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津援藏实录
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献上洁白的哈达,来自巴塘县人民小学的达哇卓玛对接下来一周在新津的生活满怀期待。5月17日,是2016年巴塘—双流—新津格桑梅朵绽放工程“三进”活动启动的日子,小卓玛和其他28名来自巴塘的小伙伴一起,与29个新津家庭“结对子”,同吃、同住、同学习。
格桑梅朵,藏语中的意思是格桑花的花骨朵,如同藏区的孩子们。孩子代表了藏区未来,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近年来,“格桑梅朵绽放工程”已成为一项援助重点工程。
援藏,要援在点子上、援在心坎上。两年来,新津援助巴塘的18人队伍,响亮地喊出了“智慧援藏、真情援藏、用心援藏”的口号,把援藏工作作为增强执政意识、提高工作水平、磨砺意志的难得机会,他们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的风格,与受援地区心连心、一家亲,手牵手、共发展。
□张有容 图片由新津外宣办提供
资源化资本 智慧援藏
位于川、滇、藏交界处的甘孜州巴塘县,自然风光旖旎多姿,不仅有灵秀神秘的措普圣湖、巍峨俊秀的格聂神山,还涵盖了多样的山地景观、冰川景观、高原湖泊以及寺庙、茶马古道、巴塘弦子等丰富的人文景观。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制约,秀美巴塘长期“养在深闺无人识”。
2014年,当新津县18人的援藏团队到达巴塘时,立即对当地展开一场密集调研。新津援建巴塘县工作组负责人、巴塘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新津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局长王蕾认为,在已有援建工作安排的基础上,还应加大智慧援藏力度,引导两地优势产业互动,促进受援藏区产业提档升级和跨越发展。
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两年多的援藏工作,新津援藏干部在远离派出单位和亲人的情况下,克服工作、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认真履行职能,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为巴塘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把巴塘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坚决做汉藏友谊的推进者——积极向挂职单位的领导、同事了解藏区情况,频繁下乡考察,摸情况、想对策;坚持挂包帮、走“亲戚”,一有空就到藏族“亲戚”家转转,通过走“亲戚”、访民生,切实解决藏族群众实际困难,扩大与藏族同胞的交往交流;在思想感情上与当地干部群众融为一体,以发展当地、造福当地群众为己任,与农牧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把工作重心放在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政策上,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农牧民生活上,坚持办好惠民实事,增进汉藏友谊,体现了浓浓的汉藏血脉真情。“工作中,我们坚持创新思维、智慧援藏,坚决做藏区发展的建设者。”凭借在新津工作时积累的文化旅游产业丰富经验,王蕾提出了借新津梨花节,展示巴塘美景与文化,以自然资源和市场化手段相结合,撬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优美的弦子舞,在新津怒放的杜鹃花树下搅动起一股热浪。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巴塘弦子,成为到新津赏花的又一特色亮点。跟随悠扬的胡琴声,不少游客自发加入到藏族姑娘小伙的舞队中,随律而动,欢乐恣意蔓延。连续两年,由新津援藏工作队牵线搭桥,“幸福新津·弦舞巴塘”文化旅游交流周活动与新津国际梨花节强强联合,成为一道亮丽风景,为成都周边市民及外地游客了解巴塘、了解援藏工作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
“新津为我们引入了内地许多好经验和好做法,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扶持。”巴塘县旅游局局长绒布表示。“格桑梅朵绽放工程”,同样体现出新津援藏的智慧。
5月22日,29名巴塘小朋友起了个大早,冒雨参观了成都北车有限公司,体验了新津有轨电车R1线,走进翔生农场品尝、采摘有机蔬菜,还现场制作了手工饼干。“今天参观的生产车间,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我知道了地铁是怎样造的,了解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开阔了眼界!”来自巴塘的洛绒月登对机械方面的内容表现出了很大兴趣。“藏区相对闭塞、落后,对藏区教育的帮扶既要‘送进去\’,也要‘走出来\’,让孩子走出大山、高原,让他们增进对祖国的了解,拓宽视野,才能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热情。”王蕾表示,从去年开始,新津县就会同双流区实施“格桑梅朵绽放工程”,目前已有67个藏族孩子走进新津。
