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松 摄
短短三年内,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实现又一次历史性跨越——12月11日,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大关。成都为我国内地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第四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的城市,进一步巩固“航空第四城”地位,继续引领我国中西部地区民航市场发展。
5000万人次,这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的变化,更彰显出成都的国际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成都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国际门户枢纽,以全球视野谋划国际战略通道建设,加快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大走廊、西部陆海联运新通道、多式联运新体系,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站上“5000万”新台阶,一幅以空中丝路大通道促大开放、以大开放共享发展的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美丽开放画卷正徐徐展开……
“5000万”含金量
3年一个新台阶 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快速度
机场旅客吞吐量,它往往是衡量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教授认为,旅客吞吐量特别是国际旅客吞吐量,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机场所在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2017年12月14日,当满载旅客从阿姆斯特丹飞抵成都的KL891航班打开舱门,成都航空口岸实现历史性跨越——年出入境流量突破500万人次。这是全国第四个、中西部唯一年出入境流量突破500万人次的航空口岸,继续保持我国内地对外开放空港第四位。
时隔一年,成都航空港再次迎来又一个历史性跨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这也是全国第四个、中西部唯一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的航空港,进一步巩固“航空第四城”地位。而从2015年突破4000万人次,到如今突破5000万人次,成都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一个新跨越。
这样跨越性的突破,让双流国际机场在全球排名中阔步跃升。2017年,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跃居至全球第26位。
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相关负责人称,最近两年里,双流国际机场实现年出入境流量、年旅客吞吐量连连突破,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遥遥领先,这既是成都大力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是成都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
“一带一路”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成都的势与场,为成都迈向世界提供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始终坚持开放引领、互利合作。抢抓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时代机遇,充分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优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落实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决策部署,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推动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高水平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李白笔下如此锦绣般的景象,如今正是成都对外开放态势的真实写照。
以大通道促大开放
2022年完成“14+48+30”国际大通道布局
根的定期客运航线。今年,成都新开通的国际航线达10条,刷新近年来的纪录。
站上新台阶,一张更加完善、高效、便捷的空中大通道航线图也正缓缓铺开。市口岸与物流办相关负责人称,接下来,将加快落实“14+48+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规划工作方案,对照省委、省政府“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工作要求,研究制定了成都国际及地区定期直飞航线未来推进计划及工作举措。
按照国际航线规划目标和拓展思路,结合成都对外开放和产业发展要求,到2022年完成“14+48+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布局,即建成通达国际航空枢纽的14条全货机航线、通达全球区域经济中心的48条商务航线、通达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的30条文旅航线,打造我国中西部面向全球的航空门户枢纽、洲际航空中转枢纽和航空货物转运中心。
在这张国际航线网络新版图中,目前全货机航线已开通6条、商务航线已开通30条、文旅航线已开通22条。而按照规划,到2020年成都的国际及地区航线将达到120条以上,到2022年达到130条以上。
市口岸与物流办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充分发挥成都面向欧洲及东南亚门户枢纽的优势,着力构建“深耕欧非、加密美澳、覆盖亚洲、突出东盟”的国际航线网络,客货并举地打造通达全球的精品客运航线和优势货运航线。
当今时代,谁成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谁就能占据全球城市网络体系的节点位置,就可能成为世界城市。迈入新时代,破除开放平台制约,使成都由拼船出海变为驾船出海;破除开放通道制约,使成都由蜀道难变为“全球通”。作为内陆城市,成都向世界敞开胸襟,与全球连通路径,格局与视野为之一变。
1987年,当一架国航班机从成都起飞,一路跨越青藏高原和珠穆朗玛峰,终抵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打破了成都国际航线“零”的纪录。可能,当时谁也不曾想30多年后的今天,成都的国际航线已覆盖全球五大洲。
成都坚持以大通道促进大开放,全面提升对外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国际铁路枢纽、国家级高速公路枢纽,构建通达全球、衔接高效、功能完善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如今,成都的空中大通道已贯通世界五大洲,国际及地区航线数量达111条,其中定期直飞国际及地区航线58条。特别是今年以来先后开通了直飞伦敦、圣彼得堡、开罗、特拉维夫、万象等定期国际客运航线,直飞法兰克福、芝加哥等全货机货运航线,12月10日还开通直飞哥本哈
以大开放共享发展
“两场一体化运行”将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增添新动能
一条条航线,让大千世界近在咫尺。时空距离的拉近,也加快了人流、物流、贸易流、信息流、资金流流动,国际空中大通道,悄然转变为国际经济通道。
成都目前与全球228个国家或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外贸进出口总额近20年增长26.5倍;获批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达17个,先后与92个国际知名城市缔结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均位列中西部第一位,国际“朋友圈”“交往圈”持续扩大;落户成都世界500强企业达285家。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创造性提出构建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作为“主干”城市,成都提高开放的站位和境界,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按照省委构建“一干多支”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大部署,积极为全川乃至西部地区开放需求提供共享平台和专业服务,确立了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的战略目标。
市口岸与物流办相关负责人称,围绕高水平规划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坚持“明方向、补短板、促赶超”工作导向,围绕“物流枢纽、国际通道、立体口岸”等核心要素,对标先进、发掘问题、找准定位,加快推动成都国际航线网络布局、口岸通关便利化等重点工作。
在航线拓展方面,研究航空公司新开通航线的竞争性比选办法,吸引更多具有全球网络运营能力的航空公司参与网络构建,增强航线干支衔接水平,提升航线运行的质量。围绕外事设领、友城缔结、“三城三都”建设等需要,实施动态优化航线开行。加快培育航空维修、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适航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强与平台类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并用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现航线拓展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
在提升机场综合服务上,将实施国际航站楼旅客进出流程优化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国际旅客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搭建“智慧中转服务平台”,提升中转服务水平。深化“7X24小时”通关服务,实施国际与国内、国际与国际货运航线有效衔接的海关监管方式,优化操作流程,降费提效,打造便利化通关助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双流国际机场的班机繁忙起降同时,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将于2020年建成投用。成都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座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届时“两场一体化运行”运行模式必将为成都的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增添新动能。
新闻推荐
●构建重要交通枢纽 ●打造立体交通网络 ●完善城乡交通体系内畅外联 大交通促进大发展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高坪区围绕内畅外联目标,致力于建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推动交通“建...
双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双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