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邛崃新闻 > 正文

李清泉:千年邛窑复燃,添彩乡村振兴

来源:成都日报 2018-04-23 03:5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吴亦铮 文/图

提要

陶瓷与中华文明不可分割,“China”本意即陶瓷。在中国体系庞大各具特色的陶瓷产品中,出自成都邛崃的“省油灯”可谓家喻户晓。邛窑是中国最古老的民窑之一,也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始创于南北朝,盛于唐,衰于南宋晚期,时间跨度达八百余年。前不久,青年邛窑大师李清泉亲眼见证了千年邛窑的复燃,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复兴,也为当地打造全新的文创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出了全新的文化振兴之路。

嘉宾

李清泉,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先后创立了“不二工坊”陶艺工作室、明月村清泉烧陶瓷生活空间、彭州市军乐镇“西部瓷谷·陶工户”陶瓷文创基地。现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陶艺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雕塑协会理事,成都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邛窑大师工作站级国际交流中心执行主持。

手记

2018年4月 成都

三年前我参与撰写《文物为成都作证》时,“邛窑省油灯”部分由我负责。写作过程中我查阅了许多与省油灯、邛窑相关的资料,还向著名专家黄晓枫老师多次请教。文章完成后,我对邛窑和省油灯的了解,比多数人略微深入了一些,既为省油灯设计的巧夺天工惊叹,也为邛窑这座有着800余年历史、堪称中国最古老民窑之一的中国彩绘瓷发源地的湮灭而唏嘘。之后,我又采访了成都著名民间邛窑收藏家“胖哥”胡维忠,亲眼见到了邛窑陶瓷的精妙唯美,心中对邛窑的期待又加深了许多。

2月5日,在位于邛崃老城区1.5公里之外的十方堂村南河南岸的邛窑遗址,熄灭了近千年的邛窑再度复燃,这不仅标志着邛窑古老技艺的复兴与传承,也让这座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并列为四川三大考古遗址公园的邛窑遗址博物馆正式走进人们的视野,为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再添一张绚丽的名片。

4月中,邛窑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前,我怀着一种近乎朝圣的激动心情,来到了博物馆,采访青年邛窑大师李清泉。虽然带着采访任务而来,且顶风冒雨,开车近百公里,但能够亲眼看到烧制出美轮美奂陶瓷的古窑,看到为了复兴邛窑不懈努力的工作者们,这一趟,太值了。

博物馆门前,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排好了队,正准备入场,此时雨下得颇大,但丝毫不减孩子们的热情。

在大师工作站,我见到了李清泉。我和他真正是同龄人,连生日都只相差几天。这种难得的缘分迅速打破了陌生感,让采访变得顺畅深入。

谈及邛窑开发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李清泉说,邛崃是离成都中心城区最远的远郊城区、也是全市唯一的革命老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邛崃是一块难度不小的攻坚阵地。当地通过深度挖掘邛窑文化,以邛窑遗址为核心进行文化传承和开发,不仅吸引和留住了人才,同时打造出了全新的文创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出了全新的文化振兴之路。

对话

邛窑之大,之久,之多,之美

记者(以下简称记):邛窑在中国古代名窑中不算热门,你为何对它感兴趣?

李清泉(以下简称李):我大学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景德镇陶瓷学院),有一门课程是《中国陶瓷史》,介绍古代名窑的历史、特点,其中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都是浓墨重彩大篇幅介绍,四川成都的邛窑也有,但只有两页,非常简略。整个西南片区的陶瓷古窑,也只是提到。这对一个四川学生来说是件既高兴又无法接受的事,高兴是因为四川也有古窑入选,无法接受的是寥寥数言,一笔带过。是四川陶瓷不行吗?还是世人对它了解太少?

所以后来我对邛窑尤其关注。毕业回川,在大学任教,我接触到许多相关材料,才真正意识到,邛窑完全可以算是一部浩瀚的中国陶瓷发展断代史,岂止区区两页纸能够尽述?邛窑之大,北到广元,南至乐山,以成都周围为中心;邛窑之久,始创于南北朝,兴盛于唐,湮灭于南宋晚期,前后800余年,远超绝大多数名窑;邛窑产品之多之美,省油灯设计巧夺天工,被陆游传唱千古……这样一个历史名窑,就因为湮灭了数百年就被世人遗忘,何其遗憾!作为一个四川人,一个陶瓷工作者,我觉得有责任让邛窑为世人所熟知。

记:你在大学教过书?

