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机长刘传健接受媒体采访。
“这份荣誉属于中国民航中国民航,,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这是我们共同的光共同的光荣荣。”
——英雄机长刘传健 5月14日,刘传健驾驶的川航3U8633航班火了。无论是电视、报纸、网络还是自媒体,都滚动报道这个机组创造的奇迹。万米高空,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顶着失压、风压、缺氧和极度不适,刘传健操控着飞机,成功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百余人的生命得救了,大家自发叫他“英雄机长”。6月8日,四川省和中国民用航空局为机组举行高规格表彰大会。机组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机长刘传健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并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待遇。同时,奖励机长刘传健500万元、第二机长梁鹏200万元、副驾驶员徐瑞辰100万元,其他6名机组人员共100万元。
上台领取获奖证书时,刘传健笑得有些羞涩。台下,有他的生死搭档,有他的同事,还有他的妻子。他在现场发言时说了很多感谢,他认为,自己和机组的这份荣誉属于中国民航,属于每一个人,是大家共同的光荣,“表彰是个新的起点,希望尽快融入到平时工作中,带给公司和社会更多正能量。”8次感谢 荣誉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事隔26天,刘传健再次回忆起当天的情况,说了8次感谢。
5月14日清晨6点27分,刘传健驾驶着3U8633次航班从重庆飞往拉萨。7点钟左右,飞机过雅安,进入高原山区。这时,刘传健发现驾驶舱右风挡玻璃出现裂纹,随即向空中管制员申请下降高度,并准备飞向成都备降。
让刘传健意外的是,刚和空管交流完指令,右侧风挡玻璃便不翼而飞,瞬间副驾驶的半个身子都挂在了机外。“部分仪表盘被掀开,飞机严重颠簸并极速下降,瞬间的失压让我听觉失聪视线模糊。”强大的气流从窗外袭来,冲击力让他无法戴上氧气面罩。
危急关头,刘传健顾不上缺氧、失压、风压和极度不适,脑中的唯一念头就是要把飞机操控好。“千万不能让飞机掉下去。”他拼尽全力,双手牢牢握住驾驶杆,终于控制住剧烈震动的飞机。
就这样过了34分钟,经历了紧张、紧迫和紧急的飞行后,3U8633航班安全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刘传健还记得和机组成员走出舱门时,看到飞机外面集结的各种应急车辆,看到同事们焦急热切的眼神,看到身边人的一行行热泪。
想起这些,刘传健现场说了很多声感谢。“感谢第二机长梁鹏,他及时查阅失压程序,向我提供相关数据;感谢重新回到座位的副驾驶徐瑞辰,他一直用应答机识别特情代码;感谢以毕楠为乘务长的全体乘务员,他们在客舱沉着处理特情;感谢空管的同志们,他们在短时间内让出空域,腾出空道,为备降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这次特情成功处置后,整个机组得到社会各界、广大民众的盛赞,评价我是英雄机长,中国版的萨利机长,谢谢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极高的评价,我坚持认为,这份荣誉属于中国民航,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这是我们共同的光荣。”
26天休养 影响逐渐在恢复
在金牛宾馆东苑娇子厅,英雄机组被安排在第一排最中间,8位英雄都穿着制服出席。
事发后的26天里,除了进行相关身体检查、预防性治疗外,刘传健都在重庆家中休息。“目前还有一名乘务员在治疗,其余都挺好的,基本上都在休息。”经历了这次险情,大家的心理变化挺大的,从应急到休息再到回想,每个人都会受影响,但影响逐渐在恢复,“公司还安排了心理医生和我们聊天,希望我们更快从心理阴影中走出来。”
对于此次表彰,刘传健说:“其实就是个新起点,我认为英雄其实很简单,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工作,都是英雄。所谓新起点,就是尽快融入到平时的工作中去,带给公司和社会更多正能量。”在他看来,5月14日那天的备降成功,离不开平时的训练,“飞行是很严谨的工作,平时训练和制度都非常严格,包括各种应急情况处理都有专业流程。”
未来,刘传健还想继续飞。至于何时才能重返蓝天,他表示还需再等一段时间,等到体检合格后才能回到驾驶岗位。
对于年轻的飞行员,刘传健给出了自己的飞行建议,“年轻飞行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讲方法,学会精于飞行,乐于飞行,更好地保证安全。”
38小时煎熬 妻子冲出车门瞬间落泪
刘传健的妻子邹函也来到表彰大会现场。台下,看着丈夫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长”时,她笑着鼓掌,眼角却湿润了。
邹函是重庆一所高校的老师,平时工作比较忙,不怎么看电视和上网。5月14日当天,是朋友和家人告诉她刘传健在空中遇到的特情。“我当时很担心,不知道他有没有受伤,但一直没联系上。守着电视,才知道了具体原因,我觉得很难过,原来丈夫在飞机上遭遇了很大的压力。”
5月15日晚上9点30分,距特情发生已过了38小时,邹函才见到刘传健。看到前来迎接的丈夫,她还没等车停稳,便开门冲出去,眼泪瞬间掉下来。后来,邹函发了条朋友圈。“感谢所有人的关心和认可,这是一件很大的事,他沉着冷静处置得当,他是我的骄傲;这也是一件很小的事,他只是去飞了一个航班,履行了一个机长应尽的职责。记得很多年前,一位资深机长跟我说,民航不需要英雄,我们要的是安全,作为一名飞行员的家属,我只希望每一次飞行都顺利,每一次起降都平安。”
20多天来,丈夫待在家中,邹函从没说起过那次惊魂,她希望丈夫的生活尽量平静一些。对于未来,她非常支持丈夫,“丈夫很喜欢飞行,也想回到这个岗位上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殷航张福超摄影魏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碧红)6月6日,在成都市投资促进“百日擂台赛”(首季)第六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竞进赛上,32个重大项目落户成都,协...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