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素有中国白酒原酒之乡的称号。中国有白酒的地方,几乎就有邛酒的存在。从曾经的辉煌,到如今的些许落没,面对当下行业周期性调整之后的井喷,是固守陈规,还是革故鼎新,创造一番新局面?
振兴邛酒,邛崃有关方面一直在尝试突围。
现实>
名酒产业园发展 遭遇行业调整期
在邛崃市邛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邛酒产业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思路》文件中,成都商报记者看到,2012年算是“邛酒产业发展顺利”的一年,不仅大力加强了名酒园区建设,引入园区酒企26家,12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2年第192号公告,批准邛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月17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酒业协会发布通知,正式授予邛崃市“中国白酒原酒之乡”称号。
然而,当邛崃名酒园区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时候,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到来,2013年开始,波及邛崃酒企,也影响到了入驻园区酒企的发展。重庆诗仙太白集团邛崃酒业有限公司(下称诗邛酒业)就是其中之一。
近日,成都商报记者在邛崃名酒园区诗邛酒业门口看到,厂区已经停产,门口和围墙的栅栏也有了斑斑锈迹。当地一位跟诗邛酒业有业务往来的服务商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诗邛酒业早在三四年前便没有投产了。
今年4月11日,有媒体曝出,诗邛酒业发布公告称:因经营策略调整,对外招商、整体公开出售邛崃酒业。成都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园区内也有多家酒企与诗邛酒业类似,已停产多年,荒草丛生。
有分析人士指出,邛崃名酒产业园这种模式并没有问题,只是恰逢行业调整期,有的企业出现经营困难,难以为继,但是挺过来的企业,面对2017年行业回暖,自然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此次探访中,成都商报记者还发现,园区也有另外一些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包括金六福酒业、有缘坊酒业、古川酒业、宜府春酒业等。
根据邛崃市经科局的提供的税收数据显示,随着2017年酒业的回暖,整个邛崃酒业利税较上年同期增长40%以上。
要实现邛酒持续不断发力,产业振兴,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十分重要。”邛崃一家酒企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者。
路径1
继续“勾兑天下” 倡导工匠精神
根据邛崃市经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邛崃市共有白酒原酒窖池约2.5万个,其中酒业园区1.5万个;白酒原酒年生产能力30万吨,储酒能力约100万吨。
成都达观投资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徐祥华分析认为,邛酒产能如果短期内能释放三分之二,即20万吨产能,那就需要3万多个窖池,而根据行业平均数据,20万吨原酒产值50亿元,带给当地的税收将超过10亿。
四川省白酒酿造专家古代良告诉成都商报记者,3万多个酒窖投入了资金约为2.5亿左右,这些窖池越用越有价值,是这些酒厂的灵魂所在。
从事了22年邛酒运输的郑继刚告诉成都商报记者,1996年,他买了10辆运输能力40吨的原酒运输车,源源不断地将邛崃原酒销往全国各地。10辆车一个月要跑3个往返,年运输能力大概是1.4万吨。“邛崃总共有4家比较大的邛酒运输公司,加上一些小型运输车队,一年大概有30多万吨的运输量,按单程2.5万/辆一趟,鼎盛时期,年总产值约为4亿左右。”
根据行业专家估算,如果邛酒复兴,大力扶持和恢复绝大部分原酒企业生产,带动当地产业上下游产值约200亿,可以新增税收10亿元。继续“勾兑天下”似乎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为此,提倡工匠精神成为了邛酒振兴的一条路径。4月26日,(邛崃)菁蓉酒谷在邛崃市经科局的指导下,开展了“菁蓉杯·寻找醉美酒匠”的活动。
路径2
对标“洋河模式” 打造强势龙头品牌
然而,能用工匠精神酿出好酒的地方,又何止邛崃?2017年1月~12月,四川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产量为372.4万千升,整个白酒金三角产区,年原酒产量也在80万吨左右。
“单靠‘工匠精神\’做好原酒来拉动邛酒振兴非常脆弱。还是要依靠一个强势的龙头品牌,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才会有出路。” 酒业评论员吕咸逊向成都商报记者指出。
