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为大地留着无尽的虚空,以使大地在那里建起它梦幻的天堂。
听见了大地的心跳,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能让我们如此强烈地感受生命的铿锵,站在纪念碑前,脉搏在律动,血液在沸腾,此刻万籁俱寂,独留敬畏生命的感慨,再无其他。
我们的车沿着盘山公路行驶了1个多小时,穿过油菜花田,穿过茂密竹林,穿过纵横石壁,一路驶向羌寨。狭长的山路蜿蜒而上,侧目远眺,南宝山烟云缭绕,雾气霭霭,山顶积雪清晰可见。当海拔上升到1000多米,眼前豁然开朗,茶园中的小洋房让人有走入童话的错觉。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邛崃油榨乡直台新村。
回眸
震前的家回不去了
汶川县龙溪乡直台村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顷刻之间,一切化为乌有,陈学平呆立在一片废墟中,眩晕在消逝,眼泪却夺眶而出。全村117户房屋全部损毁,435人却全身而退,当身为村支书的陈学平拿到统计数据,惊呼这是一个奇迹。
直台村地处海拔2500米的山区,村民均为羌族。地动山摇之后,陈学平知道,他们的家园再也回不来了,即使找到一块地方重建,也不可能和以前完全一样。余震不断,家已成为最危险的地方,陈学平立即组织村民下山躲避,而自己却在山上守着救援物资,在忧虑和孤独中度过了两天两夜,直到村中青壮年来回数次把物资全部运下山。
陈学平坦言,震后他没有松懈过一天。旧址已经不能再居住,他不得不带领村民寻找新的栖身之所,经过一年多的工作,最终选定了邛崃市油榨乡南宝山,“我们习惯居住在山上,那里的地理环境和直台村很相似,大家适应起来比较容易。”然而,要让大家放弃原有的家园,举村搬迁谈何容易,尤其是村里的老人,更是割舍不下那一分乡土情。陈学平让村里每家出一个代表,一起到新址考察,并发动亲友之间相互做思想工作,经过多方努力,全村上下终于达成一致——搬迁!
震后,村民一直在临时安置点过渡。陈学平知道,虽然离家,但大家都盼望着有一天能回去。然而这一次,当几十辆卡车停在眼前,也不知是谁开的头,大家号啕大哭,泪水裹挟着深深眷恋浸入这片土地,所有人都明白,那个家真的回不去了,从此之后再无直台村。
入住
最初没有家的感觉
从立有地震纪念碑的村口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平整的运动场,与曲折的山路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穿过运动场便是独户独栋的小洋房,鳞次栉比,屋顶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户型。着民族服装的羌族妇女用本民族语言聊着天,外人听了一头雾水,从她们的表情里读出了淳朴。走在村里,热情的羌寨人对突然“闯入”的我们很友好,“烤火!烤火!”看到我们冷得发抖,生火的孩子转头发出诚挚的邀请。背着背篓的大姐主动和陌生人搭话,说今天摘了很多新鲜的小白菜,家里还有羌族特色的腌卤,请我们到她家吃饭。
陈学平带我们在直台新村里四处参观,一切看起来都平和而有序,然而一位大爷的话让我们意识到故土难迁的情怀。“房子漂亮,比我们以前的好,但我不习惯,那么冷的天不准我在屋里生火。”陈学平解释,以前在直台村,房子都是木石结构,到了冬天,每家每户都在屋里生火,屋子暖洋洋的。而现在搬了新居,村里禁止在屋里烤火,家里都用液化气。
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但折射出“家”的内涵,绝不仅仅是盖好房子,把家当拉过来就完事。“以前虽然条件差,但我们世代居住,家的味道浓郁。我们刚搬过来那会儿,连我都不习惯,房子确实好,但走进去没有回家的感觉,就像在住旅馆。”对于生活环境的变化,陈学平自己当初也感到难以接受,“适应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2010年9月24日正式入住新村,一切都是崭新而陌生的。房子是静态的,人却可以为之带来生气和改变。羌族人喜欢唱歌跳舞,过年过节、红白喜事都要聚在一起唱唱跳跳。家的位置变了,但陈学平还想努力营造出传统的氛围,过年过节总是花费心思安排各种节目,让大家寻找家的味道。
转型
改变靠山吃山模式
曾经的直台村,土豆和玉米是主要的农作物,耕作简单,自给自足。为了增加收入,村民会走一整天的山路,到深山里去挖虫草,再花更长的时间走下山,卖给收购虫草的补贴生活。来到邛崃油榨乡之后,这种靠山吃山的模式不得不转变,“气候变了,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位置变了,这里没有虫草让大家挖了。”
为了盘活经济,陈学平请专家来考察,最终决定种茶和紫薯。“这里以前就种茶,那边还有个茶厂,主要加工竹叶青。我们来了之后,增大了种植规模,满山都种上了新茶。”陈学平指着山间低矮的茶树给我们介绍,“现在还没长起来,看上去不好看。那边的老川茶是以前就有的,我们过来后直接接手,所以已经成型了。”的确,顺着陈学平手指的方向望去,老茶园已是一片碧绿,三两个村民在1米高的茶树中弯腰劳作,孩子们在茶园里欢快地奔跑穿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直台新村还大量种植了紫薯,一眼望去,地里全是一排一排的保温膜,整齐有致。紫薯不像土豆,种下去不管也能收获,里面的学问大了。“有合作社的专家定期过来指导,我就把大家组织起来学习。紫薯和茶的种植难度都比较高,光靠我们自己肯定成不了,必须要有专业人士的指点。”陈学平说起这些,脸上充满了感激,“我们到这边之后,政府特别照顾,扶持我们尽快完成重建。”
思考
如何才能持续发展
“我最多的思考在于,如何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办法。”陈学平望着充满希望的新茶,面色凝重。在地震中躲过一劫,但生存的竞赛才刚刚开始。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是先天的优势,“现在有了有线电视,但固定电话暂时没法安装,天然气也通不进来,交通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陈学平琢磨着,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用液化气,只能满足做饭,应该建个沼气池,自己制造能源。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也是直台新村面临的挑战,陈学平计划着从火井修一条路直接通到山上,这样就可以挖掘村里的旅游资源,让游客带动直台新村的经济。
想法虽多,但每一件事实施起来都有相当大的难度。直台新村的茶园才刚刚发芽,地里的紫薯隔着保温膜看不出究竟;精致美丽的羌绣穿在姑娘身上,却难以进入市场;村民都在慢慢适应新环境,但年轻人还是选择外出打工。陈学平的设想能否一一实现?直台新村的未来会怎样?唯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离开直台新村时,我们一行人邀请陈学平和村民在纪念碑前合影。肃穆的碑和靓丽的洋房,羌绣围裙和挺括西装,花白头发和稚嫩脸庞,看似不协调的照片仿佛又预示着某种趋势,让人在感慨生命不止、生生不息的同时又思考发展与变革。碑上的文字让人热泪盈眶,是感动,是震撼,是敬畏,是期待。
直台新村这一个羌寨的传奇还在继续……
本报记者 付启 摄影 于谭阳
新闻推荐
于伟赴联系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宣讲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报讯(记者王伶雅)昨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伟来到邛崃市大同镇陶坝村,与大同镇各村的干部和村民代表一道,举行了一场生动的“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宣讲座谈会。“我要...
邛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邛崃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