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 闫新宇)近日,《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出炉。根据《总体方案》,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目标是,至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凸显,空港口岸功能和开放门户功能进一步提升,临空高端产业体系基本成型,初步建成引领西部、影响全国的临空经济示范区。
根据发展目标,至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临空经济产业体系基本成熟,形成一批临空制造、航空服务、航空物流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级内陆临空经济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打造临空经济创新高地
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规划范围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中心,北至成双大道、华牧路,南至大件路外绕线,东至剑南大道、西航港大道,西至环港路、胜利区域,包括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等区域,涉及东升、黄甲、公兴、胜利、西航港、协和等镇、街道。规划管理面积100.4平方公里,其中机场控制区面积11平方公里。示范区周边双流区域为协同发展区,与示范区同步规划、同步发展。
根据《总体方案》,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有四大战略定位,分别是临空经济创新高地、临空高端产业集聚区、内陆开放先行区和新型生态智慧空港城。
形成“148”高铁交通圈
根据《总体方案》,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将优化空铁对接,充分发挥蓉欧快铁、中亚班列黄金双通道优势,建成面向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空铁联运贸易快速通道。基本形成至重庆1小时高铁交通圈,至周边省会城市兰州、西安、贵阳等4小时高铁交通圈,至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8小时的“148”高铁交通圈,构建空铁联运、通江达海的高效运输网络。
加强空公联运,加快省际、成渝城市群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等运输大通道建设,完善示范区与成都中心城区、天府国际机场、青白江、新津、新都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货运交通体系,加快建成“外畅内联、结构合理、安全高效”的快速公路网。
构建“一港四区”空间发展格局
根据《总体方案》,四川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集约开发、弹性发展的原则,科学确定开发强度,通过分区规划、产业准入、土地用途管制等方式实施管控性发展,构建“一港四区”空间发展格局。
“一港”是国际航空港,包括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及周边环绕区域,管理面积17.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站前商务服务、航空维修服务、72小时过境服务等功能,打造成为空港服务核心区和内陆开放窗口。
“四区”为临空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布局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南侧,管理面积43.7平方公里,包含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高端智能制造区两个区域。
其中,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重点发展保税加工制造、国际商品展示贸易、离岸金融、保税检测维修、保税物流等功能,打造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平台。
高端智能制造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生物产业等功能,打造成为参与国际分工的临空高端制造产业集群。
航空物流与口岸贸易功能区,布局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东侧,管理面积10.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航空保税物流、跨境电子商务、进境指定口岸服务、航空口岸贸易等功能,为空港自贸经济提供重要支撑,建设成为国际自由贸易流通口岸。
临空综合服务功能区,布局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西侧和东南侧,管理面积17.1平方公里,包含通用航空产业区、协和公兴片区两个区域。其中,通用航空产业区,重点发展基地航空、公务机FBO、公务机托管、MRO、检测、研发等功能,配套发展商务会议、休闲、高端零售等高端商务服务功能,打造成为彰显通用航空特色主题的商务中心。协和公兴片区,重点发展适宜居住、创业孵化、创新研发、生态休闲等服务功能,打造成为集宜居品质、休闲特色为一体的空港创新创业示范区。生态防护功能区。管理面积11.5平方公里,主要包含示范区内环城生态带、机场生态防护区等。
新闻推荐
借力口岸优势 打造“海鲜王国” 创业者周强把更鲜活的进口鱼虾端上成都餐桌
编前“企业家是城市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这是昨日召开的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传达出的信息之一。会议不仅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性物流服务业、跨境贸易和供应链体系;还提出要创新信息要素供...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