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鸭子”周福云虽已退休,其徒弟继承师傅手艺,一天能卖一两百只鸭
■天府早报记者郑其摄影李国东
第七章
邛崃
【周鸭子】
这道菜最早名叫油烫鸭,以灵草、丁香、肉桂、甘松等16种香料熬制卤汁,投入洗净的鸭子卤制1小时左右,待其冷却后再用冰糖上糖色,最后下油锅滚一遍。
邛崃,古称临邛。这里有浪漫的爱情故事,一
曲《凤求凰》,卓文君与司马相如“联袂”演绎了一段才子佳人的浪漫爱情。这里更有舌尖上的人间烟火,味美且长。时光悠悠,高楼大厦取代了儿时印象中的砖瓦平房,小街小巷变成了宽敞平坦的公路……时代改变的步伐中,美食却一直在传承着故土的味道。每每过年,邛崃奶汤面、邛崃黑茶、邛崃周鸭子……这些儿时的美味,总能轻易勾起人们最柔软的故土情怀,吃出过年的滋味。
“周鸭子”退休了徒弟的店生意红火
凌晨5点,其他人还在睡眠中最为香甜的时间,42岁的李革新早已洗漱完毕。把军大衣裹紧,打开大门,李革新便把自己丢进漆黑一片、空气阴冷的冬夜里。“这个点儿起床不算啥,早就锻炼出来了。以前当小学徒的时候,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做事干活儿,早就莫得睡懒觉的习惯了。”李革新一说话,嘴里便“呼呼呼”朝外哈出一团团白气。李革新口中所说“当小学徒”的日子,指的便是10多岁时跟随“周鸭子”——周福云学师的经历。
周鸭子,邛崃当地家喻户晓的一道地方美食。招待亲朋好友、逢年过节,餐桌上总也少不了它的存在。当地人还会给前来邛崃游玩的人隆重推荐,“要是没吃过周鸭子、奶汤面,等于没来邛崃。”
日前,记者按图索骥来到邛崃市文星巷,按照此前得知的信息:周鸭子的地址便位于此处。文星巷,一条长不过几百米的街道,有两家鸭子售卖店。两家店面都以“渔桥鸭子”命名,为了以示区别,招牌上再分别惯以老板的姓氏。
左右张望,一头雾水,到底谁才是正宗的“周鸭子”呢?站在街对面观察片刻,当地人便可告知答案。30多钟的时间里,其中一家鸭子售卖店不时有顾客光顾,生意最为红火。一名年纪约20多岁的年青人拎着已经宰好的鸭子,从生意最火的店里走出来,不过,对于谁是正宗的“周鸭子”,年轻人摇摇头:“我妈叫我来这家买的。”而另一名40多岁的大叔则很清楚:“‘周鸭子\’本人早就退休不做了,但是他收的徒弟还在做,这家就是他徒弟开的。”步入顾客所指引的店内,墙上挂着“周鸭子”曾经获得的美食奖牌。寻找“周鸭子”创始人周福云未果,庆幸的是,总算是找到了他的徒弟李革新。约好次日观看这道地方美食的制作过程,于是,有了开始那一幕。
鸭子好不好吃全看这锅卤料了
到了制作间,房间不大,一口深约1.4米、宽七八十公分的大铁锅最为醒目,锅内的汤汁“咕嘟咕嘟”翻滚着,各种卤料的香气从锅里飘散,冲入鼻腔弥漫开来。李革新熟练地操着长勾,一只只白白嫩嫩的土鸭,悉数投入锅内。“鸭子好不好吃,重点全在卤料上。这锅卤料已经熬了30多年了,需要每天加入新的卤料,一年年这么熬下来……”一边介绍,李革新一边麻利地将灵草、丁香、肉桂、甘松等16种香料包裹好,放入锅内。
“其实这道菜最早的时候叫油烫鸭,要先卤好,待其冷却后再上糖色,最后下油锅滚一遍。炒糖的关键是掌握火侯……”一只鸭子卤制入味需要1个小时左右,等待的过程中,人不能闲着,需得站在灶台边约30公分高的操作桌上,用一支大铁铲不时搅动,让每一只鸭子都充分“喝足”卤汁。待鸭子即将起锅时,另一口锅也得开始进行用冰糖炒糖色这道工序。几十年前,李革新也是这样,跟着师傅一起上锅制鸭,听着师傅趁空闲讲几句制作的门道。今年42岁的李革新在15岁时便跟着师傅学习厨艺,看着师傅将邛崃这道餐馆里的大众菜,创新成了以自己姓氏打出招牌的“周鸭子”,并在 1987年成都举办的展销会上一炮打响。
