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转冷以来,儿童患常见病高发,每年儿科门、急诊都在冬季、春季两个季节患儿数量增加,虽然,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门急诊都在满载接诊,医生护士加班加点工作,造成儿科常见病大量占用门诊、急诊号源,儿科门诊急诊都一号难求。然而,这样的局面即将被改写,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国投高新)共同发起的中国首个“闭环式妇儿健康分级诊疗保障体系”在华西第二医院应运而生,在上海医疗质量研究中心和北京市惠民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支持下,该体系以医疗质量同质化为核心,医疗质量控制+互联网为保障,以儿童健康保障兜底计划为依托,实现共生、共赢的医联体。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实现了三甲医院、区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多元多维度的转诊需求、转诊病例、转诊数据的互通,为助力建设“健康成都”“健康四川”打下了坚实基础。
“闭环式妇儿健康分级诊疗保障体系”
破解儿科就诊难题
家住高新区中和街道1岁半的小月(化名)因为反复咳嗽、气喘、连续发烧来到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华西妇儿联盟”医生侯艾桦在查看了他的病情后给予治疗,然而,小月的病情却很反复,上周五下午2点左右,小月再一次来到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侯艾桦怀疑小月肺部有问题,立即通过“华西妇儿联盟”转诊系统上转到川大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就诊。虽然华西第二医院的儿科就诊人数众多,但是小月他们却不需要挂号,直接通过绿色通道就来到了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学科专家高举教授的诊室。
从中和街道出发到医院,再到看完病,整个过程不到一个小时,这让小月的妈妈雷女士有些难以置信。“我过来也就30分钟左右,我没想到来了医生就直接给娃娃看病,连号也不用挂,看到这么多人,我还以为还要等候一段时间。”雷女士说。
众所周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一号难求,然而,得益于川大华西第二医院与国投高新共同打造的“闭环式妇儿健康分级诊疗保障体系”,高举教授详细地检查了小月的身体情况,并在“华西妇儿联盟”平台上核对了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开出的药物清单,确诊小月为肺炎,又将其下转回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后续的治疗。
为小月转诊的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侯艾桦医生,她是2017年通过川大华西第二医院组织的考试,于2018年3月取得“华西妇儿联盟”医生认证的资质,这意味着她虽然是基层医生,但是她的诊断结果是被川大华西第二医院认可的。用侯医生的话来说,“华西妇儿联盟”资格认证考试十分严格,除了经过为期数月的培训,最终只有3%的基层医生通过严格的考核才能被联盟认证。
“华西妇儿联盟”提升基层医生诊疗能力 做好妇女儿童健康的守门使者
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历来是四川省及成都市的重要民生工作之一。但由于妇儿健康具有动态波动、反复性,让成都市对这项工作常抓不殆,并不断在寻找新的方法和路径,以保障每个家庭的完整和幸福。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健康中国战略”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重要精神,四川省及成都市不断改进方法、寻找全新路径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健康安全。在基层首诊、急慢分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医联体背景下,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国投高新共同牵头的“华西妇儿联盟”应运而生,在上海医疗质量中心和北京市惠民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华西妇儿联盟”项目落地成都高新,通过一年多的试点,建立了中国首个“闭环式妇儿健康分级诊疗保障体系”。
什么是“闭环式妇儿健康分级诊疗保障体系”?就是在医联体各级医院“联起来”的基础上,“华西妇儿联盟”率先探索医联体自己造血的可能性,通过单病种付费包干式门诊服务、家庭医生服务卡、家庭医生互助保险计划等多种形式让医联体“转起来”。其中,单病种付费包干式门诊服务是将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按照单次病情将医事服务费、病情所需检查费、5天内的口服药费用、3天内的雾化治疗费用、病情所需的电话随访费用以及转诊费用进行了全面打包,以减少家长支出、社保支出;国投—华西妇儿联盟家庭医生服务卡是以解决医联体“转下去”为切入口,基层医院家庭医生签约、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三甲门诊形成1+1家庭医生服务,以全年7×24小时咨询服务推动预防先行,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并加入重大疾病互助保险计划降低因病致贫发生率。
为保证项目实施效果,让医联体“联起来”,华西妇儿联盟首先启动的是基层医生儿科诊疗能力培训。2017年5月至今,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在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国投高新技术平台构建、运营的基层医生培训平台,以线上、线下系列课程对全市458名基层医生展开了3万余人次的儿科诊疗能力提升培训。2017年11月对15名首批联盟医生正式授牌。截至2018年11月底,已考核认证47名基层医生,授予华西妇儿联盟医生称号。并通过政府、媒体的引导和宣传让老百姓真正了解和信任家门口的首诊医生(华西妇儿联盟医生)。
医联体闭环诊疗体系
让基层首诊成为可能
