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张中信大巴山文学地理书写研究》 《张中信大巴山文学地理书写研究》
□李明泉
“巴山今日见清秋,河汉无声天际流。我亦乘槎问牛斗,此心刳尽一虚舟。”借用宋代四川双流人郭印《秋日即事》一诗,表达我对刘婧、周毅合著的《张中信大巴山文学地理书写研究》一书出版的欣喜与祝贺之情。
大巴山文学作为与新时代同步生长的一种独特文学现象,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文学积累积淀中,大巴山文学日趋定型,显示出独具文学地理禀赋的地域文学流派,涌现出众多作家。四川通江县人张中信是其中执着耕耘大巴山这块历史文化土壤的重要作家之一。
张中信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新诗、旧体诗和散文诗等多种文学体裁。近20年来,已有多位作家批评家为其作品写作过相关评论,在国内文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张中信大巴山文学地理书写研究》用文学地理学研究和批评方法来探讨张中信,大大拓展了研究视野。
该书认为,文学地理学关注文地关系,而实现文地关系转换的中介主要是作家的生命意识和地理基因。张中信出生在通江一个叫野茶灞的小村落,他的创作始终携带着浓厚的地域元素,以家乡作为创作基点,描摹乡土记忆、观照城乡变化、感悟人性世情,其作品之中亦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空间。
该书以文本细读为主,以作家研究为辅,并以作家籍贯地理、作家活动地理,以及作品描写地理为主要内容,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及研究方法展开研究。以勾勒大巴山、开掘大巴山、守望大巴山、超越大巴山为视角,对应探讨张中信作品的非虚构式地理景观陈列与立体化的地理空间建构;作家的地理基因、地理感知与创作之联系;以“人”与“非物质文化景观”为核心的人文地理书写以及文学地理书写中所蕴含的文化自省与超越意识。
该书在研究对象的全面性、研究角度的新颖性、研究方法的系统性,以及作品分析与理论方法的契合性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特色。作者以张中信现有全部作品为对象,结合作家的生平轨迹,整体性地开展较为全面的作家作品研究。突出文学地理研究角度,与惯常的地域角度同中有异,形成交融、补充之势。不仅关注文学与地域文化之关系,也强调作家创作动机、转变、作品生成等与地理环境及其变化的交互关系,同时注重作家文本建构的地理空间与现实空间、心灵空间、接受审美空间的联系。
该书突破以往通行的地域文学研究范式,以文学地理学理论及批评为研究方法,挖掘张中信的文学创作与其籍贯地理、活动地理,尤其是作品描写地理的关系。通过梳理区域与地域,地域与地理的异同,并试图在共同的基点上,融合文学地理学与传统地域文学研究的理路,故而显露出研究方法较为系统、融合性较强的特点。
该书认为,张中信依托深耕大巴山多年产生的深厚地理经验,以敏锐的地理感知和稳固的巴山基因,力图书写大巴山丰富多姿的地理景观,展现大巴山的独特地域特征。作家通过经年的创作历练,以大量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基础,形成了“现实-文学-心理”三位一体的创作空间。在地理基因的激活和地理感知的调用中,张中信亦顺理成章地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地理叙事方式,辅以符合地域特质的地理想象,使得其作品呈现出质朴翔实与神秘诡谲并置的风格特征。
从张中信书写的多类小人物中,读者能触及巴山生活的真实图景。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是环境典型性的主要验证方式,从这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中,读者能够透过文字感受到巴山的人文气息和地方性。作者对方言、号子、山歌等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真实呈现,进一步将大巴山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地理品质揭示出来。
张中信在表达对乡土故园真挚深情的同时,也没有忽略一个地域作家理应具备的理性高度和人文关怀,以自觉深刻的内向度自审完成了对大巴山更加全面的剖析,展现了集大巴山儿女和地域作家双重身份为一体的对于大巴山的责任感和真切的热爱。
本书的出版为深入研究大巴山文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以张中信为个案研究,提出从文化地理角度书写文本的许多思考,是本书学术价值之所在。(本文有删节)
新闻推荐
3月15日,成都市印发《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为此,成都将实施天府总部经济聚核成势、高...
双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双流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