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窑烧制点火仪式
昨日,在邛崃市的邛窑遗址公园内,熄灭近800年的邛崃窑火,被重新点燃,这是曾经名震西南的邛崃窑系自南宋断烧后,再次重现的柴火烧制工艺。本次装窑的近8000件陶胚由中、美、韩三个国家的艺术家们制作而成,将烧制三天三夜。点火后,邛崃将邀请更多艺术家来此学习、交流,窑火将长明下去。
邛窑创烧于南北朝,盛于唐、五代,衰于宋,是跨越8个多世纪的中国古代陶瓷名窑。邛窑遗址是位于成都平原的一个古代窑址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名录。
三国专家共同设计文君窑
前日,精心挑选出的用于烧火的10吨杉木、松木已经到位,准备工作全部完成。昨日凌晨两点开始装窑,艺术家们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作品一一放入窑炉内。装窑过程持续了整个通宵,昨日上午10点,8000件陶胚全部装入窑炉。
上午11点,在韩国圆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东熏的带领下,艺术家们按照传统礼俗祭拜。郑东熏摘下帽子,虔诚地在窑前行跪拜礼,并连敬三杯酒。随后,举行了点火仪式,数位艺术家共同点燃了窑火。这也意味着消失多年的柴烧技艺将重现。
据成都商报记者了解,这座文君窑是一个现代柴窑。由郑东熏带领来自中、美、韩三国的30余位陶艺家奔赴邛窑遗址,实地考察了一号窑包和五号窑包,了解邛窑的历史背景和传统窑炉结构,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文君窑的设计方案。为了将传统技艺和现代技艺融合于一体,设计团队对窑炉的设计前后共修改了4次,夜以继日耗时10天完成建设。目前以景观化呈现出来的窑炉共有4个窑室,分别是无釉高温窑室、匣钵窑室、中温窑室和实验窑室,其烧制方式贯通古今,尤其是实验窑室将给全世界陶瓷艺术家提供一个创新平台,让大家的创意在此碰撞。
这里出了“省油灯”
邛窑历史悠久,在陶瓷史上占有很重要地位。自南朝至两宋,共经历了八个多世纪,是成都平原、四川地区乃至西南地区连续延烧时间最长、产品最丰富、最富创造力的青瓷窑场,是中国陶瓷史上极具地方特色的民窑。邛窑在南朝即广泛使用化妆土美化陶瓷;在隋代就独树一帜地创造了釉下彩绘;唐至五代以其釉下彩绘著称于世,达到了它的历史高峰;五代至两宋,还创烧了有名的“省油灯”,大大扩展了瓷业生产范围。陆游曾在《老学庵笔记》里记载过蜀地的“夹瓷盏”,就是现在所说的“省油灯”。据学者考证,到了南宋中晚期,蒙古和南宋多次交锋,战争对四川的经济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邛窑有可能是在这场战争后,停止了它的大量生产。
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陶瓷考古研究室主任黄晓枫介绍,邛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邛窑最早将南方釉下褐彩与北方釉下绿彩成功结合,创烧了釉下复合彩工艺,并烧制了大量釉下褐绿双彩产品的窑场。邛窑还将釉下复合彩工艺与北方唐三彩工艺结合,创烧了独一无二的邛三彩,成为邛窑的标志性产品。而两宋乳浊釉产品,充分体现了两宋的审美时尚。”
黄晓枫还表示,邛窑的产品中,有不少丝路文化交流的痕迹,最典型的,就是现藏于四川大学博物馆的胡人抱角杯和邛崃市博物馆的胡人俑。“邛窑产品的使用集中在成都平原,向北最远在今广元有发现,向东在峡江地区的唐宋遗址里也不少。目前,我们希望对比更多的考古资料,找到邛窑产品外销的实物证据。”
成都商报记者 龚靖杰 摄影记者 王红强
成都临邛文博创意示范产业区4月开放
据悉,邛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名录,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并列为四川三大考古遗址公园。天府文化成都临邛文博创意示范产业区以邛窑遗址为核心,实施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创开发,总面积约3000亩。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300亩,共有窑包14处,核心区外规划建设邛窑遗址观光、邛窑文化创意、环球酒文化创意、田园康养休闲四大功能区,发展彩瓷文化体验、文创设计研发、文博休闲旅游为主导的文创产业生态圈。
邛崃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核心保护区整体提升工程,建成邛窑十方堂师徒制文创学校、文创研发中心等10个文创项目,预计今年4月对外开放。”
新闻推荐
2月1日,“醉美邛崃·多彩大同”邛崃大同2018生态年货购物节正式开幕,一系列精彩的活动就此拉开帷幕。昨日,在邛崃大同乡核心区180米的街道上,30张桌子一字排开,来自大同的老党员、环卫工人、空巢老人...
邛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邛崃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