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一首以邛崃高埂镇文君荷塘为原型的民谣《远村》爆红网络,使得邛崃优美的田园风光也借此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一首民谣传递出浓浓的乡愁,也唱出了在外游子对家乡发展的关心。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让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乡村,“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振兴,更有精神层面的振兴。”在邛崃市相关负责人的帮助下,《远村》创作地邛崃市高埂镇、文君荷塘和回乡“游子”孙浩都得到了原型见证。
初见孙浩,他正在田边上打理着荷花田。“我们这田里不仅仅是栽种的荷花,而在荷花下面还养了龙虾。我们现在主要是通过‘龙虾养殖+观赏荷花’种养结合的模式,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出旅游业,吸引游客到这儿赏花的同时,还可以带动龙虾的销量。借助这个时机,书写乡村振兴的\‘邛崃实践’。”
孙浩只是众多返乡创业者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邛崃市以天府文化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为平台,创办乡村振兴培训学校,定制设计“培训+陪伴+种子计划”课程,成功创建返乡创业示范园(基地)3个、举办“创客沙龙”“返乡创业创享会”“创业大赛”等返乡创业活动,为人才振兴“助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人才是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的第一资源,而产业发展则是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近年来,邛崃市找准“精细农业”的着力点,选定“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发展”的路径,充分挖掘农村实用人才的“宝藏”,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的选拔与培养,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打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专家”;同时,挖掘人才需求导向,通过加大政策配套力度,打造适应农村发展的人才政策体系,让农村人才集聚效应强起来,实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才潜能”的闭环流动。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带动、能人引领,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创造性迸发出来,积极培育农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真正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强动力、增后劲。
如今的邛崃乡村,随着“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康养”“农业+互联网”等新经济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有着浓厚地域特色资源的经济潜力也得到充分释放,开发并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产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锦绣画卷必将在邛崃大地豪迈铺展,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农业农村产业兴旺发展。
新闻推荐
时隔22年 父子相见 他对他说——“你小时候的照片我还保存着”
昨日,64岁大爷李子恒虚弱地躺在床上与儿子贾其(化名)团聚留给64岁大爷李子恒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每天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看...
邛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邛崃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