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仁和区处置不合格党员动真格
近日,在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大河社区党员大会上,党员余某站在发言席上,郑重检讨:“近一年来党性观念薄弱,参加支部活动少……”
这仅是仁和区处置不合格党员动真格的一个缩影。在处置不合格党员中,仁和区以教育引导及整改转化为重点,针对问题出实招动真格。2014年8月以来,仁和区处置不合格党员15名,并按照程序劝退了2名不合格党员,努力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滕德银 本报记者 秦勇
“硬杠杠”界定不合格党员
在一些地方,党员入党之后若不是因为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被除名,几乎是终身制。“当前极个别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弱化,党性观念淡漠,不讲社会公德,甚至对全区重点中心工作推进也不积极,但这些并未明显违反党纪国法,难以从法律、党纪等方面进行有效约束,因此仁和区建立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畅通不合格党员‘出口\’。”仁和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军说。
那么不合格党员的判定标准是什么?仁和区梳理出了不合格党员的5个方面表现,涵盖政治信仰、党性原则、组织生活、工作作风、法制观念等30多项内容,并出台了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对拒不执行党组织分配任务、不支持不配合重点工作及不履行党员义务等违反“硬杠杠”的党员,评定为不合格党员。
今年4月,仁和镇机关党员李某就“撞”在了枪口上。李某在新村建设道路工程现场监督中,工作不认真,且有弄虚作假行为,被党组织公开通报批评,评定为不合格党员。
被认定“不合格”后怎么办?
不合格党员的评定,在仁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为此,仁和区设定了“七步走”流程防止“误伤”。民主评议、提出初步名单、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支部大会表决、上级党委审批、宣布实施等7个步骤进行“不合格”党员认定,全程充分听取当事人的申辩陈述,谨慎操作。
对不合格党员亮“黄牌”后,仁和区有一套“中转”机制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实施定时评估跟踪制度,进行集中教育帮扶,并作警示惩戒,限期整改。
党支部每月至少一次上门走访,与党员本人谈心沟通,及时解决其思想问题;每季度一次情况汇报,党员专门针对存在的问题,汇报个人整改提高情况;每年一次重新评议,评议为合格的,整改转化完成,仍不符合党员要求的,依规严肃处理,亮出“红牌”予以劝退甚至除名。
前进镇某支部党员周某,带头组织其亲戚多次阻挠征地拆迁工程施工,且多次散布不符合党员标准的言论。被“黄牌”警告后仍不参加党性党风教育帮扶活动,最终被劝退出党,成为仁和区第一个被“红牌罚下”的后进党员。
管好“出口”严把“入口”
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的推行,也给组织部门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出口要管严,前提是进口要把好。
仁和区将发展党员的审查前移,在公示环节前加了一道预审环节。发展新党员,基层支部拟定人选后,要先报给乡镇预审,乡镇党委从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能力素质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并在同一批人选中进行横向比较,确实优秀的才能通过预审,并进入后续考察环节。采取乡镇党委预审与党支部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后,发展党员的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仁和区还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对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负责培养、考察和审批的有关党组织和个人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要求各级党组织及相关责任人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开展工作,实行发展党员推优制、备案制、预审制、公示制和票决制等“五个制度”。对个别党组织因讨论党员转正时程序倒置、报送不及时导致预备党员超期转正的情况进行了全区通报批评。“原来我们的管理大多在中间,缺少前后两道关,中间自然难管。”李军说。
仁和镇弯庄社区党支部书记袁忠华说,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达到了处置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新闻推荐
将全国首单民企非融资性担保模式推广到全市本报讯(记者陈碧红)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流转双方特别是投资企业能否完全履约。7月1日,记者从邛崃市统筹办获悉,为有效防范流转风险,该市出台《邛...
邛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邛崃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