爱心换知心 真情援藏
“农历九月初九,甘孜巴塘。蓝天白云,雪山圣湖,满目清澈高远。这已是我踏上这片热土,开启援藏工作的第447天,878公里的距离,只能让我在甘孜州巴塘县用电话连接到远在成都的父亲……”
这是新津县市场和质量监管局稽查大队副大队长李吉忠,在去年重阳节写给父亲的一封家书。挂职巴塘县食药监局副局长的他全力开展药品安全监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等工作。如今,巴塘食药监局执法办案能力在甘孜18个县名列第一。
对于新津的18人援藏团队来说,“援藏”是一种精神、“援藏”是一种骄傲。恶劣的环境、背井离乡的艰苦,需要他们的奉献和坚守;但对他们来说,援藏经历更是一份宝贵的财富,那灿烂的阳光、纯净的蓝天、美丽的巴塘弦子,都是他们一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对口支援工作要做细做实做出成效,做成促进巴塘跨越的发展工程、惠及藏区群众的民生工程、增进藏汉团结的连心工程。新津援藏队伍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的风格,主动融入当地、融入工作、融入群众,克服语言、饮食、气候、交通、环境等重重困难。
援藏干部李勇,在巴塘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挂任副局长。一到岗位上,李勇就对当地城管队伍做深入调研分析,结合自己在新津城管局近10年的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工作制度,重塑队伍形象;同时,从整治提升“小环境”的卫生形象为突破口,再扩展到“大环境”,使援建工作取得实效。
新津援藏教师肖鑫除了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外,建立微信群“藏汉一家亲,爱心在传递”。“我想通过新媒体技术,拓展援助渠道,汇聚更多力量来推动我们的援藏工作。”通过微信群力量,先后资助近10位贫困学子,同时联系企业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当地困难学生送去300多个爱心包裹以及上万元的钱物。
新津援藏教师高小宁协调新津援藏人员在巴塘人小成立“藏文培训班”,跟藏族孤儿结对认亲。“舍不得高老师!”今年5月,受援单位强烈要求高小宁留下来再援一届,高小宁也申请留下继续援藏。
真情援藏,把巴塘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已成为新津援藏工作组自觉践行的信念和传统,他们的真情付出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爱戴和支持,援藏工作组临时党支部获评巴塘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荣誉是属于大家的。”两年时间,工作组先后有7位同志被推评为省、州对口援藏工作先进个人。
探路创思路 用心援藏
前不久,新津援藏工作组和巴塘当地相关部门联合召开了一次会议,为下一步的工作探路。“我们即将撤离,下一批援藏干部正在遴选。我们希望听到他们最真实的需求。”王蕾说。
在新津的理念中,援藏就要援到点子上,讲求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了解到当地最缺的就是门诊医生、妇产科医生以及农业技术人才。”王蕾说,因此,在下一步工作中,在原有援藏干部人才不减少的前提下,将重点引进招商、农业、医疗卫生、教育等一线部门干部人才;另外,还将协调一定数量的巴塘一线部门人员到新津进行顶岗培训。
此外,新津还将协助加快推进巴塘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到巴塘投资合作,重点在现代农牧业、特色优势资源型加工业等方面引进、培育特色优势项目。同时,协助加快推进巴塘文化旅游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开发和管理水平,打造精品旅游景点。
只有“用心”,才能用好力、用对力。“用心援藏”,成为新津援藏队伍每项工作的注释。
“用心”,为巴塘争取了好政策:在新津援藏干部协助下,省道459线、460线已纳入甘孜州重点工作实施;国道318线巴塘县城12公里过境路段改造正式启动;巴塘县1020公里通村道路电子地图错(漏)报事项已及时处理并予以了纠正,同时省上相关部门专门划拨了专项资金790万元。
“用心”,为巴塘引来了高关注:经过新津援藏干部牵线搭桥,来自北京的爱心人士薛峰先生一次性向巴塘教育局捐赠100万元;成都市计量院与巴塘县签订了友好互助协议,并一次性支持巴塘县社会事业发展资金25万元;新津总商会号召新津企业家成立了“光彩耀巴塘”基金,今年首次向巴塘捐赠近20万元的教育物资,并将长期给予巴塘教育资金和物资支持……两年来,新津援藏工作组为巴塘争取专项资金和社会各界资金援助达1200余万元。
新闻推荐
激流,是速度的写照。刚刚过半的2016年,成都呈现的无疑是奔跑的姿态:5月,国家第一次明确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等,一道站上了国家城镇体系“金字塔”的“...
双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双流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