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双流新闻 > 正文

川航一航班空中风挡玻璃破碎, 两名机组人员受伤,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来源:烟台晚报 2018-05-15 09:43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成都5月14日电记者从四川航空公司了解到,5月14日,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该航班于7时40分左右安全落地。此后,川航安排3U8695执行成都至拉萨航班,已于12时9分飞往拉萨。该事件正调查中。

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发布消息称,3U8633航班执行重庆至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7时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机并得到妥善安排。备降期间右座副驾驶员面部划伤、腰部扭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

新闻专访

机长:副驾身体飞出一半身体悬挂外窗

作为一名飞行员,刘传健想到过各种突发事故,但却没有想到会遇到《空中浩劫》里英航5390航班几乎一模一样的情况。

专注于还原航空灾难的纪录片节目《空中浩劫》里面记录了英航5390号的故事:1990年6月10日,该航班在飞行过程中,在驾驶舱风挡玻璃突然破碎,机长死亡的情况下,副机长驾机成功回到地面,创造了一个航空史上的奇迹。

刘传健是一名老机长,他看过包括《空中浩劫》在内的多部航空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作为业内人士,他常常从这些世界级航空事故中进行专业研析。

据中国民航局西南地区管理局官方通报,2018年5月14日,3U8633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7点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机并得到妥善安排。备降期间右座副驾驶面部划伤腰部扭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川航已协助旅客安排后续出行,相关后续保障有序开展。从一些自媒体上流传的图片显示,在万米高中,3U8633航班,驾驶舱右侧前风挡掉落,瞬间失压一度将副驾驶吸出机外,所幸他系了安全带,在驾驶舱失压,气温迅速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仪器多数失灵的情况下,机长刘传健凭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让飞机平安着落。

这几乎是英航英航5390号的翻版。

5月14日下午,记者联系上机长刘传健,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刘机长好,你现在身体好吗?

刘:身体没有感到明显不适,接下来公司还会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记者:我刚才采访一些业内人士,他们说这次备降非常难?

刘:非常难的一件事,不是一般的难。难度体现在飞行途中的座舱盖掉落、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的情况下,会对驾驶员造成极大的身体伤害。风挡玻璃掉落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失压,突然的压力变化会对耳膜造成很大伤害。温度骤降到零下20~30度左右(监测显示,当时飞机飞行高度为32000英尺,气温应该为零下40度左右),极度的寒冷会造成驾驶员身体冻伤。

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噪音极大,你什么都听不见。大多数无线电失灵,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记者:近万米高空,氧气也非常稀薄吧?

刘:跟客舱一样,驾驶舱失压后,会自动脱落氧气面罩,缺氧问题不大。驾驶舱和客舱是密封隔绝的,因此失压、降温没有对乘客造成影响。记者:我注意到航班起飞时间是在6点25分,事发时间和位置是什么时候?

刘:应该是7点多,我没注意到准确的时间,离成都的距离大约在100公里至150公里左右。

记者:事发时有什么征兆么?

刘:没有任何征兆,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哄”一声发出巨大的声响。我往旁边看时,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还好,他系了安全带。

驾驶舱物品全都飞起来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无法听到无线电。整个飞机震动非常大,无法看清仪表,操作困难。

记者:是怎样的困难法?

刘:瞬间失压和低温让人非常难受,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你要知道,当时飞机的速度是八九百公里(每小时),又在那么高的高度。我给你打个比喻: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度的哈尔滨大街上,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狂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记者:确实非常困难。我听说发出了7700的指令?

刘:是我发的,在下降时候发的,发生了故障马上就要发这个,相当于是表示“现在我需要帮助”,管制台会看到它,知道大概的情况,发生了一个怎么样的问题,键盘输入数字。记者:在自动驾驶完全失灵,仪表盘损坏,无法得知飞行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方向、航向,返航机场的位置等等?

刘: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目视靠自己来判断,民航很多是自动设备,其他自动设备都不能提供帮助。这条航线我飞了100次,应该说各方面都比较熟悉。记者:返航过程中,有没有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

刘:当时只想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无法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为避免整个机组进一步受到伤害,要先减速迫降,而在紧急高度下降,噪音极大,自动设备不能提供帮助。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

我当时的身体应该是发出了非常大的抖动。记者:从飞行数据上可以看出,事故发生后,紧急下降分了两个阶段:一是从32000英尺左右紧急下降高度,二次是从24000英尺高度下降到着陆。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因为当时(飞机)的速度非常大,噪音也很大,必须要进行减速。直接下降的话,会造成飞机上人员的伤害。记者:从发生事故到降落花了多少时间?刘:大概20多分钟。记者:今天早上的天气情况怎样?对这次紧急迫降是否有影响?

刘:天气帮了很大的忙。今天早上几乎无云,能见度非常好,如果是伴随降雨或者天气状况不好的话,后果无法预料。记者:业内人士说你们学习飞行时会有一个模拟噪音、低温等过程?

刘:在初级教练机阶段,会有一个极端情况模拟训练。但高度和速度都不可能像这次这么快。记者:网上有传言着陆后飞机爆了胎?刘:没有的事。因为飞机超重,并且反推设备不能工作,因此比正常滑行距离要长,轮胎摩擦更久,导致温度过高,然后轮胎自动瘪气———这是一个保护,不是爆胎。

记者:能说说你的经历么?

刘:之前一直在军校飞行。2006年转业后一直在川航工作。记者:网民说你的这次经历跟《萨利机长》比较像?

刘:《萨利机长》我看过,其实这次跟英航的那次更像。

记者:就是《空中浩劫》里提到的英航5390航班?像你们是不是特别关注那些关于航空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

刘:对。我们平时会关注特殊的飞行事故,会刻意关注从职业的角度,考虑事故发生原因,自己应该怎么去操作,做一些特殊准备。记者:有没有想过自己会遇到这种情况?

刘:平时有一些经验,从刚毕业到现在自己已经飞了几十年了,这方面还是做了一些特别的准备,谁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飞行员这个职业就是与非正常情况打交道,正常的情况大家都没问题。据《成都商报》

新闻推荐

万米高空飞机风挡玻璃脱落 副驾驶一半身体飞出窗外 机长镇定操作 安全备降救下百余人

5月14日拍摄的发生故障后准备降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川航3U8633新华社发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该航班于7时40分左右安全落地。此后,川航安排3U8695执行成都...

双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双流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川航一航班空中风挡玻璃破碎, 两名机组人员受伤,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