,是让服务项目、服务企业的关口前移到建设第一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而旅游项目全程服务机制的可持续发展性,则是担负着组织、协调旅游项目建设职责的旅游部门,将更加积极配合发改、住建、国土、环保、交通等相关部门在项目前期和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加强旅游项目指导,主动帮助项目方及早做好可研、初设、评估、核准备案、规划、环评、征地等有关工作。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后期工作做实做透,旅游项目全程服务机制的纵深推进,将有力协调资金运营、土地供应、规划设计、项目审批等诸多问题,保障四川省重点旅游项目的顺利实施。

D

机制凝聚力量

突破重点难点,四川藏区旅游步入快车道

前不久召开的四川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工作会议提出,四川藏区要“着力推动文化旅游业大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今年,四川省突出民族地区特色,着力建设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线路,将四川藏区建设为世界级国际旅游目的地。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旅游局、发展改革委、交通厅、财政厅等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与联手协作下,四川藏区旅游以项目为抓手,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藏区旅游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省旅游局制定了贯彻落实四川藏区工作座谈会精神任务分解表,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细化了各处室工作职责。今年初,在省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下成立“藏区办”,抽调专人,联络、协调、统筹、督促检查藏区旅游工作,形成推动藏区旅游发展的常态机制。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稻城亚丁国际精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四川省藏区旅游发展的需要,按照省委领导指示精神,今年5月,四川省成立了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国际精品旅游区项目推进协调小组(简称“813”项目推进协调小组)。“813”项目推进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旅游局,省旅游局担任该项目推进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

2012年是稻城亚丁国际精品旅游区建设的关键之年,在省级相关部门、甘孜州、稻城县的合力推动下,目前,“813”项目相关规划——《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四川)国际精品旅游区总体规划》、《稻城—亚丁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一城一镇两新村”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启动。第一批6个“813”项目——稻城亚丁旅游集中开发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为32.18亿元。

稻城亚丁国际精品旅游区只是一处缩影。

在今年457个省级在建旅游项目中,涉及藏区的67个,占总数的14.7%;在今年50个省级重点在建旅游项目中,涉及藏区的8个,占总数的16%。如今,藏区15大旅游示范项目正在抓紧推进,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目前已完工3个项目,完成投资近10亿元,正在开工建设34个项目,预计投资68亿元。省财政厅与省旅游局共同下达了2012年第一批省级旅游发展资金,其中80%以上属藏区项目。

沿着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发展脉络,四川省正力求高水平制定出藏区旅游发展规划,以建设世界级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努力实践着把文化生态旅游打造成藏区富民惠民的“民生产业”、对外交流的“窗口产业”、团结稳定的“和谐产业”的愿景。

新闻推荐

记者刘莉草地赛道巨大看台双层马厩记者从温

本报讯(记者刘莉)草地赛道,巨大看台,双层马厩……9月20日,记者从温江区获悉,2012年中国马术节的比赛场地——温江区马术体育公园将于本月底正式完工。该赛马场参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际知名赛马场的标...

温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温江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项目领航四川旅游践行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写在前)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