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849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调查
□本报记者 陈碧红 文/图
留下两张红证,签订若干协议,苏木军搬出位于邛崃道佐乡沿江社区的老宅,借住到了朋友家。
今年5月,他就将搬进邛崃城区的电梯公寓。而他的这处占地2.3亩的宅基地,将在春节后复垦还耕。
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苏木军们不仅可以获得补偿,原有权益也将全部保留;而邛崃市则有望撬动高达10万亩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潜力。
11万VS70万
——腾退背后有个“小算盘”
春节后,沿江社区最大一处集中安置点就将竣工交付。但苏木军的新房不在这里。
他心里有本账:如果参与村上集中安置,各种补贴到手也就11万元,但若放弃宅基地到邛崃市区购房,能领到近70万元。“家人如今都在邛崃城区做生意,很少回老家,正愁老房子不值钱。”
这笔“巨额”补偿费,来自灾后恢复重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资金。
2014年,邛崃市1号文件出台,明确提出:在受“4·20”芦山地震影响的邛崃9个镇乡及其他一般镇乡土地综合整治中,农民自愿放弃农村宅基地进入城镇的,将得到一次性货币补偿,原承包地、林地、集体股权等权益则全部保留。
其中,对在邛崃城区和羊安镇、夹关镇、火井镇购买商品房的农户,腾出的宅基地按30万元/亩标准给予一次性货币补偿,根据商品房面积大小,市财政再给予1%-1.5%的购房补贴;对在邛崃市域范围外购房的农户,腾出的宅基地则按10万元/亩给予一次性货币补偿。
为确保退出的农户有房住,文件还规定:提交申请时,农户必须提供迁入地已有房屋证明或新购房合同。
获悉这项政策后,苏木军很快做出决定:腾退宅基地。按要求,苏木军先后向组、村和镇乡政府提交了《自愿退出宅基地申请书》,并签署《自愿退出宅基地承诺书》、《宅基地面积确认表》和《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补偿协议》等,退还了《集体土地使用证》和《宅基地房屋所有权证》,并于2014年7月在邛崃城区用60多万全款购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电梯公寓,很快完成了腾退手续。
30万VS35万
——从资源到资本
其实,位于平原地带的冉义镇,早在2013年初就启动了农户自愿腾退宅基地的工作。2014年,邛崃市自愿腾退宅基地的849户中,就有565户来自冉义。“当时还没有灾后重建的政策,我们是按照7万元/亩的标准进行补偿。”冉义镇镇长曹光平说。
冉义镇是成都市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主要区域,全镇11个村(社区)的土地全部纳入了综合整治项目范围,因此,“腾退”成为土地整理后的备选项:如果农户只拆不建,将宅基地还耕,可以按7万元/亩和房屋建筑面积获得一次性货币补偿。
冉义镇的腾退和复垦,同样也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下运行。邛崃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王德军说:“腾退后产生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纳入增减挂钩项目,复垦出来的耕地则交还村集体经济组织。”
目前在该市实施的灾后重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农民自愿腾退的200亩建设用地指标,已通过异地挂钩的方式,以35万元/亩的价格流转给了龙泉驿区。所得收益除用于支付农户的货币补偿外,还将用于腾退宅基地的复垦和基础设施建设。
不过,道佐和冉义两地对于复垦耕地的处理方式却有所不同。
在冉义镇,这些复垦耕地经由村民大会讨论商定,随同综合整治后的其他土地一道,流转给了农业产业化项目,获得的收益,将作为集体收入在村民中分配。
而在道佐乡,由于腾退宅基地大多位于山区,地块相对零星,周边农户居住也分散,为了避免撂荒,目前暂时按照“谁复耕、谁收益”的原则,鼓励当地农民耕种和经营。
宅基地VS耕地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
并不是所有农户都像苏木军那样认可宅基地腾退政策。冉义镇石子村议事会成员江丽娟记得,召开村民大会时,大家对这项政策争议不小,“不认同的主要原因在于自己另行购房成本过高、养老保障也没有明确。”
不过,在邛崃市国土资源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冯久国看来,依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对解决农村大量“空置房”有一定的帮助,关键的课题在于:如何在这一过程中确保农户利益?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法规处负责人虞卫也表示:不能不推,但又不能推得太快,“还权赋能,就复杂在这里。”
为了确保农户权益,邛崃目前正酝酿多项配套举措,包括对自愿有偿退出农村宅基地向城镇集中、并购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由市本级财政予以适当补贴;设立就业扶持专项资金,扶持农民进城后就业创业等。
对复垦耕地的集约利用探索也在进行,道佐乡党委委员叶勇说,道佐乡目前已分别引进了珍惜苗木、紫颐花园、蜀溪竹海等项目,打算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王德军还表示,邛崃正积极争取成为开展农村零星宅基地有偿退出的试点,在没有条件批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区域,允许以乡镇为单位,收集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意愿,由土地储备交易中心以25万元/亩进行收储,集中打捆包装土地整理项目。
新闻推荐
5月19日,邛崃市人民法院火井法庭邀请火井小学师生走进法庭,参观法庭红色文化长廊、听法官讲法治故事、体验法庭庭审过程,通过“一看一听一体验”,激发他们学习法律和了解法律的热情。本报记者肖雨杨...
邛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邛崃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