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盛宴·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特别报道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理想不过两种,一种是墙内的大观园,一种是山里的桃花源。
桃花源,就是不染尘世风物,回归纯粹的艺术敏感与本源感受而欲达到的境界。
当下,当艺术正被市场的皮鞭催发而高歌猛进之时,纯真的孩子们,面对艺术的态度和从中得到快乐往往才印证着艺术的本质:发自内心,塑造人性,陶冶情操,温暖心灵。孩子们通过直接的感受、不受约束的思维、不经修饰的表达、富于创造力的发挥,让艺术开出本色的花朵。
10月12日,一场名为“我爱我家”———成都青少年未来书画家作品展的展览活动开幕,很快成为一段时间以来,成都本土人气最旺、最热闹、最无拘无束的展出。
“其实,孩子们通过这个艺术活动,达到塑造自我,开拓身心,热爱生活,积极乐观面对困难的作用,这才是艺术的教化与温暖,我觉得这个活动意义非凡。”少儿艺术教育专家左志丹这样说。
虽然展览已经结束,但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们才是我们的艺术老师。
少儿艺术大派对
美育的培养
和天性的抒发
从2012年,成都商报启动“青苗计划”,该活动的主旨是免费培养成都青少年的书画兴趣和技能,为成都培养书画苗子。活动开展三年来,已经累计培训了上千名青少年书画爱好者。本次活动主题是“我爱我家”,通过公开渠道向全成都征集青少年书画及摄影作品,从中选出优秀作品,与“青苗计划”培训出的优秀学员作品一道展示。“家”,既可以是我们的祖国,也可以是我们的家乡,还可以具体到一个家庭,孩子们运用手中的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美好的“家”。同时,本次展览活动也属于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四大社会公益群众性活动之一,由于报名参展踊跃,一时间,搅得成都本土少儿书画领域风生水起。
100个娃娃,200幅(件)书画、雕塑(泥塑)作品,现场沙画表演,展场布满卡通人物、气球玩偶,糖果和饮料充足……孩子们的艺术展完全就是个欢乐大派对,除了享受艺术派对带来的快乐,青苗计划的授课教师、成都市实验小学明道分校老师李茂渊对成都商报记者说,小孩们在一起可以避免闭门造车,身边的伙伴可以提供给对方很多感触,打开艺术思维。“从绘画的角度来说,第一,孩子们可以直接通过绘画抒发情感。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画画,涂涂抹抹是一个人的天性;第二,孩子们可以通过画画把自己的创造力调动起来;第三,孩子可以通过培养,让画画成为他一生的爱好,可以受益终生;第四,小朋友们一起画画时可以交到朋友。学习画画,会让孩子觉得世界是美好的,快乐的,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的是美的东西。”
家长的期望
在艺术教育的眼界中
自然成长
12岁的张馨月来自树德实验中学,本次有两幅作品参展,“我最开始没有参加专门的绘画班,和同学都喜欢涂涂画画,大家都觉得画画很有乐趣。现在,我觉得自己更擅长用线条去画了。”
张馨月的爸爸张云介绍说,作为父母,他们没有硬性规定孩子该怎样成长,“不报很多的兴趣班去限制她的创作力,虽然兴趣班会帮孩子在应试教育上取得成绩,但成长中的乐趣就几乎没有了。我们发现孩子在画画方面有一些潜质和兴趣,就常带她去参观画展。商报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办了很多艺术活动,孩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今后等她长大一些,再找老师指点,这样才不会破坏她的创造力。”张云介绍,张馨月这次的参展作品《老南门记忆》描绘的是她记忆中外婆的家,她常去玩。“我们也常给她讲老南门的历史,这应该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张馨月现在是成都商报小记者俱乐部的一员,画画,当小记者,让她的生活更加丰富。
傅雪洋今年10岁,来自成华小学,这次参展的作品颇为成熟。她的妈妈谢丽说:“主要是娃娃喜欢,老师对她帮助很大,我们作为家长也希望陶冶她的情操,培养爱好。我们没有硬性的要求她做什么,只是希望她能多参加活动。现在社会竞争特别激烈,我们不希望她学成书呆子,尽可能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顺其自然。因为她自己喜欢才能坚持。我们认为,她多参加活动对她自己的成长也有很好的助推作用。我很赞成老师不刻板的教学模式,不是给小孩一张画让她照搬,而是充分发挥她的想象。”
张思微的妈妈张群慧不希望10岁的孩子把业余时间都交给奥数、英语等辅导班。“有时间还是希望他学些艺术。‘青苗计划\’让他开阔了眼界。我们没有给他规划成长道路,总之‘车到山前必有路\’,他自然成长就是我们家长所愿。”
从采访到的多位家长来看,他们都很成熟理性地看待艺术教育对孩子的帮助,不求孩子能成为艺术家,但求能在艺术教育的眼界中,自然成长。
孩子的向往
画个游乐场
帮爸爸妈妈省省钱
“我画《美食屋》的灵感是来源于二年级时写的一篇作文,那篇作文是写自己想象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在我心里,家是很温馨很可爱的。温馨,就是一家人能够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吃饭聊天。”10岁的吴闻夏很珍视这件作品,看得出来,一家人在一起,是她的生活向往。