近来,随着整个白酒产业的复苏,临邛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崔艳格外忙碌,对于邛酒的发展,她有了全面的计划。成都商报曾报道邛酒三个梯队的品牌振兴计划,其中打造头部品牌尤为重要。而如何打造头部品牌?崔艳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洋河模式”值得借鉴。十年间,在品牌、产品等并不具备先天优势的情况下,洋河股份迅速成长为白酒行业三强。其高成长的秘诀在于大股东和管理层相互制衡的较为理想的股权结构、强大执行力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根据4月26日洋河股份公布的年报显示,2017年营业收入199.17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6.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92%、13.73%,双双高于2016年的7.04%、8.61%。
据了解,洋河股份于2009年上市,10年前的洋河营收10.7亿元。当时白酒业上市公司的营收座次是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经过10年发展,座次变成了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2006年营收只有汾酒的2/3,十年后则是汾酒的近4倍。洋河用了十年时间,成功跻身营收过百亿的中国上市公司白酒行业三强,并将其他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另一个数量级。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比洋河的成功,在名酒品牌众多的四川,邛酒如何打造头部品牌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路径3
依托剑南春发展文君酒 带动邛酒品牌提升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10月底变更的文君酒公司股东信息,股东方仅有剑南春集团一家。目前,成都商报记者从剑南春方面得到证实,剑南春高管已出任文君酒公司高管。目前,文君酒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兼总经理均为任斌。有公开信息显示,任斌曾为剑南春酒类经营公司高管。
“对于接手文君酒厂的剑南春来说,将文君酒进行全面打造,成为完全属于自己的龙头品牌,似乎更合乎商业逻辑。”前述分析人士指出,“多年积淀,剑南春酒厂作为名酒企业无论是生产、品牌、渠道、管理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做大文君品牌的基础, 加上轩尼诗之前打下的品牌基础,文君酒再度被扶持成一家年产几十亿的龙头品牌企业,也不是不可能。”
分析人士算了一笔账,如果邛崃打造文君作为龙头品牌,20万吨产量,50亿元产值,为地方带来10亿元税收,加上带动上下产业链,又增加10亿税收,品牌带来的产品增价,又可增加10亿税收。随着文君品牌崛起,同时带动邛酒品牌提升,再通过MBO贴牌等多种方式,有序引入外来资本,“整个邛崃经济将上一个新台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将突破50亿。”
著名白酒专家、四川省酿酒协会专家组组长曾祖训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文君酒的确是个好品牌,但是近年来,品牌打造的成本非常高,过去几亿能打造一个品牌,现在几十亿也很难。
要让剑南春下决心对文君酒品牌建设大力投入,单靠剑南春一家企业自有资金,似乎难度不小。目前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通过哪种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在方式上,该分析人士认为,对于文君酒的品牌投入,可以是分年头投入,循环投入,占股权可以转化为品牌商誉资产的,而不仅仅是费用。
结语
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在我们连续三期的“问诊邛酒”专题中,从以“原酒到名酒的距离”丈量了邛酒品牌发展的苦乐;从“邛酒勾兑天下”的历史中演绎悲喜;再从“洋河模式”结合邛酒近年面对的各种现实,进行对标。
在“问诊邛酒”地过程中,既看到问题,更多的是看到希望。邛崃白酒产业的振兴法则正在“破”与“立”中寻找平衡点,探寻一条符合邛酒特点的发展路径,走向新的辉煌。(徐雅玲 龙晓敏)
新闻推荐
集遗址保护与文博产业于一体 千年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开门迎客 为市民提供文博、文创、休闲等多重体验
游客在园区参观“沉睡上千年,一醒惊天下!”5月18日,位于邛崃市临邛镇十方滨江路下段的邛窑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迎客。...
邛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邛崃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