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双流新闻 > 正文

四川金钱板张徐 误入三才板 一唱五十年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8-12-03 03:08   https://www.yybnet.net/

张徐。

金钱板小品,张徐(中)。

张徐自画像。

张徐与家人。

能在张徐家里采访到他,是一件“碰运气”的事儿。因为他忙着打“飞的”赶赴全国各地,参加四川话版《茶馆》巡演。哪怕回到成都,依然马不停蹄:参加文艺志愿者会议,下基层进行惠民演出,指导弟子排练……就连原本定好的采访时间,也因为他临时有会,改到了11月 14 日下午。

张徐的家位于成都双流一个小区,那里有不少文艺家聚集。进小区大门,沿主路一直往里走,假山奇石、绿树繁花、小桥流水,尽显清幽。走进张徐家里,时尚简约的现代化装修风格,舒适大气,雅致温润,与张徐本人的气质相得益彰。

生于文艺世家

摆故事显露表演天赋

张徐在北京大学出生。其父亲张羽军是北大外语系高材生,母亲徐棻读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是川剧史上第一位女剧作家。著名作家张恨水,是张徐的叔祖父。如此说来,张徐可谓文艺世家之后。按一般惯例,张徐应该成为一名作家或者戏剧家,但他却选择了金钱板这门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四川曲艺。

金钱板形成于清初,早期多以跑乡场、扯地圈为主,后进入茶社书场演唱。由一人表演,唱词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方言土语演唱,唱词通俗易懂。其唱腔以部分川剧曲牌与四川民歌为基础形成。2009年,张徐与师父邹忠新同时被命名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邹忠新大师仙逝后,张徐被众多邹派弟子推举为金钱板“邹派”掌门人。

“我4岁开始识字,6岁就捧起那么厚(大概一寸)的字书来读,都是童话故事,不是连环画,是字书,我很喜欢。”因为父母爱书,家里总有大量藏书,6岁的小张徐捧起书来能静静地读上一天。“屋头书多,我有个舅舅也是书多,经常到他那儿去翻各种书,看了很多。”

看完书,张徐还会将书中的情节编成故事,趁着和小伙伴在院坝头乘凉时,讲给他们听。“那时候我很喜欢讲故事,把书中看到的民间故事、传说摆给小娃听。前不久有个发小还给我说,记得我给他们摆孙悟空定海神针的故事,说对那个场景记忆犹深,说我童年就有基础。”小张徐讲故事不是掉书袋,他会加上自己的想象并模仿人物,讲起来绘声绘色。“大概这种(表演),真的是我从小的一种能力吧。”

画画磨洋工

无意之中爱上金钱板

金钱板,也称“三才板”。板质以楠竹或斑竹制成,共3块,每块长30厘米、宽3.3厘米、厚约0.5厘米,其中两块中嵌有小铜钱或金属片,可击出风云雷雨等多种不同节奏、音响。采访中,张徐为记者展示了他的金钱板功底。只见他左手持两块竹板,右手持一块竹板,随着双手上下翻飞,清脆悦耳的竹板声传来。明快的节奏、诙谐的唱词、丰富的肢体语言、饱满的神态,声情并茂,气势恢宏。

张徐最初与金钱板结缘,却是因为画画。

上世纪70年代,原本想要将儿子培养成大作家的爸妈,改了主意,不让张徐看书。“那时候父母觉得当作家是最危险的职业,学校的文艺活动也不要我参加,觉得我就是在外面耍。”为了让孩子“有本事”,张徐父母开始让他学画画。“规定我每天要画两个小时以上,画啥子呢?只是照着别人的画,学画学得非常枯燥,非常苦恼,非常无聊,每天就是磨洋工。”

有一天,张徐画到无聊跑出去玩,看到一个小伙伴正在敲打三个竹片片,“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就喊他教我。他说‘我是搞耍的,你要学去找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现在的师兄罗大春。”当时让15岁的张徐感兴趣的不是金钱板,他只觉得打板很酷。“这是我父母唯一没有干涉我的事情。”那时的张徐并没有意识到,这三块竹板会伴随自己一生。

从单音节到多音节,张徐花了三个月时间掌握“打板板”,也学了两个金钱板小段《大公鸡》《老王剃头》。1973年,16岁的张徐还模仿快板《奇袭白虎团》写了个段子,记录自己与同学到龙泉驿参加劳动的场景,并打着金钱板用普通话说了一段快板书。

17岁,张徐高中毕业了,有了大把时间的他,顺从父母的意愿跟着舅舅学画,“不到半年,画画水平跟以前相比确实判若两人。”说着,张徐向记者展示了他当年的绘画作品,连环画、素描、自画像、人像,很见功力。“我妈还给我许愿,说当时的油画第一人是她战友,我画得好就去跟他学。结果没多久,我就下乡去了。”

金钱板打得好

被拖到文化馆成文艺骨干

金钱板,形成于清初,早期多以跑乡场、扯地圈为主,后进入茶社书场演唱。由一人表演,唱词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方言土语演唱,唱词通俗易懂。其唱腔以部分川剧曲牌与四川民歌为基础形成。表演者手持长约一尺、宽约一寸的三块楠竹板进行表演。其中两块还嵌有铜钱或其他金属片,表演时竹板互击,能发出金属声音,艺人们以它为道具进行表演,“走州吃州、走县吃县”。