李:是的,大学毕业后我在成都理工大学影视学院教美术,主要是与陶艺、雕塑相关的课程,教了七年。

记:放弃“铁饭碗”来搞邛窑,家人朋友没意见?

李:哈哈,其实也不是什么“铁饭碗”,加入邛窑团队前,我已从高校辞职出来创业了。2015年,我在彭州创建了“不二工坊”陶艺工作室,后又在蒲江明月村创办了“清泉烧”,在彭州军乐镇筹建“西部瓷谷·陶工户”陶瓷文创基地。创业过程中我认识了邛窑项目小组副组长徐耘,他比较认可我在专业领域的理念和成绩,也有相关需求,就邀请我参与邛窑的相关工作,我也认为是个机会,所以在维持创业项目的同时,加入了邛窑遗址博物馆的团队。

要说家人朋友的意见,他们对我加入邛窑团队倒很支持,因为是我喜欢的事业,对我个人的提升和开拓也有极大帮助。但当初辞职创业时,他们意见不小,我费了不少口舌和精力做工作才“搞定”的。

记:我对大师这个称号有些好奇,什么人才算是大师?

李:对大师这个称号,很多业内人士比较敏感,很多地方都是没有的,对我们来说,大师标准也不尽相同,总体可总结为三类:第一,在某项技术上有突出研究和突出成果的;第二,在某些领域上有特殊影响力的;第三,对某项工作有着突出贡献的。

重现盛唐光辉,邛窑令人着迷

记:邛窑到底为什么让你如此着迷?

李:关于邛窑的历史,网上很多资料都有记载,我就不赘述了,我想说一下我心目中的邛窑。

邛窑让我着迷的第一点,是它烧制的工艺品带有极强的唐代浪漫主义气质。首先邛窑制品带有现代陶艺追求的“泥性”,保留了许多唐代的痕迹,比如大写意风格,没有随波逐流迎合时代。其次,邛窑制品展示出了“拙”之美,与宋代龙泉青瓷那种“规矩”之美风格迥异。第三,邛窑制品流露出天府之国的休闲与恬淡,展现出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是四川人精神气质的体现,与那种高高在上的文人气息呈鲜明对比。

邛窑让我着迷的第二点,在于它对古代工匠精神独特的理解模式。今天许多人提到工匠精神,觉得应是工整、细致、一丝不苟,但邛窑的器物不同,在这里,工匠精神其实一直都是在孜孜追寻一个“度”,什么度?用今天的语言来解释,可以说是一种“人体工程学”——一个碗该大或该小到什么程度,碗口该敞或该收到什么程度,在不同时代下,这个度在不断变化。邛窑工匠终其一生都在找一个让人最舒适的“度”,这已超越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尺度概念,比西方更早地实现了对“人性化”的诠释。

记:如此优秀的窑口所烧制的陶瓷器物,为何知者甚少?

李:知者甚少,其实只是今天的状态而已,因为邛窑之火熄灭了近千年,使得历史记载极度匮乏。五大名窑之所以知者甚多,是因为它们在当时有官窑地位,有大量记载。直到民国时期,邛崃的古窑遗址才开始被人发现。而且由于历史原因,大量出自邛窑的珍贵陶瓷器流落民间甚至海外,以致今天藏品较少,知名度也大受影响。随着近年来政府对邛窑的考古进程深入,遗址开发力度增强,邛窑的产品以及历史地位、价值逐渐受到学术界、收藏界的认可,知名度也水涨船高。

但在古代,邛窑陶瓷器绝对不是知者甚少,应该说是家喻户晓,“不是省油的灯”这句俚语,不就是如此吗?古代很多文人用过省油灯,大诗人陆游曾专门描述省油灯,“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省油灯出名后,全国很多窑口进行仿制,最终省油灯名噪一时,不仅民间喜欢,皇帝也喜欢,因此邛窑省油灯行销全国甚至世界,完全是明星产品,知名度还不够高?

记:断代近千年后再去复兴,重拾传承,恐怕困难重重吧?目前已有哪些成绩了?