8岁的王俊彦画画有着更私人化的目的:“我觉得现在的小朋友事情太多了,为了我的爸爸妈妈不花钱,我把游乐设施全部搬到了我的画里,我就可以让我的同学们不花钱就玩到很多游乐设施了。家嘛,我觉得房子可以再大点儿,那样就可以晒太阳了。”
11岁的席海若有一幅名为《乡村老家》的作品,是根据他的个人回忆画的。“在老家,爷爷耕地很辛劳,我也没帮忙做上什么事,我就想画幅画报答他一下。我现在会在他累的时候给他捶捶肩膀。我觉得家就是爱,回到家有父母的关心就是爱。”
邛崃市特殊教育学校此次有多件孩子们的作品参展,面对采访,学校的老师说:我们学校的一些聋哑孩子在参加“我爱我家”活动后,很开心,而且充满了自信,孩子们变得阳光多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也挺有本事的,做出的作品不仅能搬到成都展览,还得了一等奖,这是对他们实实在在的鼓励。孩子们也知道,只有做出更精美的作品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才能让其他人不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所以他们都下定决心努力学习泥塑制作,争取做出更美的作品。在谈到对家的认识时,谁也未曾想到,其中一个聋哑孩子的回答让人感动不已:家,就是开心,就是有爱的地方。
把画画当成玩
用纯真想法
玩出艺术个性
“小孩子把画画当成是在玩。如果很多条条框框去限制他,对于性格特别内向和性格特别外向的这两类孩子的影响会比较大,会限制他们的想象力,挫败他们的自信心。我建议,12岁以下的孩子学习艺术,不要以学习技术为目的。而是要让他们去感受好的,有个性的艺术。”“青苗计划”的“总教头”左志丹受访时这样说。
从“青苗计划”创办的宗旨上看,并不是纯粹技术性的教学,更多的是关于儿童的动手能力或是跟创意有关的课程设置。“这跟传统的艺术教育把东西画得‘像\’有很大区别。启发孩子的自我和创意的东西多一些,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很重要。从小就让孩子们知道艺术是有个性的。‘青苗计划\’在东郊记忆岁月艺术机构里上课,这里有很多大艺术家的作品,这对孩子们开阔眼界很有帮助。老师要像小孩子的拐杖一样,而不是纯粹教技术。首先是要找他们感兴趣的,不能千篇一律的按照老师的想法教。通过观察后,再让小孩子去画,没有观察地画是没有生命力的。”左志丹提倡“顺势而导”的教学,即使孩子们画出来的东西与真实的差距很大,但这也体现了孩子们纯真的艺术想法。“依据他们画面的构成去倾听小孩子是怎么想的,把老师的想法与他融合到一起去启发孩子的想象。”
中国少儿版画研究会副会长闫华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了艺术学习的过程:这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是眼、脑、手密切配合的活动,做到眼有所观,脑有所思,手有所至。这一过程就是丰沛学生心灵的过程,从中可以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等,艺术活动与锻炼这几种能力不无关系。部分家长让孩子从小背唐诗、学奥数,单一的记忆积累或深奥的数理训练都对学生心智有失偏执。而艺术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左右脑力发展,还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表达。
艺术活动很多都需要伙伴之间的密切配合,如乐团里各个乐器的演奏,美术手工搭建等,他们会进行碰撞、合作,都需要相互联络沟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懂得包容和分享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不管是性格内向或外向的孩子都会在团队中把自己最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形成和谐的氛围和良好的状态。
美术学习最重要一环是观察。观察是孩子认识事物,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各种工作都离不开观察。艺术活动中有目的的创造条件开阔学生的眼界,有利于他们认识周边的社会。如绘画中的“观察日记”可以做到记录自己经历的、见到的、听到的社会各方面的内容,也可以做到大场面和细微的洞察。
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实习生 张涵
“从绘画的角度来说,第一,孩子们可以直接通过绘画抒发情感。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画画,涂涂抹抹是一个人的天性;第二,孩子们可以通过画画把自己的创造力调动起来;第三,孩子可以通过培养,让画画成为他一生的爱好,可以受益终生;第四,小朋友们一起画画时可以交到朋友。学习画画,会让孩子觉得世界是美好的,快乐的,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的是美的东西。”
新闻推荐
席位爆满周三“大妈年货团”首站出发 到邛崃大同乡游古街、看表演、买年货
如果你喜欢古镇游,那么邛崃市大同乡的古街一定要去看看。1月21日~24日,邛崃市大同乡将举行生态年货节,全新亮相的古街正式开街,还将迎来首批游客———“成都大妈年货赶场团”。本周三,他们将乘坐大巴...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