18岁的张徐金钱板打得好,专业又是画画。到乡下没多久就成功报名县文化馆美术学习班,“那会儿笔还没丢,在学习班遇到了一帮画友,大家都是年轻人,年轻气盛。”学习班课程结束,张徐写了一段金钱板,记录大家的学习场景。“当时根本不懂得平仄,也不懂唱腔。但我板子一耍,大家就很惊奇,觉得很好看,还互相留地址说以后常来往。”

这次表演引起了学习班美术老师的注意。“美术老师回去就跟文化馆说,这个娃娃金钱板打得好!没想到,当时就有曲艺队的老师,专门坐车到我住的地方,喊我去文化馆。”因为要劳动挣表现,张徐拒绝跟曲艺队老师走,“结果那个老师硬是拖起我走。”

到了文化馆,张徐常要到基层宣传演出。为了让宣传活动影响力扩大,张徐快速认识到了节奏明快、形式新颖的金钱板的魅力。“那会儿年轻爱表现,下乡演出多,也有生活阅历。而且我写唱词注重笑料,有包袱,现场效果好,经常拿奖。”张徐的金钱板很受当地人欢迎和喜爱,他与金钱板的缘分也越来越深……

封面新闻记者荀超摄影关天舜

拜师邹忠新 竹林单独去练嗓

金钱板流派分“花派”、“杂派”、“清派”。“花派”板式打得花,打得热闹,且打且耍,眉眼身法灵活自如;“杂派”唱词长短运用自如,不受节奏拘束,唱一段说一段,说中带唱;“清派”重视咬词吐字,字正腔圆,细腻准确,行腔中不能有“啦”、“哈”、“呀”等虚字尾音出现,表演动作不大。金钱板代表人物邹忠新吸收了“清派”、“花派”、“杂派”等各艺术流派之长,创新演新,并不断改革金钱板的演唱艺术,形成“邹派”。

邹忠新生前对张徐评价很高,“我喜欢这个徒弟,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就是漂亮,那才安得儿逸哦。二一个呢,我这个徒弟娃娃正派,不乱来,孝心好得很,我喜欢德行好的娃娃。他学得很好,而且他把金钱板改革得好漂亮。”

时间回到1977年,20岁的张徐因为金钱板打得好,被成都市曲艺团“点招”为邹忠新的学生。回想起当时的招生考试,张徐笑了,“说要考试,我赶紧根据邹老师的唱词请了川剧老师作曲。一开口,完全就是川剧高腔,相当于我是打着金钱板唱的川剧。但邹老师人很好,唱完点头说‘这个娃娃要得’。我觉得应该是老师热心肠,把我要起了。”

学艺两年,张徐跟着邹忠新一字一句地学。“我每个礼拜去两三次,先背词,唱会了就学表演,手到眼到,先模仿邹老师,他再一点点给我抠细节。”金钱板讲究唱腔,张徐就每天练嘴皮子功夫。“现在大家都说我的嗓子亮,其实刚参加工作时我的嗓子很差,找了好几个声乐老师都没把我扳过来。”

但张徐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其实人只要没得声带小结这些,都是好嗓子。音色、气息运用到位,有时候完全靠‘悟’。我跟着教授学了几年都不行,最后就看身边的演员,坚持模仿他们,天天去竹林里自己练,不到半年就解决了假嗓的问题。”巅峰期,张徐可以唱很高的调。

有段时间,张徐还专门到艺校学习,从舞蹈基本功练起,锻炼体形。“邹老师最有名的《十三太保》我没有学到,他是将舞台上的一套动作连贯起来了,但我当时在艺校练的动作比他复杂。真是苦练形体,在业务上没得到啥表扬,就是刻苦天天得表扬。”

封面新闻记者荀超摄影关天舜

|名家档案|

张徐,1957年5月生,祖籍安徽,两岁半来到成都。1977年考入成都市曲艺团,成为金钱板大师邹忠新的关门弟子。国家一级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金钱板)”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四川金钱板艺术的表演形式和唱腔方面有所创新,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艺术大奖。2002年,他创作表演的《怪哪个》,获第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2009年,主演的大型话剧《坚守》,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他策划的金钱板音乐剧《车耀先》,荣获四川省首届“文华奖”最佳剧目奖、优秀演员奖等多个奖项。先后跟随牛群、李立山学习相声,并于2010年拜李立山为师。另外,张徐还创作、表演并导演了小品、表演唱等其他曲艺形式。荣获“成都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十佳演员”、“巴蜀笑星”等称号,其演出剧照已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

新闻推荐

成都第七批68名“终生禁驾”人员名单公布 其中,肇事逃逸者55人,酒驾或醉驾者13人

其中,肇事逃逸者55人,酒驾或醉驾者13人11月30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市交管局获悉,为预防、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双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双流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四川金钱板张徐 误入三才板 一唱五十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