李:的确有许多困难,最难的是那些古法技艺已经失传了,怎么去找到再学会?这里要提一位邛窑技艺大师何平扬,在邛窑许多重要烧制技术中断的情况下,他通过比照邛窑窑址出土的瓷器釉色进行试验,成功复原了古邛窑的各种高低温釉、釉下彩和无铅彩,还研制出金砂釉、鱼子纹釉等特色技术,让邛窑重现盛唐的光辉。

在一百位驻留大师和几十位驻场大师的共同努力下,新生的邛窑基本掌握了古法工艺和技术,并凭借这些工艺重现了邛窑的五朵金花——邛三彩、青瓷、窑变、捏塑和白瓷。我们还通过不断探索,针对时代的审美特点和需求点,对邛窑的工艺和产品进行全新的探索和创新,让新邛窑制品与当下生活结合更加紧密。

邛窑复燃,

天府文化名片又一亮点

记:邛窑的复兴与开发,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起到了哪些独特的作用?

李:乡村振兴重在文化振兴,因为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礼仪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邛窑的复兴与开发,可以说是最典型的以文化振兴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措施,它可以起到一个典范和借鉴作用。

邛窑是邛崃非常重要且有历史沉淀的文化符号,以邛窑复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是一个既高效便捷又极具吸引力和黏着度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第一,以邛窑为符号打造文创产业链条,既切合本地历史文化,又符合时下热点,具备极强的发展潜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在本地落地和推进找准了定位,找对了方向;第二,以邛窑文创产业为磁极,能快速获得极高关注度,进而吸引大量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入驻,从而改变当地的人才结构,有效提高本地经济发展空间的上限;第三,以文创产业链条发展中衍生出的其他产业,对当地的人才形态也会带来显著的改变与提升。如师徒制文创学校中设置了“乡建班”,对当地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再培训,改变思维模式,加深他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提升业务能力,从而抬高本地经济发展空间的下限。

找准定位,高效破局,提高上限,抬高下限,这就是邛窑复兴对当地乡村振兴战略所起到的独一无二且无可替代的作用。

记:邛窑吸引了哪些人才?

李:非常多,比如邛窑遗址博物馆“一站四中心”中许多人都是高素质高学历,在以前都是当地可望而不可求的人才。此外,邛窑的国际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去年的“柴烧艺术创作营”活动后,韩国著名的柴窑专家郑东薰就主动要求留下,参与相关的工作和研究。以前是找人才,现在人才自己找上门来,这不就是邛窑的吸引力吗?

记:邛窑对当地的经济结构带来了哪些改变?

李:邛崃是成都最具典型代表的远郊农业大县,曾经其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农业收入。但当地以邛窑为乡村振兴战略切入点和突破口之后,当地老百姓土里捞食、靠天吃饭的模式逐渐打破。目前,国家级天府文化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邛窑遗址核心区已投入1.4亿元,完成国际交流及大师工作站等9个项目建设,许多当地人都参与了,并从中获得了实惠,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开园后我们将推出文创、农创集市,调动当地农村、城市人共同参与,用市场推动一批农创、文创、乡建、乡村操盘手等明星人物,形成乡村、城市共创共享的产业发展模式。

总投资100亿元的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项目是今年1月正式落户邛崃的,项目依托邛窑遗址重点打造,首期重点打造集文博会展、文创工坊、文创酒店、文创街区为一体的市民文化公园和文博文创产业示范区,近日就将对外开放。产业园区的建成,将使邛崃当地的经济结构变得更加立体,而以文博会展、文创研发、文创旅游为主导的文创产业链条将成为邛崃未来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

记:将邛窑的影响力放到大成都来看,还有哪些亮点?

李:成都正在加速建成中国的西部文创中心,邛窑将成为西部文创高地。成都打造天府文化名片,邛窑作为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并列的四川三大考古遗址公园之一,要做活态的文创产业,这是这张名片上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成都建成世界文化名城,邛窑则能为成都吸引来自全世界的目光。邛窑也是邛崃市的城市会客厅,定将为成都城市形象再添一道亮色。

新闻推荐

前台受理 后台分类审批 “一窗式”服务不多跑路

“部门多”“流程多”“耗时多”“跑路多”,这是不少人在办理不动产登记时的感受,而这一烦恼在邛崃市得到了解决。从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痛点”出发,通过窗口优化、资源整合、协同办理,邛崃市政务...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李清泉:千年邛窑复燃,添彩乡村振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