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校院企地发展共同体峰会现场
作为2018年全国双创周成都主会场地方特色重点活动之一,成都校院企地发展共同体峰会近日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举行。峰会不仅发布了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工作排行榜,还有两项新的项目签约落地成都。截至目前,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全部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签约项目287个,协议金额超过2600亿元。
筹建“大科学装置研究中心”
将引进中科院重大科学项目
会上,成都市政府与中科院成都分院、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签订《关于筹建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项目协议》。根据协议,成都市将与中科院成都分院、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据中科院成都分院党组副书记王嘉图介绍,这一项目主要围绕通讯、电子信息等领域进行研发,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院正式运作后,将对成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提供支撑。
记者了解到,除了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落地成都外,中科院即将在成都建立一个“大科学装置研究中心”。“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依托大科学装置研究中心,建立一个科普馆。”王嘉图表示,通过平台建设,将中科院的重大科学项目引到成都;而科普馆,将为公众普及科学知识。
峰会上,王嘉图还透露了位于成都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的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项目建设情况,“一期工程已经完成40%的进度,完成后将聚集6000多名双创人才。”
依托成都双创环境
成都中医大将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
据了解,此次峰会致力于引聚域内外校院企各方优势资源要素向产业功能区集聚,推动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构建产业生态圈、培育创新生态链,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赋能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峰会上,成都市政府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签订《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以“到2020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成1—2个世界一流学科,建成一批国内一流学科;到2030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到2056年,共同将成都中医药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为目标,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市校协同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余曙光表示,“成都高校在双创方面,是重要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此次签署的共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战略合作框架的协议,希望通过校企地的合作模式,创造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成都模式\’。”
记者从会场上发布的成都市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工作排行榜中了解到,截至2018年8月31日,在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工作当中,签约项目最多的是高新区,数量为34个。其次是双流区和温江区,分别为28个和24个。
据了解,成都市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工作自2017年12月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全部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签约项目287个,协议金额超过2600亿元,已启动实施项目117个。产业功能区累计引聚包括60余名国内外院士在内的10000余名高水平人才;与300余个国家、省部级创新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建成产学研联合实验室100余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4000余家。
·协议·
《关于筹建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项目协议》
将主要围绕通讯、电子信息等领域进行研发,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
·项目·
中科院将在成都建“大科学装置研究中心”
依托大科学装置研究中心,建立科普馆,将为公众普及科学知识
·数据·
成都市校院企地深度融合
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全部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签约项目287个,协议金额超过2600亿元,已启动实施项目117个。
成都晚报记者 何海燕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马拉西亚人在成都当农民: 活力农耕 养牛种菜 蔬菜供给60组成都家庭
阿明哥在他的玉米地前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笔下的梦想,一位马来西亚人在成...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