创新
从油烫鸭到周鸭子酱料的调配是关键
在周福云手里,这道脱胎于油烫鸭的“周鸭子”,在卤料的配制、炒糖的火候分寸上,看似相差无几,实则内里乾坤却是大有不同,“以前的油烫鸭卤料不过七八种,到了我师傅手里,通过一点点摸索、尝试,总共用了16种香料熬制卤料,各种香料的用量多少决定了味道的特别。”李革新说。
不仅味道创新升级了,就连吃法上也有了花样翻新,李革新透露:“最初的油烫鸭是做好就可以吃了。我师傅想让一只鸭子吃出几种不同味道来,就调配出了红油、青椒麻油等不同的酱料。这样一来,客人既可以直接吃原味,也可以醮取不同调料,吃出香辣味、麻辣味和特辣味。一只鸭子,原味的、麻的、辣的,几种口味让你选。”
传承
一天能卖一两百只鸭繁忙中感受新年喜气
从师傅手里接过这个手艺,李革新和妻子一人负责制作、一人负责销售,全家人的生活皆系于鸭身。“过年前的生意是最好的,一天能卖150到200只。大年三十的生意最好!”小小的门店里,不时有客人光顾,妻子胡庆手脚不停地忙活儿,嘴上还抽空和记者聊着。
10多年来,大年三十都是生意最火的时候,全家人都在店里招呼着生意。待华灯初上,家家户户吃年夜饭的鞭炮在城市里响起,此刻,李革新一家人便可以安心坐下来享用他们的年夜饭了。“基本上,每年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十五,我们都得开门营业。过了大年十五,才会关门休息两三天。年年如此。”这样的辛苦,妻子胡庆甘之如饴:“忙怕啥,累也不怕,说明生意好。”其实胡庆挺享受过年的忙碌,“老客人进门就说‘过年好\’!临走还要再招呼一声‘老板,恭喜发财\’!听得整个人都喜气!”
■食客记忆
母亲传下来的“吃鸭规矩”
如今,李革新早已接过师傅的手艺,自立门户。常常光顾的老客人,也随着周福云的退休、门店的搬迁,从邛崃城区北街追到现在的文星巷。历经30多年,一只“周鸭子”在不同年代人的心里,带来的感觉各有不同。在70后大叔、阿姨的少年时代,“周鸭子”还在邛崃城区的北街售卖,“周鸭子”还是周福云一手制造。今年48岁的陈文富,尤记得儿时吃鸭子的“家规”,“切好装盘端上桌,鸭腿肉最多,两只鸭腿要挟到婆婆、爷爷碗里。鸭脖子肉最少,我们不喜欢吃,但每次妈妈都会主动要求吃鸭脖子,还说‘喜欢啃颈项上的活动肉\’……”
如今,早已为人
父的陈文富已然明了
母亲假装爱吃鸭脖
的原因,但却从未和
母亲言明。只是每到
过年时,陈文富都会买一只“周鸭子”,切好装盘上桌,然后重复着母亲当年的举动:把两只鸭腿分别夹到父
母碗中,自己啃着鸭脖。
小小举动之间,最朴素
的亲情、孝道,在默默间
传承。
新闻推荐
为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学习、创造、动手、动脑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孩子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邛崃市北街小学校于3月17、18日开展了2016年春...
邛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邛崃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