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资标准城乡一致、参保补助城乡统一、待遇水平城乡均等,成都通过“兜底”“提质”,补足农村公共服务中这块最大的“短板”
洗脚上田、进城入镇的亿万农民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记者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调查发现,“职住平衡”的新型城镇体系、“一核多元”的基层治理体系、“城乡一体”的服务保障体系,成为“新市民”过上“好日子”的三把“金钥匙”。
走进成都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农民集中居住区,一幢幢川西民居风格的小楼次第展开。依托农业规模经营和农家乐等就地就近就业渠道,2015年社区人均收入达到15470元。
在邛崃市夹关镇“沫江山居”新型社区,石月芳既当居民又当老板。“我家5口人分了两套各170平方米的安置房,一套加盟旅游公司做乡村旅游,另一套自住,多余的两间房装修成客房,房屋出租、旅游接待每年增收两三万元。”
“每个卧房都带独立卫生间。”邛崃市规划局副局长高静辉说,结合当地独特资源禀赋,新型社区在小区规划和居民户型设计上已经为居民谋生预留了经营空间。
地处成都市双流区城郊的板桥枫林小区,安置了数千户失地农民。相应的实用技能培训和有效的岗位推荐成为“新市民”谋生的“刚需”。2015年,小区先后组织3次农民集中培训,举办3场专题招聘会,解决了600余人的就业问题。
“现在社区就业率达到了80%以上。对于年龄实在偏大就业困难的居民,我们就支持他们购买社保,解决后顾之忧。”小区所在的长沟社区党支部书记邱文富说。
“要想成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社区,创新治理必不可少。”邛崃市五星村村委会主任孙献中说,集中居住区创建形成“1+3+6”的治理新机制,即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由村民议事会、业主委员会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构建形成新型社区管理体系,业主委员会培育物管公司、调解委员会、文艺宣传队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
“在农民集中居住区,业主委员会已成为代行自治功能的居民组织,有点类似于村委会,但又没有相应授权。”邛崃市冉义镇镇长张丽说,相较于传统意义上代表业主利益监督物管公司运作的城市小区业委会,农民集中居住区创建的小区业委会,又类似于城市社区居委会。
邛崃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冉义镇集镇新区暂由11个小区组团形成,每个小区都相应成立了这样的业委会,接受小区和集镇新区党组织领导,目前这样的探索已被推广到全市24个乡镇130多个农民集中居住区。
不和谐的“声音”也曾经出现过。“一年内有100多辆电瓶车被盗,最严重时一天要丢10多辆,一夜间17家商铺卷帘门被撬。”忆起前些年的情形,成都市新都区锦水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应柏印象深刻。这座小区,是成都较早的拆迁安置区,安置8个村近8000村民。
没有安全感,何谈和谐?张应柏决定给这个大家庭安上“防盗门”。经过社区两委商议,组建了14名成员的联防队社区内日夜巡逻,同时也负责社区的环境整治。
外靠联防队,内部网格化,人防技防一起上,锦水苑社区治安案件明显下降。随着小区楼栋门禁系统和天网系统等综合防范手段的完善,小区发案率基本为零。
随着农民在城乡新型社区居住、生活的逐渐稳定,治安、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等常态化公共服务需求随之而来。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了让进城农民尽快过上踏实日子,近年来成都在推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尤其是社会保障,成都“兜底”“提质”,补足农村公共服务中这块最大的“短板”。
记者从成都市统筹委采访了解到,目前成都已经建立全市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两种制度全面衔接、自由转移接续;已全面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市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市级统筹、城乡统筹、全域结算,做到了筹资标准城乡一致、参保补助城乡统一、待遇水平城乡均等。
“我每个月可以领到1300多元的养老保险金,老伴每个月也有1300多元,即使生病,在成都范围内随时随地都可以报销,不再像过去那样自己先垫一大笔钱,最后还遇到这不能报那不能报的情况。”今年79岁的双流区板桥枫林小区胡建明老人开心地说。
(原载2016年2月27日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方耀)重型卡车进进出出,工人们忙着操作,3月29日,双流区东升街道城北大街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工地繁忙依旧。看似与其他建筑工地没有不同,但该项目却有着不平凡的背景——它是双流区引进P...
双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双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