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预计于今年6月30日前投用。”1月21日,这一消息迅速刷屏成都人的朋友圈。就在明天,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正式开始第一阶段的试飞。
“十四五”开局之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备受期待——航空,被认为是下一个五年里,成都的最大机遇之一。
从目标设定,可以看出成都的决心——“完善立体大通道体系,建强亚蓉欧航空枢纽和泛欧泛亚陆港枢纽“双支撑””。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铁路、航空通道打开了内陆城市的对外开放新局面,在航空方面,成都的航线拓展、流量增长在西部地区有明显领先优势,加之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政策叠加,优势还在扩大。若置于更大的市场呢?在马剑看来,成都距离亚蓉欧航空枢纽仍有距离。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航空枢纽是被迫切需要的,“尤其是西部,需要一座有先发优势的城市带领区域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格局,引领区域航空枢纽的崛起。”
““十四五”期间,很多城市都提出了枢纽城市的建设目标,但有“一市两场”加持,以及西部领先度,成都无疑具有更大可能性。”马剑说,在此过程中,补齐短板、加强合作,是成都未来五年的大事。蓉城政事:你如何看待成都关于“亚蓉欧航空枢纽”的定位?
马剑:这个定位其实可以拆分成两个方面:“亚蓉欧”+“航空枢纽”。
为什么会选择“亚蓉欧”?其实成都做了一个很聪明的选择。“十三五”收官之际,中国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完成《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二是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欧盟、东亚势必会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市场,产业合作、经贸往来对航空枢纽产生重要影响,是发展航空枢纽的很好机遇。
至于为什么要当“航空枢纽”?这是因为,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已经能深刻感受到,无论是贸易规则、国际环境规则都要迎来重大变化,而航空枢纽的本质,不仅能吸引高端资源聚集,培育新动能,通过枢纽的辐射效应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当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际贸易规则逐步趋于一体化,比如运输结算体系、价格水平等,未来全球一定往标准统一的方向走。当你成为标准的制定者,证明你在国际贸易的层级和议价能力已经很高了,这时候的航空枢纽已经不仅是城市区域功能,也是城市在世界贸易体系话语权的提升。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中欧班列(成都) 资料图
蓉城政事:但过去“海洋经济”发展得太久,内陆发展滞后于沿海,如今内陆城市还有机会吗?马剑:不仅有机会,而且有必要。从目前国内机场分布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都有明确的航空枢纽城市,而作为“第四极”,成渝也理应培育出与北京、上海同能级的航空枢纽,要有一座有先发优势的城市带领区域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格局,提升区域对外开放水平。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打开了内陆城市的对外开放新思路,成都、重庆等城市其实已经在铁路、航空等新通道的建设有一定成效,加上“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一系列政策支撑,其实内陆城市是有基础的,关键是看哪座城市能主动上前接受挑战。
▲成都
蓉城政事:2020年,成都双流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十大机场之一,起降架次和运营总航班数均位居全球第8。“十四五”期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即将建成投用。成都是不是最有机会的城市?马剑:毋庸置疑,作为全国第三个“一市两场”的城市,成都有打造亚蓉欧航空枢纽的先机。两个机场意味着成都有更多的资源运输能力,这是供应基础;而西部人口优势如何转化为航空运输的资源优势,这是需求基础。此外,成都的开放程度在西部较领先,包括领事馆数量、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与世界联系越紧密,越有利于开通国际航线。
但前面也提到,亚蓉欧航空枢纽已经不只在西部,它不仅要建设机场,也考验着城市对基础交通、产业配套等如何有效合理的配置。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上个月我们到成都出差时,发现双流机场周边每到高峰时刻就很拥堵,而轨道交通配套上,目前只有一条地铁直通,便捷性不足以支撑机场的枢纽功能。今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投运后,更加考验两场一体化的运营,包括保障两个机场以及两场换乘的通达性。这一点,上海在双机场综合交通城市配套的建设上值得借鉴。