“妇幼医疗资源短缺,呈现出一种结构性分布不均的特点,优质的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基层较少。正因为此,闭环式妇儿健康分级诊疗保障体系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合理共享的有效方式。在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的政策背景及医院使命背景下,打造以知识输出、医疗质量同质化为核心的三级分级医联体,牵手政府、央企强强合力推动,以解决儿科看病难、儿科‘打涌堂’为切入口,形成基层医生妇科、产科、产后、儿保、儿科常见病、儿科慢性病管理等多维度培训认证闭环。只有推动闭环式妇儿健康分级诊疗保障体系建设,才能对优质医疗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和利用,让基层医疗机构更加强大起来,从而推动分级诊疗工作的具体落实,让基层的广大孕产妇和儿童愿意选择在基层就诊,同时他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能得到充分保障。”川大华西第二医院刘瀚旻院长说。
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勇说,从2017年11月起,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与国投高新共建课题“50种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儿童疾病转诊标准和诊疗路径”研究的基础上,国投高新发挥自身公信力、资源资金、技术人才、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引入支付创新,充分调动医疗服务各方积极性,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顶级医疗机构华西第二医院携手打造老百姓放心、各方互利共赢、能解决实际痛点问题的新模式。华西妇儿联盟“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高新模式”在成都高新区的成功试点,为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儿科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也为国投高新下一步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浙江等其他城市开展儿童分级诊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新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局卫生与计生处负责人说:辖区充分发挥综合管理模式优势,充分调动基层医院、医生培训积极性,在提升基层儿科诊疗能力的基础上,统一打造标准化、品牌化的“华西妇儿联盟” 基层诊室,依托“华西妇儿联盟分级诊疗系统”实现同质化医疗质量控制、双向转诊技术支持、打通华西妇儿医院双向转诊绿色通道。高新区率先实现了儿科患者“小病不出区、大病转华西”、“诊后随访在社区、全专科联合管理”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落地实施。
截至2018年11月,高新区共计7个基层卫生机构全面覆盖该项目,每个机构都有1名以上的华西妇儿联盟医生,整个高新区共计13名联盟医生,是目前全市各区(市)县中联盟医生考取比例最高的区。共计设立7个妇儿联盟诊室,为辖区儿童提供便捷高效同质化的儿科诊疗服务。1万余名患儿通过“华西妇儿联盟”项目尝试基层首诊,其中99%的患儿在基层复诊,54名患儿通过基层首诊后发现病情较为复杂转诊华西第二医院儿科。
该负责人介绍到,经过川大华西第二医院专家组培训认证的“华西妇儿联盟医生”,通过“华西妇儿联盟网络家长学校”线上为辖区4万余名家长开展儿童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涵盖儿童保健、儿童疾病辨识、儿童家庭院前急救等,广受家长好评。截至2018年10月底,“华西妇儿联盟家长学校”已经覆盖了高新区幼儿园3-6岁儿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3岁幼儿。由此,形成了“华西妇儿联盟”儿科医生培训基层医生,基层医生培训家长的1+1+1的培训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生的儿科诊疗能力,增强基层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增进家长对基层医生的信任,让基层首诊成为可能。
“华西妇儿联盟”赋能赋值基层医生
三级诊疗模式助力“健康成都”建设
2018年12月起,华西妇儿联盟依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优质妇、产、儿科医疗资源,借力央企国投高新技术平台、资金,在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横向拓展华西妇儿联盟覆盖人群,从而形成基层医生妇科、产科、产后、儿保、儿科常见病、儿科慢性病管理等多维度培训认证闭环;形成基层医疗机构、区级医疗机构、三甲医院多维度分诊、转诊闭环体系;形成婚前检查、优生指导、孕期全专科联合管理、产后全专科联合管理、儿童保健与儿童常见病诊疗联动管理的多维度医疗服务闭环系统;形成政府综合管理下的医校协同,通过社区儿童健康讲堂、幼儿园、小学的校医、园医培训认证,家长学校、儿童科普教育等联动形式,形成医疗、教育、社区等多维度大健康闭环体系;在华西妇儿联盟前期工作基础上,深度探索优生、优育、优教、优医全面结合,营造健康高新、健康成都、健康四川的大健康目标。
在成都高新区的二级分级诊疗经验基础上,华西妇儿联盟项目成功孵化出完善的三级分级诊疗模式,自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相继于在成都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成华区、武侯区、金牛区、双流区等多个区县推广实施项目,成功复制华西妇儿联盟模式。2018年10月30日,四川省卫健委印发“成都地区妇儿联盟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以妇儿联盟模式解决全川儿科“打拥堂”难题。
目前华西妇儿联盟以三甲医院知识输出+央企资金、技术输出+政府行政管理、财政支持的创新形式,以儿科为切入口通过一套同质化培训方案、一套互联网+解决方案、一套非营利性筹资方案构成的三级分级诊疗1+1+1模式,探索医共体内各级医院、医生、患者、政府、央企多方共生、共赢的发展机制。截至2018年10月底,华西妇儿联盟已经覆盖成都市7个区(市)县、6家妇幼保健院、83家基层医疗机构,考核认证47名华西妇儿联盟医生,共计16790人次儿童实现基层首诊,142人次儿童因复杂病症成功转诊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本报记者 余星雨 文/图
新闻推荐
山航在首都机场验证HUD90米起飞。坐飞机不用关机啦。3U8633航班英雄机组。C919国产大飞机。201...
双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双流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