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随着原部门行政审批专用章停用封存和第一份加盖行政审批局审批专用章的行政许可证颁发,双流区行政审批局在试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在“一章”探索上,双流区采取先行先试、逐步推进的方式,先期将区财政局、商务局、房管局、卫计局、司法局、交通局、人社局、民政局、城管局等9个部门的48个大项划转至区行政审批局,实现主要行政审批事项“一章”审批。据了解,今年内还双流区将逐步扩大事项划转范围,逐步实现“一章管审批”。
在“一窗”服务创新中,双流区推进“一窗综合受理”政务服务模式,从原来的“一窗接件、内部流转、一窗出件”向“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升级,群众办事“只找窗口不找人”。
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 市民办事仅跑一次
“给我的感觉就是办起来很快,才跑一趟路,许可证就办好了。”2月5日,家住双流区东升街道的曾广友拿到了双流区第一份加盖行政审批局审批专用章的招牌设置许可证。
“这枚印章不仅适用于目前9个部门48个大项审批,今年,它的审批范围还将逐步扩展到12个部门81个大项。”双流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2月份,双流区行政审批局结合“仅跑一次”改革,将已基本达到相对集中条件的区财政局、商务局、房管局、卫计局、司法局、交通局、人社局、民政局、城管局9个部门48个大项许可事项划转区行政审批局。区行政审批局正式启动“成都市双流区行政审批局审批专用章”,先期实行“一颗印章管审批”。
记者了解到,在首批许可事项移交过程中,双流区严格拟定并遵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交接表》,认真做好许可事项、人员、勘验方式、证照、印章等移交工作,以确保后续工作无缝连接。首批许可事项划转后,双流区行政审批局将48个大项及时分解成67个小项,做到了事项清晰、方便群众办理。
大厅“一窗通办”
群众窗口办事不纠结
“以前办事最怕的就是窗口来回跑,跑的窗口多了,总是感觉不方便。”王先生是双流区某房产咨询公司工作人员,在双流区行政审批局开通窗口综合服务区后,他从原来跑三四个窗口变成一个窗口就能办,而且任意一个窗口都能办理。
“不用纠结找哪个窗口,哪个人少哪个办,真的很方便。”王先生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双流区借鉴多地经验,推进“一窗综合受理”政务服务模式,从原来的“一窗接件、内部流转、一窗出件”向“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升级,实现审批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
在政务服务大厅,将原来的零散的部门窗口进行“打包”调整。改造后的政务服务大厅分为经贸商务区(A区)、综合受理区(B区)、垂管部门及其他服务区(C区)、便民服务区(D区)、公安积分入户区(E区)、出件区(F区)、帮办导办区(G区)七个大区。
“结合“仅跑一次”改革,我们全面推开免费导办服务,由导办人员指导群众填单、做好一次性告知、帮助筛选资料是否齐备等工作,然后引导群众取号并到综合受理窗口交件。”据双流区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介绍,双流区推行的“一窗综合受理”,实行“一窗通办”,由受理中心人员按照区行政审批局“一窗通办”标准化操作手册负责接件、录件和实质要件初审,逐步实现政务大厅服务窗口由过去形式要件审查到实质要件初审的飞跃。
同时,双流区行政审批局根据办件初审准确率、服务效率、服务态度等指标,对综合窗口受理中心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促进业务水平提升。
企业、群众申请事项的实质要件经综合窗口初审后,录入业务专网并通过“一键通”平台转后台集中办理,办理结果由出件窗口统一通知申请人领取。窗口实行“接、办”分离,审批人员集中精力进行实质性审查,提升审批效率,群众办事只找一个窗口还能办多件事,真正实现窗口办事不纠结,一个窗口搞定“所有事”。
王萨峰 邓竹梅 记者 郭庆 文/图
新闻推荐
金堂的灯光秀黄龙溪的龙狮瑞狗迎春,万象更新。这个春节,成都各区(市)、县闹春活动精彩纷呈,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每天都将持续为读者推荐好玩的线路和节目,让您的春节年味儿十足。?双流区龙狮文...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