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锅庄文化”文史调查与研究辑要》
在我国各民族生活中,藏族由于“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将茶作为“一日不可或缺”的生存必需品。但藏族所居的青藏高原地区,素不产茶。
为了将川、滇的茶叶运入藏区,同时将藏区的土特产输入祖国内地,于是,一条条以茶叶贸易为主的交通线,在藏汉民族商贩、背夫、驮队、马帮劈荆斩棘下被开辟出来。它像一条条绿色的飘带,横亘于青藏高原与川、滇之间,蜿蜒曲折于世界屋脊之上。穿过祟山峻岭、峡江江长河,越过皑皑雪原、茫茫草地,像一条剪不断的纽带,把内地与藏区相连接;似一座跨越时空的金桥,把汉藏民族的兄弟情谊传送。
由于唐代以来这种贸易关系主要是以内地之茶与藏区之马进行交换的形式进行,故历史上称之为“茶马互市”或“茶马贸易”。伴随这一贸易而开通的商道,因而被称为“茶马古道”。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地跨川、滇、青、藏四区,外延达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各国。
在这三条茶马古道中,川藏道是开通时间最早,运输量最大,历史作用也最大的大道。
雅安,川藏道上的必经之地。
朝代变更,茶马古道拓展
雅安是亲历者
汉代
最早的茶马古道经过雅安
四川古称“天府”,是中国茶的原产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四川已将茶作为商品进行贸易。当时,蜀郡的商人们常以本地特产与大渡河外的牦(旄)牛夷邛、笮等部交换牦牛、笮马等物,茶作为蜀之特产也在交换物之中。这一时期进行商贸交换的道路古称“牦(旄)牛道”,算是最早的“茶马古道”。
其路线是,由成都、临邛(邛崃)出发,经雅安、严道(荥经),逾大相岭,经旄牛县(汉源),过飞越岭、化林坪至沈村(即笮都,为西汉沈黎郡治地),渡大渡河,经磨西,至木雅草原(今康定县新都桥、塔工一带)的旄牛王部中心。
唐宋
雅安设立茶马互市口岸
唐代,伴随文成公主下嫁而兴起的唐蕃政治、经济、文化大交流,使吐蕃出现“渐慕华风”的社会风气。唐人饮茶之习也被传入吐蕃,逐渐成为社会风习。
宋时,中央政府正式与藏区建立起了“以茶易马”的互市制度,随着茶马贸易的加强,茶马古道亦随之有了较大的展拓。这一时期的茶马大道主要为“青藏道”,即通常所说的“唐蕃古道”。唐蕃古道在前期主要是一条政治交往之路,后期则成为汉藏贸易进行茶马互市的主要通道。这条道路东起关中地区,经过青海,从四川西北角的邓玛(原邓柯县),过金沙江,经昌都地区、那曲地区至拉萨(逻些)。
这一时期,在四川的黎(汉源)、雅(雅安)亦设立茶马互市口岸,专门供应康区茶叶。
由于当时所易之马主要产自青海一带,故大量的川茶是从川西的邛崃、名山、雅安和乐山等地经成都、灌县(都江堰)、松州(松潘),过甘南,输入青海东南部,然后分运至西藏、青海各地。这条茶道一直延续至今,经由这路输往藏区的川茶被称为“西路茶”。
明清
两条道路经雅安至打箭炉
元代,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为发展西藏与内地之间的交通,元政府在藏区大兴驿站,于朵甘思境内建立19处驿站,从而使四川西部与西藏间的茶马大道大大延伸。明朝特别重视茶在安定藏区、促进国家统一中的作用,政府制定了关于藏区用茶的生产、销售、贩运、税收、价格,质量、监察的一系列法规和制度,抑制茶商投机倒把。开辟了自碉门(天全)经昂州(岩州,今泸定岚安镇)逾大渡河至长河西(康定)的“碉门路”茶道,并于岩州(岚安)设卫,驻军以保护茶道畅通。
成化六年(1476),规定乌思藏、朵甘思各部朝贡必须从“四川路”来京。
于是,四川不仅是边茶的主要生产地,而且成为了“茶马互市”的最主要贸易区。
明代川藏茶道分为“南路”(黎碉道)和“西路”(松茂)道两条。
“南路”茶道中,由邛崃、雅州至打箭炉段又分为两路:一路由雅安经荥经,逾大相岭至黎,经泸定沈村、磨西,越雅加埂至打箭炉,因其是自秦汉以来就已存在的大道,故名为“大路”;另一条是自雅安经天全两河口,溯昂州河,越马鞍山(二郎山),经岩州,过大渡河,至烹坝,到打箭炉。因系山间小道,故又称为“小路”。
由这两条路上运输的茶,分别被称为“大路茶”与“小路茶”。
历史沉淀,形成多元文化
雅安是见证者
茶马古道是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流,具有很大的旅游吸引力。
川藏茶马古道上有两千年的历史积淀,这条古道上星罗棋布的古镇、保存着众多的历史建筑遗迹,淹没在历史岁月中的茶市旧貌,依稀可辨的驮队遗踪,能让人浮想联翩,追随那千年的史迹,这条古道所穿越的“民族走廊”地区,能让人深刻感受到多元文化在此形成的绚烂多姿,这条古道上还大量的掌故与传说,留下了许多历史之谜,引人入胜。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道路,更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茶马古道是祖国统一的历史见证,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它就象一座历史的丰碑,让人感受到汉藏情谊的隽永与深厚。
雅安,见证了一切。
焦虎三
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资深作家,文化人类学者,国内知名的民族学者,著名人文地理作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
主编国内人文地理第一套《藏彝走廊丛书》,著有《山河是一种慢》《云端的阿尔村》《留住美好的汶川》等少数民族田野考察专著。《中国国家地理》2005、2006年度特刊(“选美中国专辑”“318国道专辑”)特约撰稿作家。《中国科学探险》“乡土中国”特约专栏作家,《国家人文地理》特约人文地理作家。
其人文地理作品被评价为“文学与学术合一的文笔,透视历史时与众不同的独特眼光,关注现实时人文关怀的盎然气脉,融知识、揭秘、自然、风土、真实于一体”。
新闻推荐
黄州会馆内景。太平场黄州会馆。太平场老街。太平场植家花园老茶铺。黄州会馆线描图。黄州会馆内的天井。□朱鸿伟...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