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等多个部门,近日制定并印发了《成都市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成都成为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并将从五个方面承担起19项金融改革任务,力争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备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机制。
金融改革,创新为先。成都邛崃市不仅加大了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等方式的灵活变通,同时通过增设“交易鉴证”环节,既强化了农村土地流转的风险防控,又加速促进了农村产权的直接抵押融资。
近日,四川禾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云栋,准备将其在邛崃市临邛镇流转来的1200亩土地,拿到邛崃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去做个“证明”。除了杨云栋,临邛镇其他2800亩土地流转项目的业主,也准备这样做。
今年7月,邛崃启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鉴证”试点,凡是发生了土地流转交易的双方,都可以免费到该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申请办理“交易鉴证书”。
对杨云栋们来说,鉴证书,不仅意味着他与村民们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上了个保险”,再也不怕谁“半途反悔”;还能优先享受到邛崃的农村金融服务。
流转漏洞 村民业主相互猜疑
在土地流转这件事上,杨云栋没少操心。
2012年,他打算在临邛镇流转1200亩土地,种植猕猴桃。但这需要和超过700家农户分别签订30年的土地流转协议。这让杨云栋心里有些打鼓:这么长的时间,万一有农户反悔要终止协议,那项目怎么办?“有的农户看到项目赚钱多,就要涨租金。还有个别农户,半途看到其他项目好,就要求终止原来的协议。”杨云栋说,这样的例子,他身边并不是没有。
业主怕村民不讲信用,村民怕业主半途跑了。在杨云栋来之前,临邛镇东乡村12组村民付天福,将家中的4亩地流转给一个小业主做规模化种植。原本5年的流转期,却因业主经营不善,在第2年突然终止。“当初只觉得能把土地流转出去就行,签的流转合同也是自己拟的,不规范。”付天福说,业主跑了,他都不知道该找谁。
双方互不信任,在邛崃市农林局副局长魏素才看来,是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通病”。据了解,目前邛崃全域共流转土地30余万亩,其中有50%的流转行为并不规范。“有因经营不善项目业主半途退出的,有村民反悔要提高流转价格的,更有农地非农化使用的。”魏素才说,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本原因就在于土地流转行为没有得到强制性规范,缺乏有效监管,更没有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
规范交易 增加鉴证环节
今年7月,邛崃在全域范围内启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鉴证”,试点首先放在了冉义镇。
按照此次试点办法制定的流程,进行土地流转交易的项目业主和农户,可以到邛崃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免费申请交易鉴证。其中,转让和受让双方的名称、性质、以及流转成交金额等基本情况,都必须提供相关的材料证明。为了确保合同的规范性,流转双方必须采用成都市统一农村土地流转标准化的合同模板。
邛崃市统筹办副主任毛忠馨认为,针对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无序流转、低价流转、非农流转等不规范行为,此次试点将土地流转推到了公平、公正、阳光的平台上,可以进一步确保流转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并起到规范土地用途、审查项目业主投资能力、核定土地流转价格等作用,“即便双方产生了纠纷,也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而不是只能寻求协调解决。”为了让交易鉴证得到推广,邛崃特意将鉴证书作为项目业主享受农业政策补贴和贷款融资等金融服务的重要条件。
魏素才坦言,由于目前大部分土地流转行为,尤其流转面积较大的项目,多是项目业主与数以百计的农户“单对单”签订合同,因此提交交易鉴证申报材料,就意味着业主需要填报数百份材料。为此,邛崃市农林局正考虑让农户以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形式,利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名义统一和项目业主签订一份材料;对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农户也可以出具委托书,让业主一次性完成签订。
□本报记者 陈碧红
新闻推荐
和法治四川建设同步,掣肘实现司法公正的阻碍正被攻破观潮从查询信息,到异地冻结89万元执行案款,成都市锦江区法院只花了不到两天时间。点开成都市青白江区法院微信公众号-上传各类材料照片-成功预约...
邛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邛崃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