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8点,雷锋热线办公室里一派繁忙,志愿者们正仔细地将从各个城市收集来的川籍民工返乡报名信息录进数据库。“报名信息已汇总完成,明天我们就为他们购买火车票。”志愿者冯小燕告诉记者,她还将去火车站接站,“给农民工兄弟送年货!”
去年月,雷锋热线为帮助川籍农民工购买返乡火车票,联合北京晚报、都市快报、武汉晚报、西海都市报、杭州之声等全国联盟成员,发起“温暖回家路”送农民工返乡大型公益活动,目前已有许多在外务工的川籍民工参与到活动中来。
除根据不同群体需求设计组织公益活动,雷锋热线作为连接困难群众和余个爱心联盟成员的桥梁,去年全年完成个求助心愿。雷锋热线坚持“互联网+志愿公益”模式,立足成都的同时突破地域限制,实现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对接,逐渐成为成都的一张公益新名片,去年先后被中央媒体光明日报、新华社、中新网进行专题报道,并获得积极评价。
【数读·爱心救扶】
年共收集条心愿诉求
完成条,帮扶成功率达8成
跨市救扶次,跨省救扶次
公益活动:
全年共发起次公益活动
惠及全国各地近名困难群众
爱心联盟:
余支专业志愿者团队
余个爱心团体
全国联盟:
家主流媒体
精准对接 有效推动供需匹配
当前文明公益的社会需求非常强烈,但有效供给却严重不足,往往由于供求信息不对称导致志愿服务资源的浪费。为此,雷锋热线在开设报纸专版、求助热线的基础上,打造了微博、微信、QQ群、微信群等多个新媒体“志愿服务供需匹配平台”,集志愿者管理、发动、组织、参与、宣传“五位一体”。
关注雷锋热线微信公众号,打开后可看到“我要求助”、“一键帮助”、“公益活动”三个主要栏目,求助者或志愿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栏目进行操作。而由雷锋热线搭建的线上社群,已吸引公益组织负责人、志愿者等超过余人。
“雷锋热线的运作模式解决了当前志愿公益存在的供需矛盾。”成都高新区“如影税行”志愿服务队队长郑华莹自加入爱心联盟以来,每天都定时守候在成都学雷锋爱心群里,等待工作人员发出的“心愿清单”。
打破地域限制 开展全国性救扶
借助新媒体平台,雷锋热线实现全时域、不间断传播及互动,除了四川的公益组织、志愿者、热心市民积极加入,还有许多外省的志愿者也慕名而来。“我想参加‘+5℃计划’志愿公益活动。”年月,山东菏泽的毛线批发商李晓鹏在看到相关报道后,立即申请加入雷锋热线,希望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经过牵线,李晓鹏成功为邛崃市的聋哑孩子捐赠了的条爱心围巾。
雷锋热线跨区域联动进行救扶已然形成常态,品牌活动“让轮椅飞”成功为位市民圆梦,为北京、山西、武汉等地多名残友赠送轮椅。“睡前讲故事”为成都地区的余名留守儿童送去MP3的同时,与武汉晚报联动,为武汉蔡甸区名留守儿童送去温暖。截至目前,雷锋热线跨市完成全省救扶次,跨省完成救扶次。
汇集媒体力量 实现效益最大化
多次跨区域救扶的成功离不开众多主流媒体的联动加入,雷锋热线现已与人民网、南方都市报、华商报、武汉晚报等全国家主流媒体建立联系,搭建雷锋热线全国传播平台。
年7月中旬,雷锋热线联动扬子晚报、山东商报发出“随手拍张照片,帮这群老人圆梦”的报道内容,号召全国网友共同完成成都老人想看看故乡色彩的心愿。一个小时内,收到了多位网友发来的照片,老人心愿全数完成。与此同时,内蒙古电视台与雷锋热线进行联动,年9月,为岁的内蒙古老人于文波找到了分别半个世纪的老同学徐全成,两位老人通过电话终于“重逢”。
【声音】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徐永光:
雷锋热线模式值得思考借鉴
雷锋热线互帮互助的公益运营模式已日趋成熟,并取得成效。雷锋热线在过程中所得出的系列规则、标准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值得其他志愿服务组织去思考与借鉴。
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理事长 吕朝:
雷锋热线让“互联网+公益”
融入大众生活
雷锋热线具有主流媒体公信力的优势,充分借用互联网手段,解决了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问题,同时广泛聚集发动社会志愿公益资源,让普通市民逐渐形成随手做公益的习惯,这十分值得肯定。
成都晚报记者 罗梦婕
本版图片为本报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重温峥嵘岁月 看清脚下的道路 传承民族精神 凝聚开创的力量 蓉城少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节日小报出炉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历经两年的艰辛征程,最终胜利会师陕甘宁,完成震惊世界的万里长征。在迎来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历史没有终结,读懂长征,不只是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