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10万亩粮经高产高效综合示范区建设现场
新春伊始,四里八乡的农民都忙着赶在小春前种下油菜,而邛崃市牟礼镇的种植大户黄翔却有些不上心。“小春油菜效益单薄,不如调整思路,生产优质高效的稻虾米。”去年,在政府的鼓励和带动下,黄翔将传统的粮食种植改为稻鱼共生发展,一年就增加了超40多万元的收入。尝到了甜头的黄翔决定,将改革进行到底。
黄翔思路的调整正是成都市农业供给侧改革成效的缩影。其背后,是成都农业牵紧供给侧改革“牛鼻子”,转型谋变,提振成都乡村振兴发展的探索。从偏向量的提升,到重视质的飞跃,成都农业正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科学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管理,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两区”建设任务,确保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积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振乡村振兴发展。
生产能力新突破
万亩高标准农田再提升
“轰……”铲开地面,纵向加深,加固沟壑……在邛崃市牟礼镇小塘村十万亩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十几台挖掘机来回作业,广袤的田间一派忙碌。挖掘机在稻田四周挖通上宽5米,下宽1.5米,纵深1.5米高的倒梯形水沟,整个稻田形成一个“回”字。与其说是稻田,整个施工现场更像是一个考古挖掘现场。
“水沟是用来养虾苗的。”看出记者的疑惑,黄翔介绍,为了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今年,他与中伦农业公司合作,将自己承包的1000多亩高标准稻鱼田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照新的标准进行改造再提升,用以养殖小龙虾。“水产加上水稻,亩均的收益在原来增加500元的基础上增至5000元,翻了近10倍。”
挖掘机向着纵深1.5米的水沟外沿作业,挖出近3米宽的平台,给整个水沟让出一块缓冲区域。“温度和密度直接决定小龙虾的产量和品质。”中伦农业负责人刘汀告诉记者,一定深度的水沟会对水温有影响,而增宽沟底和缓冲区的宽度能分散小龙虾生长的密度。“因此,我们从原有的10万亩高标准农田中选出超过近万亩的区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升级,给小龙虾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在刘汀的指引下记者看到,逐渐成型的核心养殖区内正在新增细网,安装智慧探头,增设天网设施。“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提升我们的生产能力。”看着施工项目紧锣密鼓地有序进行,黄翔的内心充满期待。
强化生产能力,不仅能确保农产品量的持续稳定增加,对供给水平也有持续带动作用。在成都市日前下发的《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成都市高标准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成都市将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切实加强“两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以100万亩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为依托,重点实施高效农业节水行动,提升农田灌排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实现田网、渠网、路网、观光网、服务网、信息化网、设施用地网“七网”协调,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三化”联动,确保全市“两区”农田基础设施配套率达到80%。
生产方式新变革
“农污”变“农宝”推进绿色高效生产
走进新都区军屯镇五灵村七组,绿荫环绕之中,一块块10平方米见方的围栏内,绿油油的蔬菜与萧寂的冬日形成鲜明的对比。顺着“五灵村农村院落污水综合治理示范点”的指示牌向院落深处走去,一股清流沿着菜地汩汩流淌。
站在绿意盎然的菜地中,环顾四周,并没有看见污水处理的大型设备。招人厌恶的农污怎么处理的呢?
“奥妙就在这片蔬菜下面。”新都区水务局水治科副科长刘刚介绍,深藏于菜地下方的污水处理站实际是一个多介质生物滤池,也是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最后一站,汇集了附近两个组农户的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池,污水就能生物降解,变成了清水。“这个污水处理站经过生态处理之后,出水能达国家一级A类标准,干净无异味,再也不会发生生活污水污染河流、影响环境的情况了。”
来到多介质生物滤池现场,负责施工的中晟升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打开一个水泥池的盖子,只见里面的水发黑,水面上还漂浮着油污,“这些是从农户家里搜集来的生活污水,如餐厨污水、厕所冲洗污水等,不仅有油污,还含有很多化学物质。”紧接着,他又打开了一个水泥池上的盖子,里面则是一池如溪水般干净的清水,并通过一根管子流出。用手捧起一捧水,闻了闻,完全没有异味。“这就是多介质生物滤池的能耐!”工作人员笑着说。
新都区的农污治理是成都市加快推进绿色高效发展行动的一个剪影。为推动“一控两减”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实现永续健康发展,成都市在“两区”建设实施《意见》中提出,将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和供给质量导向,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积极推广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加强农业资源保护,深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完善土壤监测网络,开展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智慧水务”“智慧气象”,全面完成农业“四情监测”和视频会议(应急指挥)系统,推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和推进“互联网+”示范建设。
本报记者 李萌 陈泳 文/图
新闻推荐
从全兴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到水井坊股份公司掌门人,如今再出发—— 黄建勇第三次创业: 重归白酒老本行
黄建勇从当年的全兴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到水井坊股份公司多年的掌门人,再到如今的成都有缘坊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52岁的黄建勇正在进行第三次创业。1月18日晚上,高新皇冠假日酒店蜀榕厅,“四川老甲A...
邛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邛崃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