此外,航空枢纽也考验着本地基地航空公司的吸引和建设水平——航空公司决定了机场航班数量、线路优化等资源要素,这对于航空枢纽是相当重要的。从高能级航空枢纽城市看,北京既有国航主基地,同时还有南航、东航双枢纽运营等,上海也配备了东航主基地等。目前,双流机场主要依托川航主基地和国航西南公司等支撑,航空资源上存在的差距,未来要靠招引更多高能级航空公司来补充。
还有一个看似无关、但却影响供给的配套设施是链接西部各个城市的陆路运输能力,包括长途汽车、铁路等。关于这一点,郑州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同样是内陆城市,郑州从一开始就重点发展货物运输,因此它在几年内很快形成了“区域网”,成为了货品分拨中心。直到今天,甚至成都人在电商平台购买的商品也会由郑州分发到成都,这种枢纽能力是相当惊人的。
坦率讲,从资源要素看,成都的确是最有机会的城市,但仍需要对标北京、上海、广东等先发城市,毕竟即使走在了建设“亚蓉欧航空枢纽”的起跑线,后面还有更多赶超者,未来成都要跳出“中国的航空枢纽”的思维,补齐短板,从而链接更好的资源,发挥航空枢纽的“引擎”功能。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能实现飞机、高铁、地铁等无缝换乘
蓉城政事:成都应该如何用好“一市两场”?马剑:未来两个机场的运营,从规划开始就要有“互补”的逻辑,通过定位差异,发挥“1+1>2”的协同效应。比如,从目前的情况看,两个机场的航线分配就有明显差异:天府国际机场主要偏向洲际航班,而双流机场则是以东南亚航班为主。这种分工既减少内部的竞争,又恰好对应“亚”“欧”两个市场,符合枢纽功能的需求。
从产业协同看,成都也有自己的产业基础。这个“基础”代表的是产品、产业在国际供应链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政府要从“拉郎配”的思路转变,多倾听市场声音,进一步挖掘本地的特色产品、提升区域的产业价值,培育更市场化、更符合实际的临空产业,提升国际航空运输网络的产业价值。
同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城市也应该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市场规则,提升城市枢纽经济的软实力。仍以郑州为例,由于先发优势,它的通道建设走在了货源发展的前列,近期,郑州其实也面临了货源增长不及物流增速的情况。此时,郑州引入了天猫、京东等跨境电商平台的合作,用新经济领域的新市场,更好地激发市场潜力。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效果图
蓉城政事:西部地区其实不缺机场。如何理解与其他城市的竞争与合作?马剑:国内尤其是西部地区,枢纽城市的竞争其实一直很激烈。近期,民航局先是取消了通用机场建设补贴,但又增加了航空货运的补贴,意在支持航空枢纽的形成。
目前,昆明、西安、重庆等城市已经公开提出打造“航空枢纽”,这些城市与成都的地理区位并没有明显差异,他们也在提交新机场申请,鼓励航空公司到当地落户;而从周边邻居看,曼谷等东南亚城市在利用机场枢纽提升城市能级,内外的竞争形势不容小觑。
当然,枢纽城市的本质是要素流通,比起通道建设,首先要有充足的产业商品来支撑。相比沿海城市,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体现在腹地经济基础、产业结构、人均消费指标等方面。
对于成都,要打造亚蓉欧航空枢纽,就一定不只是提升本地机场、或者城市的重要性,而是提升西部城市的整体势能,抱团发展,做好协同引领的工作。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蓉城政事: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距离成都约300公里,“双城记”机遇下,未来“两市三场”应当如何协同?马剑:无论从通道建设还是产业发展看,成都和重庆的确有很多相似性,同时,两个城市也在大力发展航空经济,围绕空中丝路加大对新航线的投入。
但正如前面所说,枢纽城市的发展一定是区域一体化发展。从协同发展看,京津冀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2015年,河北机场集团正式纳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管理,从而实现首都机场、北京新机场、天津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一体化运营。
在定位方面,首都机场执飞目的地将重点定位为中远程国际航线航班、港澳台和内地重点干线航班;天津机场将重点拓展国内中转航线、周边国际旅游航线、货运物流等特定市场;石家庄机场将着力发展货运包机、航空快件、低成本航空等特定市场。同时,通过建立城市候机楼,打通城际铁路与城市公共交通,京津冀也探索了一条较为先进的方式。
但从更多层面看,比如客运、航线分配等方面,成渝两座体量相当的城市到底该如何发展,国际国内的经验尚不足。未来,这也是成渝两地的重要使命——两个城市、三个机场如何分工合作,如何高效配置两场资源,建立动态服务能力和管理方式,从而提升软实力,让枢纽城市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
蓉城政事记者 邹悦
原标题:《政事观察丨新机场将投用,成都离亚蓉欧航空枢纽还有多远?》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以质量建设夯实中职学生就业保障 解读眉山市华西航空旅游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学子风采。(华西航空旅游学校供图)核心提示位于东坡区万胜镇的眉山市华西航空旅游学校是集学历教育和面向社会培训、服务于...
双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双流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