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客户端5月15日电 综合消息:5月14日7时许,四川航空一航班在万米高空遭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破裂脱落,随后安全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此次“世界级”备降引社会高度关注。15日凌晨,川航就此次航班备降事件发布说明并致歉。目前,中国民航局调查组已进驻川航进行调查,风挡破裂原因等疑问待解。
川航一客机备降成都
“飞机晃得厉害,桌子都抓不住。”四川航空3U8633航班上的乘客王女士回忆时说,因航班起飞时间较早,她和很多乘客都趴在桌子上睡觉,事发时直接被晃醒了。飞机猛地向下一沉,机舱内乘客“乱作一团”。
14日上午,川航3U8633航班备降的消息引发全国网友高度关注。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当日发布通报称,3U8633航班当天执行重庆至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7时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川航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备降飞机机型为空客A319,飞机备降后,58名旅客改签至另一航班从成都飞往拉萨,27名旅客及2名机组人员感觉不适前往医院检查就诊。经初步检查,27名旅客未见明显异常,飞机副驾驶皮肤擦伤,一名空乘人员因腰伤收治入院。驾驶飞机成功备降的机长刘传健身体无明显异常。
川航15日凌晨发布情况说明称,因机械故障造成航班备降,由此给旅客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出行不便,川航作为航空承运人,向该航班全体旅客深表歉意。
被誉为“世界级”备降
飞行轨迹显示,3U8633航班从重庆起飞后,不久升至32000英尺(约11000米),经过成都区域时,飞机仍正常前行,但很快又折回成都方向,转圈一周后,逐渐从近万米高空降落。
机长刘传健描述,事发时没有任何征兆,风挡玻璃就突然爆裂,发出“轰”的一声巨响。“我往旁边看时,发现副驾驶的身体已经飞出去了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还好他系了安全带”。
风挡玻璃脱落后,驾驶舱所有物品都飞了起来,许多设备都出现故障。他回忆,当时飞机时速达八九百公里,且处于高空。风挡玻璃脱落后,驾驶舱瞬间处于失压、低温环境,每一个动作都变得十分艰难。
在发出7700紧急代码后,刘传健凭借目视,人工操作完成返航迫降,“靠毅力在掌握方向杆”。直到平安落地后,他才意识到,“当时我的身体应该也是发出了非常大的抖动。”
军事评论员、航空科普作家田晨接受采访时说,3U8633航班在近万米高空飞行时,时速800公里左右,在自动驾驶失效并面临-50℃至-60℃强低温、强气流的情况下,操作飞机完成降落,其迫降难度超过此前同类事故。
事件处理中,机组人员紧急时刻的沉着冷静得到一众赞叹,被誉为一次“世界级”的备降。
风挡破裂是什么原因?
风挡破裂是什么原因?资深业内人士解释,一是外部物体击打,如飞鸟撞击,这种情况常出现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二是因飞机内外气压差过大,玻璃老化承受不住,这种情况发生在高空,对飞机安全和人身安全危害较大。三是风挡玻璃上的除冰电阻丝短路,造成局部过热,致玻璃破裂。四是飞机制造时的人为因素。
多名专家分析,此事件首先可排除“鸟击”情况,因为风挡玻璃破碎时不是起飞和降落阶段,已达到巡航高度,没有撞鸟的可能性。北航一名专家介绍,可能原因是装配,劣质玻璃、螺钉等。
目前中国民航局调查组已进驻川航进行调查。谈及调查流程,田晨说首先是当时机组情况陈述,随后是调取飞机“黑匣子”。
“它(黑匣子)的飞行管理数据记录,拨动一个开关都会被记录。”他说,最后一个环节是调取飞机维护记录,“这个记录已在事故后紧急封存,包括维护人员工作流程、维护材料使用寿命等”。
空客中国公司称,空中客车已经指派专门的技术团队,为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主导的事件调查提供任何必要的支持。
新闻推荐
执飞机长刘传健。破损的驾驶舱风挡玻璃。驾驶舱右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舱内迅速失压、副驾驶一半身体暴露在机舱外、仪表...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